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新时代 永葆向心力——让新闻散发泥土气息丨麻石街上如何走出古韵风情?兴化唐庄村在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上作出新探索……

农历五月人倍忙。

今年农历五月,兴化市陈堡镇唐庄村人尤其忙。除了夏收夏种,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正进入攻坚阶段,垒河工、铺巷子、做立面……

“去年出雏形,今年要出形象。”村支书唐宗恒说,村里启动了村民综合服务中心“唐庄人民公社”等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项目修复、产业培育,还专门组织人员整理挖掘村庄文化历史,撰写村史村歌。

唐庄村是全省公布的首批45个特色田园乡村试点村之一。去年7月以来,在省、市、县(市)各级政府支持下,一幅弥漫着古韵风情的特色田园乡村美景正在唐庄徐徐展开。

复活遗存

小村庄有了浓浓文化味

一只巨大的木制“舵盘”,嵌在兴泰公路唐庄段路口,舵盘上古体字“唐庄”透出古朴的味道。

舵盘有何涵义?唐庄特色田园乡村文史组组长时庆涛解释,唐庄位于卤汀河畔,地处江都高邮兴化三县边界,素有“鸡鸣三县”之称,周边有蚌蜒河、邵伯河,自古东进西出、南来北往的船舶络绎不绝,所以舵盘是唐庄最好的象征物。

循着一条混凝土道路,记者走进唐庄村。通往村中心的东西巷道边码放着一堆堆麻石,每块麻石用红漆编了号。“这些麻石可是村里的宝贝,曾有客商前来高价收购,村里没有答应。”唐宗恒告诉记者,前一阵子,村里实施杆线落地工程,将地面的麻石撬开,工程完工后,麻石街还要恢复并延展。

麻石街的故事,唐庄村无人不知。100年前,唐庄乡绅唐永达到沈伦(土旁)穆家堡拜访姨表董宝琛。穆家堡有一条老麻石街,董宝琛打算出资整修延伸麻石街,他对唐永达说,人生在世钱再多有什么用,为家乡做点好事、留个好名声,才有价值。唐永达深受启发,表示回乡后也要修建麻石街。唐董二人商定,董宝琛的女儿董启明与唐永达的侄儿唐云结亲,一条麻石街就是聘礼。此后,唐永达从浙江湖州采购麻石2110块在村内建成340米长的麻石街,还绕庄台建了九个麻石水码头。1934年,18岁的唐云迎娶了17岁的董启明。世事变迁,唐云过早去世,董启明一直在外漂泊,79岁时在杭州去世。去年冬天,董启明的女儿返乡,讲述母亲临终前的遗言:“我是从麻石街上走出来的女儿,死后把我的骨灰送回家乡,叫你爸的亡灵在麻石街上等我、接我……”

“麻石街是唐庄人心中最温暖的地方。”时庆涛说,麻石街已成全村人集体的记忆,无论走多远,离多久,都不会忘记。

与麻石街一样动人的是村子中心的积善桥。积善桥位于庄中心夹河,拱形单孔,整体由30万块西湖“小时砖”粘糯米汁砌成。这座桥当年由村里“十大董事”出资建设,乡绅出钱,村民出力,造桥的过程是唐庄人积善积德的集中体现。记者在现场看到,因河道清淤,积善桥水下石基清晰可见,历经百年风雨,积善桥依然完好无损。

除了麻石街、积善桥,唐庄还有不少历史遗存。风陵古渡、李家私塾馆、“独角兽”碾米坊、老字号“卢万盛”百货店、“唐一棒”清泉澡堂、乾隆古圩、三官殿……这些遗址、遗存背后,是一个个历史人文故事,或展现淳朴民风,或励志成才成业。“对这些遗址、遗存,村里打算复建或立碑,一方面增添村庄历史文化味,另一方面激励一代代唐庄人不忘先贤,弘扬他们勇于创业、爱国爱乡、奉献社会的精神。”唐宗恒说。

为深入挖掘唐庄历史文化,陈堡镇组建了由10人参加的唐庄特色田园乡村文史编写组,编撰了18万字的《草荡风车水唐庄》,并由凤凰出版社出版。在此基础上,著名作家沙黑先生还创作了长篇小说《旧庄遗事》。

草荡成景

生态湿地增添颜值气质

自然生态是唐庄的又一大特色。

唐庄绿化很好,村内稍宽点的道路两侧都是浓荫蔽日。树多鸟儿就多,鸟巢也多。在村口大道旁,记者发现,一个鸟巢居然搭在路旁与人齐肩的树桠上,巢内一只大鸟正在孵蛋。“一般情况,村民都不会打扰它们,所以这里的鸟儿特别胆大。”唐宗恒告诉记者,唐庄不仅鸟儿数量多,而且品种多,有许多珍稀鸟种,这几年外地不少鸟友来此拍摄鸟类图片。

草荡是唐庄的典型地貌。草因水而生,荡因草得名。在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中,唐庄人打起了草荡牌,让村庄增添颜值和气质。

位于村庄西边庄台,一座草荡公园已打造成型。草荡面积约四五十亩,西与外河相连,东与庄河相贯。草荡中三五小垛,青青芦苇依垛而生,随风摇曳。唐宗恒说,这几个小垛是他们刻意保留下来的。打造之前,草荡已被淤泥淤塞,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启动后,这里规划为草荡公园。经过清淤、疏浚、软驳岸及外围环境整治,草荡公园已初具雏形。目前,施工人员正在开筑公园四周的游道。待游道筑好,再补植垂柳等树木,然后开坝放水。

“现代社会,谁有生态,谁就有生产力;谁有生态,谁就有未来。”陈堡镇副镇长、唐庄特色田园乡村建设领导小组组长姚长雍说,唐庄草荡开发建设始终遵循一个原则,尽量减少人工痕迹,最大限度保留自然生态特质。

唐庄5600多亩面积中,草荡面积有2400多亩。其中,较有名气的是西湖塘和陈堡草荡。

西湖塘位于唐庄西部,面积500多亩,湖塘近岸有不少不垛塥,形似一个个小岛。湖塘的中央是一片湿地,秋冬枯水时露出水面,春夏水肥时则没入水中。夏季的西湖塘,水肥草盛,芦苇、菖蒲、蒿茼,还有许多叫不出名儿的挺杆植物。记者实地察看时,湖塘里几名妇女趟在水中采摘苇叶。水芦苇、水菖蒲、水蒿茼是唐庄“三大软黄金”。水芦苇纤维细而软且叶香,其根茎可入药,有清热、生津、解毒的功效,苇叶是裹粽子上好材料。水菖蒲柔而韧,是做蒲包、蒲墩、蓑衣、席子的上等材料。

陈堡草荡位于唐庄南侧,是兴化七湖八荡之一,草荡面积7000多亩,其中1200亩位于唐庄村域。今年3月,陈堡草荡生态建设项目已获省财政支持。根据规划,项目将建设生态湖荡4600亩。中国中铁股份对该项目表现出浓厚兴趣,计划围绕休闲观光旅游,打造“草荡风情小镇”。

根据传统肌理和格局,唐庄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已规划出十景浏览区,观光带,捕捞、垂钓体验区,十果观赏区和采摘区等功能区。

“起步皇家湾、风车湾,前脚金家巷,后脚官家墩,穿过一公里香樟大道,来到桑葚园、沙枣园,再登瞭望台,尽收鸡鸣三县、猪弯口,魏吴陵亭之战西湖塘,红色记忆烈士馆。转身再乘一叶木舟水上游。半河菱,半河藕,七绕八弯划到卤汀河。沿河叩问乾隆古圩、凤陵古渡、远古麋鹿消失处。然后三条埂、三条河(十字河、还家河、侯家河),进入草荡十八条圪,舟在草中行,鸟在草上飞,风吹芦花不见影……”站在唐庄特色田园乡村规划图前,时庆涛勾勒出一段唐庄生态文化旅游线,着实诱人。

产业规划

吸引能人返乡发展

“早上绕着健康跑道跑一圈,然后到药材地里除除草。”眼下,50岁的村民郑可军已完成在外能人到药材种植户的角色转换。郑可军的药材农场110亩,位于健康跑道南侧,品种有菊花防风金莲花、金花葵、桔梗、板蓝根等。

“村里搞特色田园乡村建设,我看好将来的发展,所以就回来了。”郑可军说,村里规划了林果种植产业园、药材种植产业园,他萌生了种药材的想法。今年春,他投资40多万元打造家庭农场专门种植各类中药材

唐宗恒告诉记者,目前,规划的1200亩林果种植产业园、药材种植产业园,已发展800多亩,有19户村民在产业园创业。“本打算和老公出去做小生意的,看到村里观光旅游的潜力,我们便决定在村里种植林果,然后在林下养些草鸡,待条件成熟再搞个农家乐。”今年25岁的返乡大学生王静说。目前,他们已在50亩的林果农场,栽植了樱桃阳山蜜桃,放养了2300只苗鸡。

“我们要抓住机遇,把文化资源、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姚长雍说,特色田园乡村建设,需要产业支撑,只有产业兴旺,才能实现乡村振兴

为把产业园和各个景点连接起来,唐庄村筑起了一条周长5.2公里的透水健康环道。环道几乎将村庄环抱了起来,不仅将一些景点“串”起来,更在外围形成一个高效种养殖产业圈。

为配合生态旅游业发展,该村还在整合传统美食的基础上,开发出“草荡十宝”美食。主要有:鲫鱼夹点刀、菜花甲鱼、麻虾炖豆腐螺蛳三弄、野味白玉咸、卤汀银鱼、红烧黄鳝、咸肉河蚌、西湖塘蟹、草荡杂鱼等。

“呼吸着弥漫着中药材香味的空气,听听林子里各种鸟儿鸣叫,真的好惬意。”70多岁的村民王庆余告诉记者,他已离乡15年,今年春特地回来将老屋装修一番,住了下来,“每天早上沿环道走一圈,腿脚越来越灵便、有劲了。”

用乡土文化点亮田园梦想

对话人:

唐庄特色田园乡村文史组组长 时庆涛

泰州日报评论部主任、市首届“名评论员” 王长中

随着工业文明的潮推浪卷,乡村与我们的梦中田园似乎渐行渐远。“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一个并不出众的村落里,似乎保留着古典诗词中关于乡村的咏叹。苇长鸟飞的草荡,情深意长的麻石街……唐庄用乡土文化点亮田园梦想,为我们留住了质朴悠远的乡愁

王:走进唐庄村,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感觉,那么多古迹,对于一个普通乡村来说,实属罕见。

时:唐庄位于卤汀河畔,地处江都、高邮、兴化三县边界,素有“鸡鸣三县”之称。在过去以水上运输为主的年代,唐庄还是具有交通区位优势的,所以当时经济文化社会事业繁盛也在情理之中。

王:唐庄入选省级特色田园乡村试点,或许就和深厚的乡土历史文化有关。

时:当然有关系。我认为,唐庄省级特色田园乡村试点建设至少有两大优势,一是生态资源,一是乡土文化资源。生态资源是现成的,摆在那里。历史文化资源,需要挖掘放大。所以,我们专门成立了唐庄特色田园乡村文史组,组织人员整理挖掘村庄文化历史。

王:整理挖掘村庄文化历史,在乡村振兴战略中,你做的这项工作意义重大。

时:谢谢!我的体会是,乡村振兴,必须以文化为魂。很多专家强调,要将乡村传统的风俗文化、农耕文明等发掘出来,作为一种传承基因,使乡村的比较优势体现出来,以避免与城市建设同质化,体现出乡村自身吸引力。

王:也就是说,乡村振兴要体现出特有的文化特质。就唐庄村而言,特质是什么?

时:我们的各类历史文化遗迹背后,都有许多故事,其间蕴含着一些值得传承的东西。比如,麻石街、积善桥,教育大家有能力就要造福一方;“唐一棒”清泉澡堂,最早设立女子浴室,体现的是开放精神;“独角兽”碾米坊,当时就引进了德国机器,追求的是技术革新……这些故事激励一代代唐庄人不忘先贤,弘扬他们勇于创业、爱国爱乡、奉献社会的精神。

王:唐庄确实有与众不同之处。

时: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十里乡俗不同。它是一个村落维系生存的土壤,是乡村生命得以繁衍延续的根系,是乡村之所以为乡村的标志性符号。没有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就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乡村振兴。实现乡村振兴的过程不应是用“新”文化取代乡土文化的过程,而应是将乡土文化延续下去并弘扬壮大的过程。

王:对乡土文化的挖掘传承,是否要做一些甄别?

时:你这个提醒很好。时代变革在给农村带来利好、给农民带来福祉的同时,也给乡村文化带来巨大冲击。在个别地区,乡村文化受到文化糟粕的浸染,赌博、迷信等不良习气盛行,个别地方甚至出现反传统的低劣风气。这些不健康的内容,腐蚀了乡土根基,消解了乡村发展元气。所以,挖掘传承乡土文化,一定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主流价值观。

王:再说说生态。你是否认同,生态也是一种文化。

时:我非常认同。一个地方生态好,不仅仅是绿化好、环境优美,更主要的是要有好的生态观念、生态文化。唐庄域内水多陆地少,村民还是愿意拿出金贵的土地来栽树。唐庄外围的健康大道上,鸟儿把巢建在路人随手可以摸到的矮树上,为什么?因为村民爱鸟,不去惊扰它们。保护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就是最朴素的生态文化。

王:在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过程中,唐庄村势必要进一步开发利用生态资源,对此你还有哪些想法?

时:唐庄最大的生态资源是2000多亩的草荡,对草荡进行开发利用,发展生态旅游,是唐庄未来的发展方向。我认为,任何时候,无论怎么发展,生态是前提、是基础,所有的建设项目都要以不破坏生态为底线。同时,把生态文化作为唐庄乡土文化的重要内容,让这种文化深入人心,融入到每个人的血脉之中。

王:一个缺乏文化底蕴的乡村,即使经济再富有,也不可能成为令人心向往之的魅力之地;一个没有生态滋养的乡村,即便生活再殷实,也不可能成为承载田园梦想的沃野。唐庄未来,令人期待!

责任编辑:陈文洁 版面编辑:卫笑语

Hash:acd9f36a81a058a0e5c80b2fe979e52215ba6fc5

声明:此文由 泰州发布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