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官县的如“盐”往事
一、概述
盐的来源分为两大类:陆盐和海盐。陆盐又分为岩盐、池盐和井盐。江苏省淮安市地下有厚度为100-200米的盐矿,储量在世界首位。
海盐,海水中的盐,来自于陆地的岩石和土壤。在46亿年前,地球刚刚诞生时的海水是淡的,岩石和土壤中的大量盐分被雨水冲刷到了河里,流入大海,海水变咸了。据科学家估算,每年经过江河流到大海里的盐就高达19亿多吨。
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品之一。“盐”字本意是“在器皿中煮卤”。“鹽”字,这是中国的象形字:1.“臣”指的是百姓。2.“卤”指卤水。3.“皿”指的是器皿,老百姓烧卤用器皿就成了这个“鹽”字。
历史记载,中国是最早人工生产食盐的国家。2017年宁波考古所考古发掘的大榭遗址证明,早在4000年前就有人类利用陶器制盐了。
中国盐制,代有变更。总体来说就是三种制度,无税、征税和专卖制度。三代以前及隋代唐初为无税制。
征税制有夏、商、周三代,秦、西汉初、东汉和六朝。《周礼·天官·盐人》记述盐人掌管盐政,管理各种用盐的事务。春秋战国时,有盐,国就富。《汉书》:“吴煮东海之水为盐,以致富,国用饶足。”齐国管仲也设盐官专煮盐,以渔盐之利而兴国。中国第一个盐商是春秋时鲁人猗顿,旧有“陶朱、猗顿之富”之说,陶朱是指范蠡。
盐专卖制度在中国存在历史十分久长,从春秋战国齐国开始一直到1949年,几乎伴随封建社会整个发展过程。专卖古称“禁榷”,就是自己独占,不允许他人涉及经营。具体到盐专卖制度,它是封建统治阶级人为制订并设立,由其独占食盐生产和销售渠道,从中赚取巨额利润,增加财政收入的一整套制度安排。
专卖制以国有营业代租税,其制还可以分为五种:1、一部分官专卖。以民制为主,官制为辅,民制之盐由政府尽数收卖,由官运销。2、全部官专卖。产制运销都收归政府,完全为国有营业。3、就场官卖。生产归民,由政府收买,转卖于商人,归商人运销。4、官商并卖。将行盐地方划分为二,一由官运销,一归商运销,各有经界,不相侵越。5、商专卖。即政府将收买运销之权,授予专商,而居间征其税。
二、盐官县盐事
早在西汉初年(公元前195),吴王刘濞在浙江海盐县西南境(即今盐官镇)设立了盐官(司盐之官),比汉武帝元狩四年(前119)大司农设立司盐之官早了76年。三国吴黄武二年(223),析海盐、由拳两县地置盐官县,为盐官县之始。唐武德七年(624)并入钱塘县,贞观四年(630)复置盐官县。宋代沿用盐官县,元代元贞元年(1295)升盐官州,天历二年(1329)改名海宁州。至此,沿用盐官作县名具有1100年的历史,盐官建县至2018年已有1795年的历史。明洪武二年(1369)降为海宁县,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复升为州,属杭州府,用海宁做县名有近700年的历史。
盐官县为古县名,与现今的浙江省海宁市地域相近,以下文中涉及的海宁盐事等同于盐官县盐事。现把海宁市在1949年前有关的盐史、盐场、地名、碑刻等史料和遗迹遗物进行梳理,以期加深了解海宁,熟悉海宁,热爱海宁。如若能为钱塘江海塘保护与申遗添份力,是为幸事!
(一)盐官县盐史简表
根据《海宁州志稿》盐法卷制作盐史简表,共分6个表格。元代以前盐史简表、明朝许村场盐法、明朝西路场盐法、清朝许村场盐法、清朝西路场盐法和清朝黄湾场盐法。
表一:元代以前盐史简表
西汉
公元前195年,吴王刘濞在海盐县西南境(即今盐官镇)置盐官(司盐之官)。
东汉
汉献帝建安八年(公元203年)置海昌县。
三国
吴、黄武二年(223)改海昌县为盐官县。
乾元时期(758-760)置盐院,设亭户,禁私鬻。
南宋
太平兴国4年(980)置买纳等场,在盐官县南200步,总出纳8场盐课,岁额13.39万石。
1.蜀山场
在县西27里,岁额5926石。(现属萧山区)
2.嵓门场
在县西36里,岁额2583石。(现属萧山区)
3.上管场
在县西南1里,岁额43973石。
4.下管场
在县东18里,岁额20678石。
5.南路场
在县东60里,岁额26282石。
6.袁花场
在县东60里,岁额15017石。
7.黄湾场
在县东60里,岁额9121石。
8.新兴场
在县东35里,岁额19029石。
北宋
淳祐4至5年(1245-1246),筑仓廒11间。南路催煎官为陈桂。
元朝
元大德3年(1300)合并盐场为许村和西路。
蜀山场、岩门场、上管场和下管场合并为许村场。
南路场、袁花场、黄湾场和新兴场合并为西路场。
表二:明朝许村场盐法
时 间
内 容
明承元制,盐场有团,团有灶丁,丁给卤地、草荡和工本钞。洪武初,许村场设于时和乡徐家坝,永乐9年毁于海患,移建安化坊,即北寺巷。
洪武初
草荡
54903亩5分7里
滩荡
9506丈5尺
荡地
16186亩6分
团额
18团
官盘
282面
灶丁2891丁
每丁办纳盐价银7钱1分1厘
永乐10年
岁办额盐
10249引75斤8两
大引400斤,小引200斤,大引给工本钞16贯,小引8贯。
成化5年
正额盐5144引82斤12两
水乡灶盐
551引38斤9两9厘
该银220两4钱3分8厘
滨海灶盐
4593引44斤2两9钱1厘
折色盐439引221斤14两5钱8厘
该银175两8钱2分1厘
本色盐4153引222斤4两8分3厘
四分为存积盐1661引168斤14两5钱9分3厘。
六分为常股盐2492引53斤5两8钱8分9厘。
嘉靖24年
共额征银
2340两5钱6分3厘
折色银
175两8钱2分1厘
俱给商
本色银
1661两4钱2分3厘
水乡银
220两4钱3分9厘
荡税银
181两7钱7分6厘
分给商银38两2分1厘
公费银
141两6钱9厘
备荒银
2两1钱4分6厘
新增税银(帑税)
101两1钱4厘
嘉靖26年
总催201名
灶丁3391丁
每丁办盐
1引206斤11两4钱8分3厘2毫
共盐5144引83斤1两
万历间
灶丁3829丁
每丁办纳盐价银
5钱4分
表三:明朝西路场盐法
时 间
内 容
西路场在县东60里,场署在黄湾。一引400斤,给米1石,每引2贯500文。
洪武初
滩场
957弓4尺8分
无官给草荡
东仓沙
1261丈4尺
每丁分拨7尺
西仓沙
1636丈5尺8寸9分
每丁分拨4尺5寸8分3毫
围仓额
2仓9围
官盘
224面
灶丁
1521丁
每丁办纳盐价银1两9钱5分9厘
永乐10年
岁办额盐
10249引75斤8两
成化5年
正额盐5104引392斤9两7钱
水乡灶盐
140引157斤10两5钱
该银84两2钱3分6厘
给客银56两1钱5分7厘
解京银28两7分8厘
滨海灶盐
4964引234斤15两2钱
折色盐374引207斤14两2钱
每引6钱,该银224两7钱1分1厘
给客银149两8钱7厘
解京银74两9钱3厘
本色盐4590引27斤4两
四分存积盐
1836引10斤14两4钱
六分常股盐
2754引16斤5两6钱
嘉靖24年
共额征银
832两5钱2厘
征折色银
224两7钱1分1厘
给客银149两8钱7厘
解京银74两9钱3厘
本色银
604两8钱4分1厘
解京银
3两
嘉靖26年
总催90名
灶丁5373丁
每丁办盐
369斤9两5钱2分3厘
共盐4964引234斤15两2钱
以前每丁征银6钱5分3厘
后减课每丁征银5钱5分4厘
万历间
灶丁5373丁
每丁办纳盐价银
5钱5分4厘
清初,盐法仍按明制,按丁征课,每丁给与荡地。其后,地少丁多,荡地坍陷而丁课仍存,故有赤脚光丁苦累办粮之病故。
表四:清朝许村场盐法
时 间
内 容
许村场辖地:东至陈坟港接西路场界,西至翁家埠接仁和界,南至海,北至大石塘界,延袤75里。
康熙11年
岁办盐额商引
63152引
海宁、石门两县肩引
9800引
每引200斤
总催
17名
灶丁
3263丁
每丁派销商引19引
东仓每丁征课银
3钱9分9厘
西仓每丁征课银
4钱6分2厘
额征盐课
1463两9钱2厘
折色银175两8钱2分1厘
每两银解京车珠银1分7厘。
本色银1067两6钱4分2厘
水乡银220两4钱3分8厘
东仓课荡
6463丈8尺5寸7分
西仓课荡
2883丈2尺3寸6分9厘
税荡
7340亩7分8厘
共征荡税商税银249两6分7厘
东仓原额沙荡
6458丈9尺9寸
征丁课银374两1钱
灶丁946丁
西仓原额各则沙荡
5852丈
征丁课银1089两7钱4分
灶丁2343丁
各则税荡
4372亩7分
征税银204两9钱
备荒税地
2732亩9分
征备荒银143两7钱5分
康熙16年后
共征银1450两1钱2分
报陞沙荡、水溇、荒地
共596亩
陞税银
11两7钱3分
雍正4年
重新丈量沙地
西仓地
29078亩2分
征银494两3钱3分
拨补西路、仁和两场坍课原额课税荡共130500亩7分
征银2319两6钱6分
3份归民地
678丈3尺
计14839亩4分
7份归灶地
2173丈6尺8寸
每亩征卤银8厘5毫
征银166两5钱9分。
乾隆5年
按数征收,旋即报坍。
乾隆6年
照数豁免
乾隆14年
坍地复涨。
不论民、灶准其开垦,灶则移场经理,民则归县管办编立字号,编定为和、时、年、丰、风、调、雨、顺8号。每号民东灶西划分。
民、灶认垦沙地,6年后陞科。
2830顷66亩5分9厘9毫
每年应共征银
16474两4钱7分6厘
乾隆20年
坍则减税,涨则增科。
未确认沙地1063顷5分
征银
2637两2钱8分
乾隆23年到33年
陆续被潮坍没,全免无征。
场灶
近场沙地坍没无存,各灶自置船只于对江之石堰等场买卤煎烧,柴薪则资于严郡所产。
盐斤除配售海宁、石门肩贩外,其余悉配季盐由临平达所场署。
旧聚团额
共16团
现煎团额
共21团,195灶
锅盘195副
每灶铁盘1面,锅1口,温卤锅3口。
灶丁353丁
仓廒16所,350间。
引目(每年额配)
季引
76000引
肩引
12825引
海宁州6894引
石门县5931引
票引分销
海宁州(年销票引)
7194引
肩贩
海宁额设350名
石门县240名
运盐到所
许村场引盐赴掣自州至郡皆运盐官河其支港,天字堡由许村港,元字堡由杨家渡港,黄字堡由万家渡,地字堡由万家渡汪店港,宇字堡由汪店港双简渡,宙字堡自南门迤西至北门外平安桥官河。其肩引自场支盐挑往临平许村长安斜桥郭店路仲袁花等处销卖。
要隘
许村场如马牧港、瞿家衖等处为缉私总滙要区,海石2县肩盐俱从此经由,而城东陈坟路地方尤属私枭出没之所,向设巡厅差捕,并海盐石门桐鄕盐捕在于水陆要隘巡查。
表五:清朝西路场盐法
时 间
内 容
康熙11年
岁办额盐
10210引
余盐
389.8320万斤
额征盐课
本、折仓基银
832两5钱5分2厘
折色银224两7钱1分1厘
本色银604两8钱4分
仓基银3两
解京银
74两9钱3厘
给商银
149两8钱7厘
总催
99名
灶丁
5373丁
每丁征课银
1钱5分4厘3毫9丝2忽8微
滩荡滩场
9507弓4尺8分
每丁分给有别
东仓沙
1361丈4尺
每丁分到7尺
西仓沙
1636丈5尺8寸9分
每丁分到4尺5寸8分3毫
东3围原额沙地
1631丈9尺
征银278两2钱
西6围原额沙地
3233丈9尺
征银551两3钱
仓基地
22亩6分
康熙54年
陞地2亩
征银1钱8分8厘
征银551两5钱
雍正4年
丈实东3围沙地
1348亩6分
征银37两4钱
共缺课银792两1钱3分
丈实西6围沙地
尽坍无存
乾隆5年
分置黄湾场。分西路场东3围和尖山4围、5围的1团至6团为黄湾场,延袤15里。
乾隆11年
涨复沙
2639丈8尺
征复课银450两6分
乾隆24年
被潮坍没全免无征
场灶
刮淋无地,买卤煎烧,配销嘉所各州县。
旧聚团额
8围39团
现煎团额
18团98灶
粤匪乱后存52灶,宣统3年仅存18灶
锅盘
198副
每灶铁盘1面,锅2口。
仓廒
新旧两仓
仓廒创自明天启年间,宣统3年新仓2廒仅存3所,旧仓2廒已坍废无存。
灶丁
2915丁
引目
额配10万引
配销嘉、湖、苏、常、广德。
运盐到所
赴掣由东方、国泰等桥经吕冢过海盐榆城达官塘,转入鸳鸯湖进万里堰桥。
要隘
西路场5、6围交界陈家桥及港通四达之汇水石桥地方,系属要隘。而赵家桥、泥桥、广福桥等一水横截场境之后尤关紧要,向有袁花镇杭协汛兵及本场巡役、海宁州盐捕、赭山司弓兵侦缉。
表六:清朝黄湾场盐法
乾隆5年
分西路场东3围和尖山4围、5围的1团至6团为黄湾场。
在州东27都14庄,场署在旧仓地方,辖地东至谭仙岭,西至西路场界,南至海,北至运河水塘界,延袤25里。
《图经》有黄湾闸建盐仓,各团均有沙,足资淋刮,柴薪则采自富、桐及舟、象等山。
现存沙地
1348亩
征银
37两4钱
仓基地
22亩
征银
3两
乾隆11年
两围涨复沙地
1473亩5分
征银
40两9钱
原额沙地
2821亩5分
现额沙地
2821亩5分
沙
594丈3寸
仓基地
22亩6分
旧聚团额
已载西路场
现煎团额
17团138灶
锅盘
138副
每灶1铁盘,1铁锅。
仓廒
旧仓、黄湾2所。
共226间。
灶丁
2458丁
引目
每年额配季引8万引
运盐到所
赴掣由太岳桥过条三湾经海盐榆城达官塘。
要隘
黄湾场陆路隘口有场役及海宁州巡捕躧捕。水港出没则由长安镇千总带兵游巡。
(二)盐场图说
1.宋时钱塘江江道和海宁盐场示意图(图一)
南宋《咸淳临安志》中有“盐官县图”,图中有范蠡塘和捍海塘,盐官至尖山有六十里塘,塘外密布盐场,为产盐重地。早在北宋时期,从赭山有河通上塘河直达杭州城内,苏东坡在1089年任杭州知州时,为了运盐,曾在雨天到工地领导开河。苏东坡有诗云:
居官不任事,萧散羡长卿。胡不归去来,滞留愧渊明。
盐事星火急,谁能恤农耕。咚咚晓鼓动,万指罗沟坑。
天雨助官政,泫然淋衣缨。人如鸭与猪,投泥相溅惊。
下马荒堤上,四顾但湖泓。线路不容足,又与牛羊争。
归田虽贱辱,岂识泥中行。寄语故山友,慎毋厌藜羹。
图一:宋时钱塘江江道与盐场示意图
2.许村盐场(图二)
许村场署在州城北寺巷。许村盐场范围,东至廿里亭东侧,西至翁家埠西侧。
图二:摘自《两浙盐法志》许村场图,清嘉庆七年(1804)刊本。
说文:“场隶海宁州,宋太平兴国四年以旧临平监置买纳官,总上管、下管、蜀山、岩门、南路、袁花、黄湾、新兴八场盐课。元大德三年并蜀山、岩门、上管、下管为一场,是曰许村场。明洪武时设场于本州时和乡徐家坝,永乐九年毁于海患,移建场署于安国寺东,即今州治之北寺巷也。安国寺一名镇国海昌院,苏轼有双桧诗、大悲阁记,又有宋理宗御书“妙智之阁”。场西北为岩门山,州之主山也,距蜀山不远。宋时皆设盐场,赭山临海,与绍兴龛山对峙,为江海门户,其土石皆赤,见顾祖禹《方舆纪要》。南为鱼鳞石塘,灶舍在塘内外,运盐赴掣由陈村港入运河以达省城,无别径也”。
2017年12月,经调查研究,在民国20年(1931)许村场署合并黄湾场,裁撤盐运署,设立秤放局,并还保存着一堵照壁(有老照片)。形状为一字形,由青砖砌成,无底座,墙身素面,墙面用石灰粉刷。墙顶用青瓦做成屋脊形,两端向上微翘。长8米,高4.5,墙上端厚0.3米,下端厚0.5米。(图三)。
图三:许村场盐务秤放局照壁
2.西路盐场(图四)
西路场署在新仓。西路盐场范围,东至旧仓,西至廿里亭。
图四:摘自《两浙盐法志》西路场图,清嘉庆七年(1804)刊本。
说文:“西路场,宋淳祐四年所置南路场也,有盐场厅。元并袁花、黄湾、新兴、南路四场立今名。名洪武初设于海宁县东黄湾寺,置东西二仓,廨宇一所。万历三十九年移置新仓,去县治将一舍。国朝乾隆五年分置黄湾场,西路境本辽廓,自分置后所辖仅一十五里,南为石塘,上有廿里亭,以形势言,海潮入尖山,斜趋西北廿里亭,正当其冲,自此而西在冲激,全恃石塘为之捍御,场北有报功祠,祀倡义,减灶课,诸人明陈与相撰记,以述其事”。
3.黄湾场图(图五)
黄湾场署在旧仓。黄湾盐场东至谈仙嶺,西至旧仓西侧。
图五:摘自《两浙盐法志》黄湾场图,清嘉庆七年(1804)刊本。
说文:“黄湾场由西路场分置在海宁州旧仓地方,《宋·四境图》有黄湾场,即买纳官所,总八场之一,南有塘。唐曰捍海,宋曰海晏,元曰太平,明曰障海,皆系土塘,所谓盐以石宁以土者也。国朝始建石塘,沿海有大尖山、小尖山、塔山,而尖塔两山之间为北大亹,即三亹之一。潮势北趋,必由此亹而入,隄塘受其害。雍正十三年始筑石坝,潮水外行,全塘巩固不特,苏湖秀三郡田畴无患。即各场亦庆安澜矣,尖山临海,最为险要,下有龙王庙,敕封运德海潮之神,又有英济侯庙在场北,亦有功于捍卫者”。
(三)地名
1、蜀山:在盐官县西南二十七里,岩门山东十里,高五丈(海拔44米),周二里,上有蜀山洞,其山不与诸山相连接,上置烽堠以防海。因其昔日孤峙海边,故名蜀山。(图一)。……加海宁市全境图
2、青龙山:又名岩门山、岩峰山、岩丰山。因其形似卧龙,故名。海拔140米,其东麓旧有塔,倾废已久。
3、河庄山:又名白虎山,因形状似虎,故名称白虎山。海拔80米,东与岩门山对峙,两山之间一度为钱塘江水与海潮出入的门户。山巅旧有马蹄井,水澄清,旱不涸,西有赵井。
4、赭山:是红山(海拔118米)、美女山(曾名文堂山,海拔79米)、狮子山(曾名禅机山,海拔86米)的总称。三山环拱,内有平地,俗名坞里。山产浮石,质松而轻,入水不沉。
5、龛山:又写作坎山。属航坞山支峰,因其形如龛,故名。古时与赭山隔钱塘江对峙,后江流北移,两山之间尽成陆地。山北麓为坎山镇。
以上山名,因江道迁移,现均属萧山区。据《萧山县志》录。
6、许村:许村市在盐官县治西北三十里,靠上塘河,西界为仁和县(余杭县),河上跨有盐官第一桥,是为杭州进盐官县的第一座桥(图六)。许村镇上还保存有清雍正五年奉宪严禁盐枭扳害碑。刘基《诚意伯文集》卷五《二月七日夜泊许村遇雨》诗:
漫喜睛天出北门,还愁急雨送黄昏,
山风度水喧村麓,野树翻寒动石根,
宿麦已随江草润,新泉休共井泥浑,
鱼龙浩漫沧溟阔,泽畔谁招楚客魂。
图六:盐官第一桥
7、老盐仓:盐官古城西25里,海塘北侧。《海宁州志稿·都庄》称:清代“十都十庄,……庄有杭协营房堡房,街分东西,民人开张贸易,又有仓廒、盐场配掣,从前河道直抵仓前”。因建造时间较西盐仓为早,故名。
8、马牧港:在盐官古城西16里,海塘北侧。马牧之名,始见于唐代《邬府君墓志铭》:“海昌之里,马牧之墟”。相传为古代牧马之地。明末邑人、历史学家谈迁曾有《海塘谣》云:“前鸣金,后鸣鼓,声声官长催督苦,凤凰山边募石土,马牧港口拘船户。何时沧海变良田,为免贫民雇役钱”。在清代捍海石塘筑成后,马牧港作为海运和内河转运码头,曾盛极一时。
9、新仓:盐官古城东28里,旧时为储盐仓库,据应繇《南路盐仓记》载:宋淳祐年间(1241-1253年)南路盐仓场由黄湾、袁花、新兴三子场,旧盐仓离盐场路远,当时盐场主持人陈姓又在“旧仓”西2公里处增筑储盐仓房,谓之新仓,后遂成市集。新仓始建于宋代,距今已700余年,至清乾隆间已甚繁荣。
10、上塘河:《海宁州志稿》云:“上塘河又名运盐河”。上塘河自杭州德胜坝流经余杭临平镇至海宁市盐官镇,全长44.5公里。
(四)碑刻
1、南宋淳熙十六年谈钥撰催煎厅题名记
碑文出自《海宁州志稿》,今碑未见,碑文528个字。碑记中提到了岩门、蜀山、上管和下管盐场,吴兴人谈钥授任催煎官,超额完成盐课获得三万钱,又得石一通,询访前政,命工镌刻,是为催煎厅壁记。
2、南宋庆元三年王墀撰买纳厅题名记
碑文出自《海宁州志稿》,今碑未见,碑文505个字。文中略云,盐官设有盐监厅,总纳八个盐场,盐监厅在盐官县治南一里许。盐场至今不废,是绍兴以来16个催煎官的责任,并刊刻诸石。庆元三年闰六月吉日,文林郎山阴王墀记并书。
3、宋监税厅题名记:
碑文出自《海宁州志稿》,南宋开禧三年朱锷譔:“姑苏朱锷司征海昌之一年,访诸故老得中兴以来居是官者,凡三十人,嗟岁月之遄迈,恐姓名之湮没,谨书而刋于厅事之栋间,庶后之君子因有考焉。开禧丁卯良月中澣识”。
4、南宋淳祐五年应㒡撰新建南路盐仓记
碑文出自《海宁州志稿》,今碑未见,碑文920个字。文中略云,淳祐五年六月应㒡为陈桂新建盐仓作记。嘉定中,潮水冲掉了新兴盐场,致使盐课损失严重。嘉熙间,饥荒不断,灶民饿死,盐场官吏无能为力。陈桂刚到盐场,以身作则,与灶丁签约,使其归业,岁额只收以前的一半。户部赵尚书看中陈桂,陈桂提出建议,就盐场附近建盐仓,方便灶丁纳盐。新建盐仓中间为厅事,前为大门,门左右及东西二庑为六个仓廒。后疏浚了二十里的河道,又以余力在河边创建亭子三所,以便停盐船。岁终交盐课多二分,赵尚书给正盐钱2万缗,用来增建房屋13间,为五个仓廒,用以存放余盐。盐仓告成,南路市复归繁荣。赵尚书知人善任,陈桂初次任职,清廉建仓有功。
5、南宋淳祐五年陈桂撰南路盐场题名记
碑文出自《海宁州志稿》,今碑未见,碑文232个字。文中略云,催煎官,职位卑微,然盐课重大,岁额6万5千多石。现独缺壁记,创始、更革都无所考证,以前催煎官都是武臣,嘉定十五年后改用文臣,并把吴文林以下数任刻之石间,以示后其摄职者。淳祐五年仲秋,盐官县南路盐场兼浙西安抚使司佥厅永嘉陈桂识。
6、明崇祯十一年严尔珪撰马牧港新修石道记
碑文出自《海宁州志稿》,海宁博物馆藏有拓片,拓片长168、宽89厘米,1170字。文中褒扬了龙居寺僧人明彻拮据靡宁,勤劳经画,畚插群从,众材咸集,越三年工而修成了马牧港石道。龙居寺位于杭州市东北丁桥镇皋城村的黄鹤山南麓,皋亭山是杭州北郭门户,旧时,是往来海宁的要冲之地。
7、清雍正陆年奉宪严禁盐枭扳害碑
奉宪严禁盐枭扳害碑位于海宁市许村镇许村大桥东侧上塘河北岸,碑长203、宽90、厚约15厘米。碑额:“奉宪严禁盐枭扳害碑”,碑文内容如下(海宁市文保所资料):
杭州府海宁县正堂加一级记录二次胡 为宪德高厚,叩除民害,敕行勒石永禁事。蒙浙江杭州府正堂加一级记录二次孙 批发,呈人赵翰如、濮圣陶、黄君聘、翁楚英等,以前事具呈。等情。蒙此,前经详奉道宪批,饬转行确议在案。又蒙批仰海宁县一并查议详报。等因。下具。蒙此卑县遵查得私盐禁令森严,凡拿获盐枭犯必□□讯,场□□顿之人拘,明确此盐□之徒咸系耳法无赖习,惟凶恶一经败露,或择殷飞噬,或□怨妄扳,势所不免,虽承问官讯系无辜,未尝不立行昭审,而乡愚畏见官府,苟求无事。于未审之前则□松;稍拂其意,则始终咬定,不能转移,未破则莫敢往问。既犯则佈党羽讹□,以致良民畏之如虎,而若辈等愈加横行无忌。此所以赵翰如有宪德高厚,叩除民害,敕行勒石永禁之控也。蒙发卑县查议详报,遵查卑邑,地处滨产盐之所,查禁私贩未尝稍懈,除不法人等,构通枭徒,私买窝藏,于盐犯供出行诬□,从前例禁,固属森严。嗣后,拿获贩私有诬扳人者,即以拒捕伤人律治罪。其巡盐兵役,有指使诬扳者,□捕役指使盗贼扳陷平人治罪。但此辈枭徒不能尽白中。奉查律内,凡犯罪拒捕,殴所捕人至折伤者,绞,监候。今遵奉部行,凡枭犯诬扳平人者,审定,照依拒捕伤人律□绞问罪。仰请宪批,令其将此条律例勒石通衢,使枭犯之辈触目惊心,畏法網之严,不敢仍蹈故智。如遇寻常未结之案,若有扳害无辜,审明确定,除本犯贩私律以杖徒之月满日,再行发配。如此则枭徒知所敛迹,而良民得免贻累,缘蒙饬议是否允冾,统祈宪台裁核,批示遵行。备文于雍正五年十一月初八日详奉 浙江杭州府正堂加一记录二次孙 批,如详勒石,遵行,缴。等因。下具。蒙此,合行勒石永禁。为此碑,仰许村合镇士民人等知悉。嗣后,如再有不法枭徒,□敢□总公鸣本县,以凭详 宪法处。各宜凛遵,须至碑者。 雍正陆年岁次戊申贰月 日立。
钱鹤龄 张天如 顾岐□ 赵文□ 杜元宾 顾天柱 张永元 张晋诚 沈子□ 杨汉武 冯子瞻 杨文伯 凌贵卿 陈尔卿 张汉臣 黄□元 杨平远 濮子为 诸靖一 杨大业 郁广文 许□飞 翁楚英 陈康伯 叶锡臣 郁仲甫 张□□ 王翰臣 濮圣陶 钱大年 冯崑来 张长如 杨靖和 □□□ 曹建□ 凌子蜚 沈君美 许君标 周瑞生 □□□ 赵翰如 郁德正 □天相 冯连玉 沈斗□ □□□ 黄君聘 凌汉云 曹与时 顾圣生 杨利宾 陈□□ 凌汉卿 叶弘伦 陈叔文 许子兴 钱□仁 □□□ 陶亚公 俞可恒 徐天行 邵子云 翁楚臣 张□□ 陈文生 张美如 濮子仪 陈松年 □□□ □□□ 许君元 徐美生 沈□章 □文□ □□□ 顾□□
8、清乾隆二十五年禁止黄湾盐场勒索脚价碑记
碑文出自海宁博物馆藏拓片,拓片长159、宽72.5厘米,碑文约540个字。文中略云,黄湾盐场的柴卤由外地运来,柴卤抵塘后,挑运艰难,有地棍昂勒强挑。两浙嘉松分司黄湾场管理盐务候选杨知县奉宪批,核准挑运柴卤按日给发工食钱六十文,若有棍徒阻挑立即严拿详究。
9、有关盐法的还有以下7通碑名,未见碑文,录自《海宁州志稿》。
①永禁盐场陋弊碑:康熙四十年署许村场大使,赭山司巡检侯明桂立。
②严饬石贩支盐挑回行走道路碑:康熙四十年。
③拿获私盐定界究擬碑:乾隆二十八年知县黄世簪,许村场大使程钟元立。
④永禁船户偷漏引盐碑:乾隆四十四年许村场大使初之椿立。
⑤永禁赎盐舍碑:乾隆五十九年知州富龄,许村场大使梦孟廷琅立。
⑥永禁找赎煎舍碑:乾隆六十年知州张玉田,许村场大使孟廷琅立。
⑦永禁商舍改肩灶舍迁移碑:嘉庆五年许村场大使陈楠立。
(五)盐业官职
中国盐法,肇起于管子,那时中央官制与地方官制已经有了盐务机关。自汉起,以大农领盐铁,大农之下有两丞,一掌盐事,一掌铁事。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改大农为大司农,往郡县置均输盐铁官,凡郡县出盐多者,置盐官,主盐税,秩次如县官。
盐官县早在西汉初年(公元前195),由吴王刘濞设立了盐官(司盐之官),比大司农设立盐官早了91年。宋朝有盐监买纳官,蜀山、南路两场催煎官。元制盐场每所设司令、司丞各一人。明承元制,亦设员。淸制初设许村、西路两场大使,乾隆五年添设黄湾场大使,由西路场题分驻札旧仓镇,秩皆正八品。同治三年杭批验所大使移到海宁,僦居民舍,官级正八品。
三、盐的相关名词解释
1、盐卤:盐结晶后在盐池中留下的苦味母液。
2、盐场:出产盐或配销盐的场所。
3、盐花∶极少量的盐。
4、盐田:不排水的天然洼地,其中聚集水和蒸发后留下沉积盐,借助于蒸发制盐的大盐池。
5、盐枭:旧时指结伙私贩食盐的人。
6、盐斤:宋代官盐以百斤、千斤为计算单位,故称“盐”为“盐斤”。
7、盐院:盐政衙门。盐政是管理地区盐务的官员,清代由省的总督或巡抚兼任。
8、课荡:刮卤为课荡,种植为税荡。
9、盐引:政府授予商人运销官盐的凭证。
10、余盐:明朝灶户完纳正课额盐外所余之盐。洪武初制,商支盐有定场,毋许越场买补;勤灶有余盐送场司,二百斤为一引,给米一石。后准许商人直接买余盐以补充正课,官收余盐之制遂废。
11、亭户:亦称灶户,煮盐工。从明朝开始,盐民分为两种人,一种叫灶丁,不能参加科举考试,世代不能改行,失去基本人身自由,形同囚役,这种人有特殊的户籍叫“灶籍”;另一种人叫灶民,虽然也是从事盐业生产的,但可以担任管理灶丁的低级官吏,也可以改行,还可以参加科举考试。
12、灶课纳粮执照:指完交盐课的凭证(图七)。
图七:民国九年黄湾盐场灶课纳粮执照(图片来自网络)
13、滨海灶:离盐场30里内的为滨海灶,30里外的为水乡灶。
14、折色银:唐末至明清,原定征收的实物盐赋称本色;如改征其他实物或货币,称折色。
15、盐盘:煮盐的工具,一般有三种,铁盘、篾盘、铁锅。铁盘由3块至8块拼合,一般厚约9-11厘米,拼合处以石灰涂塞,卤水放入铁盘起火开煎。篾盘系用寸许宽之竹篾编织而成。铁锅煎盐有三锅、四锅、五锅等数种,煎盐之锅圆而底平,称为煎锅。海宁地区主要用铁盘煎盐(图八)。
图八:煎盐用的铁盘(图片来自网络)
16、盐捕分府:知府下面专管盐务的同知。
17、工本钞:官府发给盐户作为生产成本之钱钞,仅能维持盐户最低需要。元朝官府按财产情况规定每家盐户完成上交的盐额后,官府发给一定数量的工本钞;工本钞以“引”为单位计算,上交每引(四百斤)盐可得若干钱钞。
18、盐钞法:宋代实行的商人凭盐钞运销食盐的法规,即食盐专卖法。
19、常股盐和存积盐:明代盐商凭盐引等候领盐。每一引给盐六到八成(叫作“常股”),另二到四成收存在官仓中(叫作“存积”),如遇到沿边军情紧急,只要商人加倍运送粮草赴边,“存积”的盐就立即发给商人,所谓“人到即支”。
20、肩挑小票:因贫难军民将私盐肩挑易米度日,例所不禁,乃议100斤盐给小票1张,征税3分。于附近处所易米度日,但每人盐不得过60斤,不得过56名,范围不得过百里。清初,肩引即以肩挑行贩之引,各地盐场附近小贩,领引挑卖,在指定地区售卖。
21、车珠银:盐税中所缴纳之银铸成车珠锭解京。
22、煎熬法:是利用火力蒸发浓缩卤水来制造食盐的方式。
23、日晒法:又称水漏法,利用阳光蒸发海水而成。盐田是由七至八块田地组成。
①、当潮涨时,海水流入贮水塘,让其自然蒸发浓缩。
②、然后以水车将海水灌入第一块以泥筑起矮基的,水平比起贮水塘为高的凝集田,再由第二块到第三块,如此类推。凝集田通常有四至五块田,且每块田之间的水平皆比前一块略低,以便海水逐级流下。
③、由于在车水过程中海水不断被阳光蒸发,当浓缩的海水流入最后一块生盐田(结晶池)时,海水便会渐渐凝固成盐粒。若盐水浓度不足,便加入盐种(普通食盐),加快结晶。整个过程需时两三天不等,并依靠日光蒸晒,故此须在阳光充足,空气干燥的季节进行,即10月至翌年3月。
四、尾声
钱塘江的三门变迁对海宁潮有着重要的影响,成就了壮观天下无的盐官一线潮。同时也对盐官县的制盐业产生了重大影响,“海滨广斥”范围严重缩小,雍正四年就需要重新丈量沙地,分配灶户。乾隆年间沙地坍多涨少,盐卤减少,需要从对江的石堰购回盐卤煎煮。
海宁市用盐官作县名具有1100年的悠久历史,目前还保存着许许多多的地名、河流与盐有关。如:老盐仓、旧仓、新仓、东出盐港、中出盐港和西出盐港等。海宁市正在对古海塘和海宁潮水进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海宁的古代盐业应该是申遗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但目前尚缺乏深入研究。本文通过对盐官县盐业史的简单梳理,抛砖引玉,求教于各界专家学者一起来深入挖掘盐与海塘、海宁潮的故事,以期对海宁的申遗工作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董开章:《钱塘江三亹的变迁》,《浙江水利志通讯》1984年第一期,总第一期。
2.浙江省盐业志编纂文员会编:《浙江省盐业志》,中华书局出版,1996年10月。
3.萧山县志编纂委员会编:《萧山县志》,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1987年8月。
4.清·李圭:《海宁州志稿》,民国十一年(1922年)。
5.清·延丰编:《两浙盐法志》嘉庆七年刊本影印,浙江古籍出版社,2012年10月。
6.曾仰丰著:《中国盐业史》,上海书店出版,1984年1月。
7.南宋·潜说友纂:《咸淳临安志》,浙江古籍出版社影印,2012年6月。
Hash:8fa5fddb6bbec07ff68254c2499ea91805cf41c1
声明:此文由 盐官何草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