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虞氏主要支派基本情况简述(一)

一、浙江温州虞仲琳支派

虞仲琳,宋绍兴五年中进士,曾任东瓯府学教谕,祖居温郡城南郊虞师里,系虞世南第十七世孙,为浙江温州虞氏一世祖。其先祖世系为:(1)世南——(2)昶——(3)阐——(4)焰——(5)玫——(6)敏——(7)汀——(8)处谦——(9)泽暹——(10)光宥——(11)敬常——(12)仁遇——(13)承禄——(14)元昱——(15)叙——(16)寅——(17)仲琳(温州虞氏始迁祖)。瑞安双桥、江上虞氏分支:仲琳公长子虞恭由虞师里迁居瑞安六都双桥,为双桥虞氏始迁祖;再传第十二世敬堂公于明成化初年(1465)由双桥迁瑞安四十一都江上,为江上虞氏始迁祖。敬堂公迁江上至今已传三十余世,五百五十余年。该村虞氏祠堂称“会稽郡”,江上虞氏的先祖世系为:(1)仲琳——(2)恭——(3)海——(4)葵——(5)员——(6)奇——(7)兴进——(8)性演——(9)原壶——(10)角——(11)仕宾——(12)敬堂(迁江上虞氏始迁祖)。目前瑞安市江上、双桥、杉溪、山根等地虞氏,共计有8000余人。乐清塘下虞氏分支:塘下始迁祖君平公,字时宁,乃一代名医,悬壶济世,系虞仲琳第八世孙,于明永嘉二十三年(1424)从郡城虞师里徏居乐清翁垟塘下,迄今已传590余年,二十五、六代,现有虞姓人口3600余人。该族宗谱中记载的先祖世系为:(1)仲琳(温州虞师里始迁祖)——(2)鼐——(3)达焕——(4)良绮——(5)钦——(6)有道——(7)君平(乐清翁垟塘下始迁祖)。永嘉柯师湾虞氏分支:虞仲琳八世孙君山公于明永乐乙酉年(1405)迁居永嘉楠溪柯师湾,为柯师湾虞氏始迁祖。柯师湾虞氏祠堂号“会稽郡”,历600余年,现柯师湾村、李家岙村、下庵村、金元峰村等村共有虞姓人口1700余人。其先祖世系为:(1)仲琳——(2)鼐——(3)达焕——(4)良级——(5)珪——(6)推静——(7)有直——(8)君山(迁柯师湾始迁祖)。除此之外,虞仲琳的后裔在鹿城区沙头村(3600余人)、瓯海区黄屿村(1000余人)、永嘉县的江南沙头村(700余人)等地亦有较多人口分布。

二、浙江东阳虞克文、义乌虞元吉支派

五代后周时期(951——960),虞世南第十世孙虞克文(934——1028)以侍御史贬为东阳县令,公元960年赵匡胤陈桥兵变,废周建宋,虞克文弃官后隐居东阳十四都永宁乡“水下”(今巍山镇罗店村委会书厦村),为永宁虞氏一世祖。永宁虞氏的先祖世系为:(1)世南——(2)昶——(3)陟——(4)仕政——(5)理——(6)明——(7)满——(8)崇——(9)贤——(10)克文(东阳永宁祖)。东阳永宁虞氏分支:虞克文弃官后先隐居东阳十四都永宁乡“水下”(今巍山镇罗店村委会书厦村),后再迁山林更深、海拨更高的炼仙坞村居住,为炼仙坞、广东坞等村虞氏始迁祖。永宁虞氏的先祖世系为:(1)克文——(2)问道——(3)知微——(4)元昌——(5)经——(6)学——(7)永普——(8)钦礼(东阳炼仙坞祖)。,炼仙坞村现有虞姓人口500余人。义乌华溪虞氏分支: 虞克文第四世孙虞元吉(即大三公)于北宗初由东阳迁居义乌华溪,系义乌华溪虞氏的始迁祖。义乌华溪虞氏的先祖世系为:(1)克文---(2)问道---(3)知微---(4)元吉——(5)副——(6)享——(7)允靖——(8)邦佐、邦强、邦默、邦绍。义乌华溪,自始祖大三元吉公从东阳迁居以来,已有近千年历史。该村有村民1500余户,3500余人,18个村民小组,绝大多数为虞姓,系义乌市最大的行政村;村该虞氏进士、官员之多,是浙江金华地区第一。该村虞氏各类古代牌坊、祠堂、厅堂、庙宇、书院之多,是中华虞氏第一。该村虞氏宗谱内容之丰富,后裔繁衍范围之广,也是虞氏宗族中少有的。在2016年12月召开的中华虞氏宗亲联谊会成立大会上,义乌华溪虞氏被授予“中华虞氏第一村”牌扁。东阳莲溪虞氏分支:虞元吉第九世孙虞一龙于元大德已亥年(1299)由义乌华溪复迁东阳双泉,其后裔再迁莲溪(今东阳江北街道渔晚村),为莲溪虞氏始迁祖。莲溪虞氏的先祖世系为:(1)元吉(义乌华溪祖)——(2)副——(3)享——(4)允靖——(5)邦佐——(6)廷辅——(7)源——(8)维东——(9)一龙(东阳莲溪祖)。东阳渔晚村现有虞姓人口为1100余人。缙云黄碧虞氏分支:黄碧虞氏的始迁祖传(万一)公 ,系义乌华溪虞氏始迁祖元吉公的八世孙。万一公于宋朝初(约1260年前后)由义乌华溪迁居缙云黄碧,人丁繁衍已历三十余世。黄碧虞氏在宗谱中又称“五云碧川虞氏”、“缙云虞氏”等,民间俗称“碧虞五处”,即指黄碧虞村委会范围内有后井、碧虞、后坑、下庄、黄碧街五个虞姓村庄,共有虞姓人口3900余人。黄碧虞氏宗谱中记载的先祖世系如下:元吉(迁华溪始迁祖)——副——亨——靖——邦佐——良辅——斌——传(万一公,迁缙云黄碧始迁祖)。杭州萧山虞氏分支:该族虞氏号“承裕堂”,始迁祖叫龙山公(字承裕),系浙江义乌华溪虞氏始祖元吉公第九世孙(明字辈,原行隆三,讳芽),于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因避苗 帅之乱,携其妻安氏及二个儿子元亨、元贞来杭道经萧山大浦闸(现浦联楼下虞村)患病而卒,元亨、元贞兄弟俩便把父亲安葬在迥龙山南坡,二子守墓奠居为开基之祖,后子孙繁衍发展迅速。现已历600余年,传二十三世,有红丁5000余人,现主要聚居于浦沿、闻堰、义桥、萧山、钱塘、龙王塘,杭州丁桥等地。金华竹马虞氏分支:缙云黄碧虞氏万一公第十一世孙哲五十五公于景泰年间(1454年前后)自黄碧迁于金华竹马馆(今金华市婺城区竹马乡)方塘村,至今已历二十余代,现有虞姓人口1000余人。青田东江虞氏分支:青田东江虞氏主要居住于青海口镇东江村。始迁祖名国缁,是义乌华溪虞氏元吉公的廿一世孙,至今有十三世,历三百余年,人口1000余人。此外,东阳界上虞村虞氏(700余人),东阳下严村虞氏(400余人),金华婺城区沙畈乡乌云村虞氏(800余人),浦江县中余乡小河畈村虞氏等,也是义乌华溪元吉公的后裔。

三、浙江诸暨虞皎支派

虞皎,浙江诸暨虞氏始迁祖,系虞世南第十世孙,其先祖世系为:虞世南(1世)——虞昶(2世)——虞陟(3世)——虞仕重(4世)——虞知待(5世)——虞礼(6世)——虞明(7世)——虞康(8世)——虞庆(9世)——虞皎(10世)。诸暨暨阳虞氏分支:虞世南十世孙皎公,由余姚迁居诸暨句湖开基创业。皎公八世孙存公和恺公分别迁居诸暨述唐下和宜仁村;皎公十世孙右四公迁居上檀溪和十一世孙绳公、清六公迁居下檀

溪。诸暨暨阳虞氏,号瑞莲堂。诸暨市现虞姓总人口为2500余人。绍兴柯桥寺基庄虞氏:皎公第十六世孙虞大荣由诸暨下檀溪迁居绍兴寺基庄,系绍兴寺基庄虞氏始迁祖。寺基庄虞氏(现因城市改造而散居)共有虞姓人口250余人,建村至今已传八、九代。该村流传的二十个字辈为:永康宁友,恭宗成德,端方守家,惟孝有保,国裕才华。绍兴柯桥红建新村(原聚下谢桥村)虞氏。该村虞氏始迁祖于清朝初由诸暨虞村迁入,已历300余年,传十余代,现有虞姓人口800余人。该村虞姓未修过宗谱,始迁祖的情况不详,原有的十个字辈,现仅记得“太大源明祖”五个字辈。绍兴越城坡塘村虞氏:该村虞氏的始迁祖是从诸暨虞村迁来的,已传七、八代,至今未修过虞氏宗谱,现有虞姓人口300余人。绍兴越城马家埠村虞氏:该村虞氏的始迁祖也是从诸暨迁来的,也是传了七、八代,现虞姓人口有340余人。原祠堂号“留耕堂”,正在使用的字辈为:金元仁正。绍兴越城江家溇村(原西俞家舍村)虞氏。该村的始迁祖传说也是从诸暨迁来,已传七、八代,现有虞姓人口100余户,280余人。

四、浙江金华沙畈虞会支派

虞世南的第七世孙虞会,于五代后周时(951——960)从余姚迁居辅苍(今金华市沙畈乡)桃源村,会公第五代孙呜鹤公由桃源迁居亭久村,会公第十五世孙启道(震三)公再由亭久村迁居周村,系金华沙畈周村、亭久两村虞氏的共同始迁祖。该族虞氏祠堂号“敦本堂”,其虞氏宗谱始修于北宋景佑年间,先后修谱十二次。该族宗谱记载的先祖世系为:(1)世南---(2)昶---(3)陟---(4)仕政---(5)礼---(6)明---(7)康、满、会、殷。目前该族虞氏已传39代,现有姓人口1000余人(其中周村700余人,亭久300余人)。

五、浙江台州临海虞彦支派

据虞选群提供的资料记载:虞彦,字仲才,原籍河南省陈留郡东昏县(今山东河泽东明县)人,仕汉议郎,因直谏汉灵帝西园卖官而被谪贬到回浦郡章安(今台州椒江区章安街道),并在章安为官30余年,系临海乌岩虞氏一世祖。虞彦的五世孙虞翔始迁乌岩(今临海市小芝镇),并开始了氏族的繁衍,其后裔除分布临海市小芝镇乌岩村外,在临海市的桃渚镇车头,原东洋镇的高谗、石仑、项庄,大田镇的庄头(朝阳),白水镇的上庄、上尤,双港镇的胡头荣,临海西门外箸山前等;三门县的关头、松岙、里浦、切坎、沿江、小渔西等;黄岩县的临古、青龙冈、长塘、黄土岭等地。至今已历59代,1800余年,有虞姓人口3000余人。

六、浙江鄞县鄮阳虞逢午支派

虞逢午,系浙江鄞县(今宁波鄞州区)鄮阳虞氏的始迁祖。该族虞氏号忠孝堂,创谱于宣和三年(1121),重修于开庆元年(1259),三修于至正六年(1346),四修于万历四十七(1619),五修于康熙六年(1667),六修于乾隆二十九年(1764),八修于嘉庆二十一年(1816)。目前,宁波鄞州区有虞姓人口5000余人,主要分布于古林镇前虞村、后虞村等地。

七、浙江镇海白石虞睿良支派

该族的始迁祖叫虞睿良。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虞睿良、虞睿才兄弟俩受命由浙江象山昌国卫之金藏(现舟山金塘岛)浮海迁居镇海札马,虞睿才的后裔尊虞睿才为札马燕翼堂虞氏始祖;虞睿良的后裔再迁本邑之兹土(今白石村),并尊虞睿良为白石继述堂虞氏始祖。前九世世系为:(1世)睿良——(2世)宗阜——(3世)文荣——(4世)勤一——(5世)澄——(6世)义——(7世)桓——(8世)灼——(9世)信坊、信境、信陞等。白石虞氏现村庄所在地,最早属定海县管辖,后属镇海县管辖,现属宁波北仑区管辖。现北仑区范围有虞氏村庄十几个,虞姓人口6000余人。

八、浙江浦江虞士宁支派

成都虞氏宦族后裔“弓”(名由两个“弓”字组成,官淮安佥判)迁居杭州府,弓生淮,淮生确,确生士康、士宁。虞士宁于北宋末自杭州府城遷居浦江縣湖溪之滸(原毛宅村,今虞宅鄉虞宅村),娶毛氏太公女儿为妻,生儿育女,繁衍下来,后由于姓毛人逐渐减少,姓虞的成为本村主要姓氏,人丁日益兴旺起来。遂改为虞宅村,虞士宁为浦江虞宅村虞氏始迁祖,至今已传二十八世。该族创谱于明洪武五年(1372),该支派排行字自十世起:行萬慶福良助起積榮華富貴金玉盈庭和敬循洪範常增永壽康。该村现有户数668户,人口2500多。

笔者注:成都虞氏宦族后裔“弓”(名由两个“弓”字组成),应该是虞允文第四世孙,其先祖世系为:(1)允文——(2)公亮——(3)易简——(4)弓(名由两个“弓”字组成)——(5)淮——(6)确——(7)士宁(浦江虞氏始迁祖)。

九、浙江苍南大岙虞正臬支派

大岙虞氏的始迁祖虞正臬,明时由闽之赤岸迁居平阳县(今苍南县)五十二都大岙鸿江里,至今已历二十余世,共计2000余人。该村虞氏祠堂号“陈留郡”。乾隆癸未年(1763)在九世超杰公等族人的主持下,建成了虞氏大宗祠,创建了虞氏宗谱。同治八年(1869)该族虞氏重修了虞氏宗谱。民国年间,平阳县长项沛以禁烟为名,在该村枪杀族人,烧焚宗祠。该族鹤峰公义愤怀胸,于是率族人寻找我氏能人,并于1913年到瑞安江上寻到同姓虞廷恺(虞文籍的祖父,时任中华民国众议院议员、秘书长等职)之母,由其母致书廷恺,言明此事为宗亲事,廷恺公出面调解之,并于1915年赔来资金若干,重建宗祠。于是,鹤峰公率族人怀追远报本之心,于民国五年(1916)实现与瑞安双桥虞氏的联环修谱。此后在1963年、1979年、1997年、2009年的四次修谱中,继续维持了民国五年的联环修谱成果。

十、浙江绍兴柯桥区漓诸镇塔石村虞氏。

绍兴漓诸塔石村是一个古老的虞氏村庄,据说是古代绍兴(会稽)虞氏四大支派之一,现有虞姓人口400余人。原有家谱和祠堂,但家谱于1999年被诸暨虞村虞氏(系塔石村虞氏的分支)借去修谱而遗失。相传虞姬出生于该村,村后有一山叫美女山,该村以前有虞姬坟、虞姬庙、虞姬井,均有几千年的历史,目前该村村口仍保留有已翻新改造的虞姬井。附近有一个叫项里村的地方,据传是项羽的老家。

十一、浙江上虞善溪虞会一支派

虞会一,讳益,字永和,浙江台州临海人,宋高祖时,官为开封府教授,致仕归道经上虞因邑名而思虞氏之旧,遂卜宅宁乡而家焉,为迁上虞善溪始祖。其后裔秀三,字国瑞,复迁上虞虹蟾;明时端一,讳仕端再迁上虞善溪。善溪虞氏先后大约有五次修谱。即:乾隆丁酉年(1777)首修,嘉庆五年(1800)二修,咸丰七年(1856)三修,光绪十九年(1893)四修,民国二十三年(1934)五修。目前,上虞区范围内的虞姓人口有1200余人。上虞市上浦镇大善小坞村虞氏家庙于2012年8月被列入上虞市级文物保护点。

十二、浙江象山洋心虞就三支派

象山洋心虞氏先祖豪三、鲸三、镇三、就三四兄弟在明嘉庆年间由宁波郡鄞西瓦片滩(又称虞家塔后虞)迁象山南庄平原开垦发族。四兄弟分大房、二房、三房、四房,其中第三房三代而绝,第二房十代而绝,今天洋心虞氏为大房、四房之后,而大房实际上是过继的四房之后,故本质上现洋心虞氏是四房就三公之

后。该族虞氏宗祠号“务本堂”,现共有虞姓人口1900余人,主要分布于胡家、九顷、山头董、东陈乡外东岙等村,解放后有道福公支下迁往黑龙江大庆市一支。

十三、浙江余杭黄湖镇赐壁虞氏

余杭区黄湖镇赐壁村虞家潭有虞姓居民100余户, 共400余人,世代居住,分为四房,旧有族谱,现在不全在族人手中,且已多年未续新谱。据古代文献记载,南宋中兴名相虞允文的小儿子虞杭孙曾在余杭任县丞,死后葬在石濑镇。解放初赐壁村虞家潭划归黄湖,历史上属于石濑镇。虞家潭的居民,是否属虞杭孙的后代,需要找到该族的宗谱作进一步的证实。

(待续)

欢迎关注虞氏人文

Hash:1585b79ddc9075c67c22845b55c4b4e43952b1bf

声明:此文由 中华虞氏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