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穿越百年的建筑群,因为什么入选市级文保单位?

2019年11月

08

星期五

时光总是匆匆如流水,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然后在阴晴圆缺中不断轮回。花开易谢,落红满地,唯有山石无情,在日升月落中,记忆当年的风景。古来文人爱怀古,在读取年轮的同时,也在读取人生。

在小镇的历史上,也曾有过多少难忘的故事,都随着时光摇曳,镌刻在一个个角落里。行走在小镇的大街小巷、山路村道,也能采拾一个两个古迹。比如,坐落在松园村新桥张氏建筑群。

2019年10月17日,泉政文〔2019〕68号《泉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八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及其保护范围的通知》文件中,新桥张氏建筑群列为泉州市第八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翻阅新桥张氏建筑群的资料,隐约可见曾经的光阴。

新桥张氏建筑群,始建于清道光五年(1825年),由新桥张氏12世祖张房所建。占地面积26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100多平方米,由典当行、前落大厝、后落大厝、文物馆等建筑构成,其建筑均属石、木、砖结构,硬山式屋顶。由当地典当商人张氏家族连续修建,是同一家族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功能建筑组合、集中规划建设的典型范例,为张氏典当商人经商、居住之用。

典当行

首先是典当行。坐东朝西,两进五三间,屋脊为燕尾式,内有砖雕石雕木雕,典型的闽南古建筑。中轴线上由埕、门厅、天井、正厅组成,面阔三开间,中轴对称布局,第一进为典当营业大厅,第二进为库房。

典当行正门

典当行典当大厅

典当行下房券门砖砖雕纹饰

典当行内部天井

典当行库房

前落大厝

然后是前落大厝。系张房长子张逊章、次子张逊成住所,建于清道光二十年,位于建筑群第一排建筑。同样坐东朝西,平面布局为主落两进,南侧两条护厝,采用抬梁、穿斗穿插的做法,梁架、童柱造型简洁,以丁头承托出檐;建筑内隔扇为直棂窗,绦环板的木雕精美;厅堂金柱柱础用料硕大,雕刻成南瓜状或镜鼓状;建筑以红砖铺地;屋脊做成燕尾脊,天际轮廓线优美。

前落大厝全景

前落大厝门厅挑檐梁架

前落大厝正门两侧万字框内部彩绘

前落大厝门厅后挑檐梁架

前落大厝内部天井

后落大厝

再是后落大厝。位于建筑群第二排建筑,为两进五开间大厝,筹建于清道光20年,由张房公为三子张逊辉、四子张逊伍、五子张逊直所建用于居住,主落为张房三子张逊辉、四子张逊伍住所,护厝为张房五子张逊直住所。建筑整体坐东朝西,中轴线上由内埕、门厅、天井、两侧榉头、正厅组成,厅堂用于待客,并供奉祖先牌位。

后落大厝护厝

后落大厝门厅挑檐梁架

后落大厝正门两侧交趾陶

后落大厝天井

后落大厝正厅

文武馆

最后是文武馆。位于建筑群北侧,建筑整体坐北朝南,由主厝及偏厅组成,主厝为文馆,偏厅为武馆,与典当行、前落大厝、后落大厝建筑围合成内埕。文馆中轴门扇采用竹节窗,寓意步步高升。天井铺设红砖,台明铺设条石。

文物馆正门

文武馆泥塑窗

文武馆竹节窗

文武馆门厅梁架

文武馆天井照墙

史载,明嘉靖年间,张氏始祖第133世张瑞孌由惠北大垵埔迁徙到涂岭新桥(原名莘桥),至今已繁衍22世480多年。新桥张氏家族起家于躬耕,发展于商贸。随着张氏家族的不断壮大,特别是清道光年间张房家族的依托泉港海上贸易的繁荣,以躬耕积攒的财富开展典当,使新桥典当行业得到了空前发展。期间,张房公不断建造新屋,逐渐形成集典当、居住、文化、安防等配套设施齐全的综合性古厝大院。成为新桥张氏家族在近代海洋贸易繁荣的历史大背景下繁荣当地商贸的历史见证,也成为当年泉港地区因海上丝绸之路繁荣兴盛而富家兴旺的典型代表。

文:吴丽玲

主编:陈伟宏

责编:李立新

编辑:黄凯丽 庄建华

Hash:627bcaa17c1aafbde6198e211d4f2f7b1cb09f0b

声明:此文由 大美涂岭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