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德这里有一把神秘的宝剑!

中国探空火箭发祥地——上海航天局广德603基地,位于安徽省广德市誓节镇。在这块神秘的土地上,广德603基地记载了我国航天事业一段神秘、光荣和十分艰辛的历程,诞生了我国探空火箭发射史上六个“中国第一”!

【隐姓埋名,深山铸剑】

1958年5月,根据党中央的战略指示,中国科学院决定在华东地区寻找一块广阔又偏僻的山地,建设一个规模稍大的火箭发射试验场。

1960年3月,经过中科院和上海机电设计院的专家们多方考察,最后圈定了广德县誓节镇茆林村附近的一块3000多亩山坳地。由于选址的时间为1960年3月,出于保密需要,这一发射场便定名为“603”试验站。

1960年6月,仅用了三个月时间就建成初具规模的发射试验场。

1960年12月,钱学森亲临603基地指导火箭发射试验。

1960-1966年期间,王希季、赵九章、钱骥、杨嘉樨、陆元九、贝时璋、范本尧等一大批“两弹一星”元勋都在603基地留下了足迹或者参与了探空火箭的研制。其中钱学森6次亲临发射现场指导工作。

【宝剑出鞘,霸气凌云

1964年7月19日,在钱学森亲自指挥点火下,基地发射了中国第一枚生物试验火箭“T-7A/S1”呼啸而起。随火箭升空的有8只白鼠和12支生物试管,它们荣幸地成为了我国第一批乘上火箭的“登天客”。

1966年7月15日清晨,发射了运载着小狗“小豹”的生物火箭,发射高度约80公里,一个多小时后,降落伞吊着生物舱落地,“小豹”正安然无恙。“小狗上天”为中国高空生物学研究和生物保障工程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1966年7月28日,发射了搭载小狗“珊珊”的“T-7AS2”生物火箭,小狗“珊珊”平安而归。这次发射成功为中国人飞往太空作了可贵的探索和基础准备工作。

【剑为金铁,必是镆铘】

从1960年到1966年,603试验站共进行了30多次探空火箭、气象火箭、生物火箭的发射试验,其中用T-7火箭发射共11次,T-7M发射4次。

取得了我国第一枚液体燃料气象探空火箭发射成功;第一枚高空生物试验火箭发射成功回收;第一次电离层探测试验任务成功;完成了我国第一次电离层探测试验任务、成功发射和回收我国第一枚高空生物试验火箭、成功发射了我国第一枚液体燃料气象探空火箭。其中,发射高度最高达到125公里。

【收剑藏戈,太平盛世】

从1967年起,中国的火箭发射基地逐渐转移到酒泉西昌等地方,广德“603”试验基地也逐渐弃用。

2010年1月13日,上海航天局再度派专人对603基地进行考察,决定重新启用603基地,在原址投资建设航天配套试验项目。开始修复发射塔,竖立纪念碑等开发工作。

2011年12月12日上海经信委、上海航天科技部门及部分广德县领导为“广德603基地”正式揭牌。纪念碑上"中国探空火箭发祥地"9个大字,采用毛主席诗词以及文章中的手书文体组成。

2012年6月,广德603探空火箭发射场旧址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列入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2年底,开始规划投资、建造航天博物馆

2017年7月,由上海航天博物馆征集的第一批航天展物赠送给誓节镇航天博物馆。

2019年6月,上海航天精密机械研究所启动广德县603基地武警营房建设工程。

2019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八院800所 提出构建“一园两基地”战略布局,将在松江海门、广德广德打造三位一体的“航天装备材料与结构研究智造基地”。

【凝剑思远,荡气回肠】

当年由江南造船厂建造的52米高的发射架,历经半个多世纪,依然矗立在群山之中。仰望锈迹斑斑的发射架,我们仿佛看到了中国航天人在深山铸箭,在荒野报国的崇高信念,一次次征服空间的壮举;仿佛听到了中国航天人志高存远,从这里迈开了走向航天强国的步伐声。

如今,广德市积极打造誓节镇“中国航天第一镇”、茆林村“中国航天第一村”的名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让航天精神在这块热土上永存!(收集整理:徐厚冰)

声明:图片及文中信息均来源于网络公开渠道,发布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小编私信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Hash:da9b2a8d21adf9075e0406c6db303cad993faf75

声明:此文由 徐厚冰工作室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