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开学礼,你见过吗?

2017研学,我们来了!

东市街小学全校千名师生集聚在操场,贾秀军校长作了“2017,我们一起努力!”的讲话,和大家共同探讨该如何努力,一起畅想美好的校园生活。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研学是实践美好教育梦想的理想之径。在新学期研学启动仪式上,生动幽默的小品告诉了我们成才的途径;简单的脱口秀告诉我们人生的道理。

全校师生高举右手,许下承诺,作为我们春天里的约定,一步一个脚印,在研学路上共同成长。

为了此次活动,我们可做足了“功课”。瞧!别看我们小,我们的学习态度可是杠杠的。

带着满心的期待,全校师生分六个小组,开启了2017研学之旅。

作为东市街小学的一员,让我们就从探访东市街的历史名人故居、文物建筑开始吧……

孩子们驻足在东市街边,感受当年金华先民在这里谱写下的悲壮的史诗。明朝末年,时任兵部尚书的金华长山人朱大典毅然带兵回金华据城抗清。公元1646年,清贝勒博洛率军攻婺,金华守军奋力拼搏,浴血巷战。守军拒不投降,朱大典与部属点燃火药库壮烈殉国,大典家20余口共赴国难,东市街也因此成为抗清英雄街。

研学队伍来到与学校一墙之隔的英士大学旧址前,婺城先贤们在这里求学、治学的情景如在眼前;如今,虽然英士大学在金华城区已无踪可寻,但我校将以“英士楼”来命名学校综合楼,既是对这一段文化往事的追念,同时也是希望继承先贤的求学、治学之精神,用昔日英士大学精神勉励今日东小学生。“英士”指才智或武艺出众之士,与尚文尚武的校训相得益彰。

往东百米,即进入古子城景区。通过实地查访,翻开了古城的历史,了解了古子城始建于唐昭宗天复三年(公元 903 年)以前,距今已有 1700 多年历史,是金华的城市之根,曾是金华历代的政治、文化、军事中心,历史文化积淀极为深厚。古城内不仅有太平天国侍王府八咏楼等国家和省级文保单位 5 处,还有永康考寓等市级文保单位 6 处,文保点和历史建筑 43 处。古子城内有金华市博物馆、金华市剪纸博物馆、金华婺州窑博物馆、金华玉文化博物馆、何氏三杰陈列馆黄宾虹故居纪念馆等场所。

同学们对新的万佛塔公园也有着浓厚的兴趣,金华古城的建筑历史风貌:永福寺、赤松门、清风阁码头、浮桥、十八罗汉、明月楼的变迁等等也将是今后研学的重要课题。重建的万佛塔公园将与西边的博物馆连通,并向西与古子城沿江公园婺州公园、向东与清风公园相连,成为三江六岸景观带中的重要一环。

沿着婺江,同学们穿过清风公园,伫立在抗日战争纪念碑前,遥想先辈们的英雄事迹,让我们懂得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同时更要自强不息。

位于旌孝街上的邵飘萍故居,是邵飘萍在金华生活、成长的重要场所之一。同学们异常兴奋,在中国近代新闻史上具有杰出地位和卓越贡献的邵飘萍同志就曾生活在我们身边。

最后,全校师生穿越学校古城门回到校园,整个研学启动活动暂告一个段落。但是,研学,我们刚刚才迈出了一小步。 学校座落于义乌江北岸,东临清风公园,南邻万佛塔公园,西面有金华古子城和市博物馆,北毗邵飘萍故居。我们将在今后的学习中,利用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走进古城,探访古城,发掘深厚的婺城文化,开启我们充满期待研学之旅、发现之旅。

2017研学,我们来了!!!

Hash:586528d62bbc06806eecdaa568674e3c1702f54a

声明:此文由 金华校园零距离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