昉水名家:致七十年前的故乡

编者按:

曾有一位亡国南渡的北宋旧人,因追念旧日汴梁的繁盛而写成了一本《东京梦华录》。他将上至王公贵族,下至黎明百姓的饮食起居、市井日常无不细致入微地记录下来。这于他或许只是一个无心之举,却让千年后的我们,因一个梦字,而看到一座既真实得如在眼前,又遥远到触不可及的汴梁故都。

宋人凭着记忆追忆汴京,今天有这样一位少年人,却只能借由文字的记载和老人的口述,用画笔来描绘一个他从未见过的繁华故乡。这样的记录多少带着点残忍——眼看一幕幕的繁盛旧景、姹紫嫣红,如今都付与了断壁颓垣、片瓦不留。我们都有一个这样支离破碎的故乡,而他的故乡就是徽州的许村。

图文/许航

在徽州山重水复的一府六县之内,千年以来播迁于此的缙绅世族往往群聚而居,势如坚壁,如此艰险的文化生态中,安居歙北的吾族许氏其实不算一支特别强盛的劲旅。

许氏族谱里对故乡最原始的表述是“郡北昉溪”,南宋罗愿《新安志》载:“梁太守任昉每行春至此,累日不能反。傍有大石,往往坐钓其上。后人因名其溪为‘昉溪’,村为‘昉村’ ”。南唐时许氏迁入,其后日盛而号曰“许村”。从万历至清末三百多年的时间里,其行政域名大致都是徽州府歙县宁泰乡十二都。

“许村”虽为村号,但实际是对许氏为主的十余个独立村庄的统称(即2008年以前并没有一个具体的村子叫“许村”),绵延如带总有十里,故民间又称“十里许(水,盖方言中水许同音)”以示其巨。

若从地图上看,许村伏卧于黄山南麓,黄山余脉分三干呈围合之势。在没有公路的漫长岁月里,从这里出发,顺富资水南下经徽府、渔梁可直抵吴越,攀箬岭关北上过青阳安庆可远涉两京,实为徽州北部出入境较为便利的边陲重镇,明初设立的递铺许村铺便已明文载于《大明一统志》;再者,东边的上丰宋氏和西边的呈坎罗氏都是许氏世代联姻的豪门望族,故而自隋迄清,多少仕宦商旅、政令文书在此往来传递,繁华之状仍可从不少民谣和传说中依稀窥辨。

也正因地处交通要冲,许村在元末和晚清曾两度遭受兵灾人祸,特别是被徽州人称作“洪杨之乱”的太平天国,三进三出使许村惨遭蹂躏,十里烟村几被焚毁殆尽。其后徽商衰败、公路开通,期间许村和许氏虽有过短暂复苏,但也难挽颓势,如梦尽影碎。今残存之风物,不足昔日十之一二,令人惋惜。

2011年,旨在承先启后的《许村志》启动编纂,我受命参与包括村落图在内的绘图工作。2016年,三百年再修的《新安歙北许氏世谱》稿成付梓,原先村志中的村图也再版入谱。但因这两版村图存在视角略低、定位不准等诸多遗憾,2017年我在工作之余,又利用最新版谷歌卫星地图将村图进行全面重绘,又赖歙县中学高级教师许骥、徽学专家暨徽文化宣传大使许琦、乡间贤达人士如许烈宏、许定波、罗会定、许东林、许强明、许开泰、许传钰、许安斌、许世修等积极提供资料并指点建议,今万幸完工,以飨嗜者,并在此向以上施助者致以感谢。

《昉溪行春图》跋

文/许骥

后生许航,敦义堂第41世孙。孩童时就展现出了绘画的天分,又得父母精心培养,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国美术学院。年轻人往往对新潮的事物兴趣,而他却反其道而行之,对村落的历史很兴趣,在大学期间他就开始绘制《昉溪行春图》。我在2011年编写《许村志》时,看到了他绘制的村落图,一下就被吸引住。他那严谨的态度,细腻的笔法让人惊叹不已。我就请他绘制一幅完整的许村十里长街图来作为村志的卷首,他欣然接受了任务。历时两年终于绘制成功,始定名为《故园行春图》。

许村从明嘉靖民国先后保留下了七幅不同时期的村落图,虽然保留下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信息,但技法却较为拙朴。许航以他的学养和眼光,充分利用现代技法,细腻展示了许村1945年前后的风貌。为了真实地再现许村的全貌,他先在上、下许村之制高点文峰(海拔274米)、庄上(海拔225米)拍摄许村全景图,再以此为依据,参考历代村落,将标志性的风物对应到具体的位置。对不清楚的历史遗迹,他除了研读历史文献外,还遍询乡间耆老,实地考察,反复比对,以求真实。可以说,他几乎读遍了与许村有关的历史文献,走访遍村中80岁以上的老者。其细致谨严的态度非常人所能比。

《许村志》出版后,专家们对《故园行春图》评价很高,称之为徽州近年来所编诸村志之冠。然而他对此并不满足,2015年重编《歙北新安许氏世谱》时,他又对《故园行春图》作了修改。其后他还是觉得前两版村图因是以照片为依据的,存在着视角略低、定位不准等诸多问题,在工作之余又利用最新版谷歌卫星地图将村图进行全面重绘,这一绘又花去了两年的时间。

今天,他将此图的图序传与我,让我提些修改意见,我不由得写下了以上文字,作为此画的跋。

2018年9月27日

《昉溪行春图》

(又名“许村1945”)

凡例

一、图名“行春”,典出《新安志》载任昉行春故事,有仰怀先贤之意;

二、用于参考的卫星地图顺时针旋转102°,使东沙和金村处于同一水平线上,视眼由东向西俯瞰,与地平面夹角为30°;

三、首版村图起稿前曾有时代定位的讨论,最终确定为距今较近、风物可考的民国后期,大致可以精确在1945年左右。彼时许村恢复了“嬉槊刀”(即大刀舞)的传统节目,并前往屯溪庆祝抗战胜利,为饱受战乱之苦的许村人带来了些许心理上的抚慰;

四、酌情恢复了一些意义显著但当时已不存在的人文景观,如许氏统宗祠享殿、会中书社、友山楼等;

五、许氏祠堂因数量众多,记为“某门某堂”,旁姓祠堂记为“某氏某堂”;

六、许村十二景出现在画面中的为九景,兹录诗于后;

七、因资料有限和见识不足,存在错误或遗漏之处敬请指出和告知。

(请横屏浏览)

局部解读

▲ 这里是外界由陆路进入许村的咽喉,也是“十里许”的起点。程氏节孝坊仍在,善化亭已于1984年被拆,是迁入潜口民宅的第一座古建筑

▲ 杨充岭下坡即将望见沙塍的路上,原有一座为许氏东支起祖许理(字行全,北宋人)立的墓道坊。许理本为庶民,但因后代发迹而在明代有了两度添建墓道坊的殊荣。该坊有明确的文字和图画形象,但目击者甚少,疑似毁于通公路前。

▲ 东西石壁如狮象夹溪互峙,扼守住富资水流出许村的最后一道关卡。东石北岸山上原有一座明王庙,明王是诸佛、菩萨降妖伏魔的忿怒化身,其增强水口“关锁”的用意不言而喻,今不存。

▲ 西石壁因主奉观音菩萨又名“观音山”,香火鼎盛时共有十余处崖窟和庙宇,今仅见少量遗存。从前每年二月十九这里都要举办祭观音法会,山下的戏坦还会演戏娱神。

▲ 东西沙塍,古称沙堤,架祝龄桥以通往来,大夫第、安怀堂、施政堂今仍存。

▲ 青山头下村口,明代即在此堆筑沙堤,康熙间许世贞兄弟捐建富资桥,终将河东的“蒲山来龙”和河西的“烈马回头”连接。过去桥上行人如织,桥东原有牌坊、尚志亭、水碓、土地庙,今仅残存富资大社

青山堨东首路边,原有一座砖质的贞烈坊,系光绪年间为告慰罹难于太平天国的数十名妇女而立,大跃进时被拆。

青山头上村口,这里也是许村的第二道水口,百年以上的古树巨木曾经遍地可见,今仅存仁寿亭后一株树龄680多年的枫香树。树下高坡上原有寿庆庵、文昌阁永济亭为正德八年(1513)许社鉴铺设双溪桥(今世德桥)至青山头路石时始建,嘉靖间许理成重修并改称仁寿亭,1996年被拆前仅有1992年东南大学测绘组为其留过唯一一张遗照。亭前原有茶舍为过往行人提供免费茶水,后沦为牛棚。

▲ 溯溪而上即进入许村的“内庭”,以天马山为门户,与村北深山中的大刀石遥相呼应,形成“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之势,这里也可算是一处水口。弘治十六年(1503)呈坎罗仲孙捐资在山下跨溪建双溪桥,凡五孔。崇祯时汪德彰重建并称升平桥,减为三孔,后多以汪氏堂号称其世徳桥。桥南原有土地庙,东去有谢氏节孝坊华佗庙,今不存。桥北原有廊庑,太平军焚掠后,村人将北堍空地用围墙圈成一个半封闭空间,如同瓮城,今不存。围墙东侧原有一座如在碑亭,系纪念清代歙县首任知县宋希濂疏通河道而立。亭西是并排而建的奉祀张巡、许远的协忠庙和关帝庙,协忠庙始建于至正三年(1343),明代两度重建,每逢六月初一至初四举行庙会,是歙北的一大盛事。以上俱毁于1958年建公路时。双庙前原有邮亭,今为纪念明末许惟复拾金不昧而重建成还金亭。向北穿过门洞即为薇省坊、恒隆油坊(2004年被拆)、三朝典翰坊。

▲ 登堂庙,位于天马山东侧马路与去屯田山路的交叉路口处,原为元代处士许洪寿为奉祀隋末割据领袖汪华而建,后加奉姬王、李王,每逢九月十三、十四举行庙会,1971年被拆。

▲ 大宅祠,始建于嘉靖年间,木构部分系清中叶重修。宋元间许佐、许克复等因向朝廷捐助边饷而被钦赐为“大宅世家”,其寝堂有万历三十三年(1605)前后许世魁延请申时行、董其昌等人题写的十五方《云溪堂帖》纪念此事。同治二年(1863),近代政商名流许家修、许家泽之母宋氏恭人与其他九名妇女被太平军执于此处残杀焚尸。河东原有合溪大社,每逢正月初十至十六祭祀汪华第八子汪俊,今不存。

▲ 大郡伯第,原位于今许声远宅后,始建于万历年间,门匾系槐塘唐晖题。同治年间被太平军焚毁,光绪中叶易地重建,曾是许村最富有的支祠,“敬思堂”匾系董必武题。1987年祠屋被拆,存世不到百年,今仅存门坊。

▲ 石板坦一带,西边的升溪(任昉字彦升)和东边的昉溪在此汇合为富资水,三角洲处原有成片的巨大礁石,据传是晚明富商许文昌垂钓之所。

高阳土地庙一带,今已面目全非。

▲ 环里,如今几成废墟的世恩堂,因徽州许氏二世祖知稠公卜居于此故俗呼老屋堂,光绪二十三年(1897)重修,原有甬道从门外广场直通后进,为明英宗时布政使许仕达迎接同朝官员所设。夫人庙奉祀汪华第六位夫人,今不存。双节孝坊建于嘉庆二十五年(1820),系旌表故民许倓(今多误作“俊”)业继妻金氏、妾贺氏而立,可能是徽州规格最小的牌坊。

▲ 许氏统宗祠源于南宋时建在方干段的孝思祠,万历间倒塌,许氏便将祖先神主移奉于任公祠内,由此爆发了跨越明清长达十年的许任两姓争祠案。后许氏以势胜诉,并于康熙二十九年(1690)由前明大学士许国之孙许志宁倡议,在许国年少时读书的四山楼遗址旁重建新祠,历七年终成,定堂号为一本堂。前有广场、旗杆、栅栏、门坊,外公曾说过去隔着南侧的围墙仍能望见门坊后一对巨大石狮的背脊;石狮后是五凤楼,民国时箬岭汪公总庙里的汪华神像常被供奉于此;中进为享殿,一说被太平军所毁,一说被河前的程氏佃仆所焚;后进为寝殿。祠右为奉祀历代贤明、祖妣的副祠,光绪三十三年(1907)在此设立许村第一个新式学堂——公立务本两等小学堂,解放前外公曾就读于此。解放后除享殿外其余大部完好,1967年被拆改为粮站,今已片瓦不存。

▲ 自许氏统宗祠至高阳桥一线,在地缘和血缘层面上都是连接许村工字形布局和许氏东西两支的纽带。桥西是属于西支的两座牌坊,大方伯坊系弘治间为英宗朝布政使许仕达而立,曾是许村最雄伟和精美的一座牌坊,1967年被拆;内翰坊系嘉靖间为中书舍人许应登而立,1957年被拆。桥东是属于东支的双寿承恩坊大观亭、五马坊、东升大社、太子阁,今仍存。大观亭东侧一带原为镇山寺(原昉寺)故址,明初递铺曾设于寺内,后移至青山头。

▲ 东升下坦一带,观察第、德政堂福泉巷等今仍存,整体格局未变。升溪东岸的磐石传为南梁新安太守任昉的钓台,台南的枕漱亭是南宋富商许著藏书和游乐之所,2004年重建为小型点景建筑

▲ 三街巷口一带,可见近年修复的大慕祠、已毁的八卦屋、许村现可确定的唯一一座明代民居许社林宅(原为南宋双桂堂故址)以及我家所属的道润公祠。

▲ 前溪小街一带,这里是许氏、吴氏、何氏和胡氏杂居的一片区域。

▲ 东升上坦一带,明初汀州知府许伯升长子支后裔为其建造的大邦伯第现已是许村规模最大的祠堂。

▲ 石板坟,位于前溪村北的田畈中,系许伯升长子许都福之墓,封土堆高大如丘陵,前有石像生,1957年前后被毁。

▲ 金村原为金氏聚居,北宋时许氏由环里迁此,后衍出唐模派和城东派等。下村口至惇睦堂前财神庙一带原有一道弧形围墙,壁上有枪孔,应是太平军过境后为改造风水形势而建,同时兼具防护功能,今不存。

▲ 金村上村口,过去每年正月初三,金村人将汪公接到这里时,许大健家就要准备好崭新的脸盆、脸布为汪公开面。挺秀亭不知建、毁于何时。

▲ 如心亭是北出许村的最后一个地标性建筑,与十里之外的善化亭同为双寿承恩坊主许世积所建,同治时重修。站在亭前,茶坦、箬岭已历历在望。亭畔原有一株巨大的青稞树,如今亭、树已殁。2014年冬我曾在许琦女士、许定波先生的陪同下到此寻访如心亭故址,依然清晰地记得定波老人利索地说起“手撑青稞伞,脚踏米堨潭”的民谣。

-End-

编辑:梁上老人

| 版权声明 |

本文版权归九樟学社所有

Hash:9eb812cb4f2ec0a0932b2c407b0cb4104145f5ef

声明:此文由 九樟学社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