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海宁城区3平方公里将大变样!拟再现“小上海”繁华

有人说爱上一座城

是因为城中住着某个喜欢的人

其实爱上一座城

也许是为城里的一道灵动风景

或许,仅仅为的只是这座城

潮城海宁

城是一个景,景是一座城

城在景中,景亦在城中

人进城中,即入景中来

一个大好消息!

海宁市中心城区

“城景融合”概念规划

通过评审!

规划重现干河街“小上海”的繁华

修复湮灭的文化历史遗址

再现硖川二十四景

水上游船

……

满满的都是干货!

规划涉及哪个范围?

本文所有内容均为概念规划 具体以实际为准

核心区面积

3平方公里

北至桃园路及西山西麓,东至长山河东岸住区,及碧云大桥,南至规划道及洛塘河,工人路,长埭路,西至西山路(含市博物馆)。

志摩故里、灯市水街、灵秀硖石

海宁选择

开放景区的概念

一座城就是一个景

移步皆是风景

驻听小城故事

海宁

有着辉煌的历史

有着深厚的人文积淀和独特的地域风貌

人文荟萃、名人辈出、双山毓秀

涓水清幽、小桥流水、街巷纵横

城市空间独特

历史遗存丰厚

此次“城景融合”概念规划的定位就是:

志摩故里、灯市水街、灵秀硖石

宁城景融合的定位要凸显名人文化、灯彩文化等人文资源为精髓,彰显江南水乡的城市自然底蕴,延续灵秀的“两山一水”城市格局,将厚重的历史人文和江南地区一带独具的山水格局底蕴相碰撞,展现一幅深厚生动、婉约灵动硖川风情画卷。

海宁城景融合的核心要素

水:以洛塘河、横塘河、长山河、仓基河、南北湖、鹃湖串联环绕景区,突出水乡特质。

绿:以两山、沿河绿道为衬托,水绿交融。

文:延续历史记忆为立足点,进一步展现海宁独特魅力,用城市历史记忆与个性文化记忆乡愁,展现江南水乡城市的历史、文化、市井生活状态,提升市民的自豪感和满意度。

城:城景融合通过资源要素的整合,产生放大效应,实现城市的景区化建设,打造品质生活的载体。

城景融合 如何打造?

分类保护利用历史文化

海宁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惠力寺经幢徐志摩故居、智标塔等

大家熟悉的历史文化景点

也有已经不复存在的历史遗迹

而在这次的规划中

不仅对现有的文保点、历史建筑进行保护

许多已经湮灭的历史遗迹

也将重新展现在眼前!

第一类:文保点保护、利用及周边环境

海宁共有文保点33处,这些文保点将会受到保护和修缮。

33处文保点:

惠力寺经幢、衍芬草堂张宗祥故居徐志摩故居、赞山遗址崇福寺、惠力寺、紫微桥硖石日侵华炮楼南关厢会源庵史东山故居吴世昌故居智标塔塔基邱氏民宅许国璋故居蔡氏民宅谭氏民宅下渡桥徐家老宅、费滂墓道牌坊、晋丰米栈砖雕门楼、老残安宅摩崖石刻、广福寺、徐志摩墓、钱君匋墓、牛头水位标志残迹、汪氏民宅、许泰隆宅、钱业会所、朱氏民宅、大窑桥、钱镜塘墓。

第二类:历史建筑(20处)

目前海宁核心范围内已公布的历史建筑共有20处,主要分布在南关厢历史街区。这些历史建筑也将得到保护。

第三类:传统风貌建筑

具有传统风貌并质量基本完好的成片民居,建筑,与海宁历史相关的重要街道,主要有:干河街民居、仓基街民居、河西街民居等。这些建筑将进行物质性改造,作为商业服务业再利用。

第四类:恢复湮灭的历史遗迹(5处)

规划中将恢复重建5处湮灭的历史遗迹。

5处湮灭的历史遗迹:北湖、六角亭、景转桥(横头街东端,跨横塘河)、见山楼(河西路30号,硖石茶馆文化的代表)、玉真道观

第五类:恢复两山景致(24 处)

海宁东山与西山相对,智标塔、紫薇阁分别作为两山地标性建筑,相互对应,史上硖川二十四景,令文人骚客流连,随着时间的流逝,许多古迹被自然侵蚀,被拆除,古时的二十四景也不复见。规划通过景观修复、建筑基底修复、植被修复等方式再现“硖石24景”。

硖川十二景:

紫微春晓、碧云夕照、书台叠翠、丹井流霞、桃源着雨、智塔穿霄、鹤亭仙洞、剑石寒潭、南湖夜月、北亚晴峦、西寺烟钟、东岳霁雪。

硖川续十二景:

广福探梅、东山香市、上方朝爽、山亭鸟语、鹃湖塔影、郜岭垂虹、菊庄秋色、石泾观鱼、俞桥枫叶、石窝小隐、放庵晚磐、蓬壶烟雨。

第六类:纪念湮灭的历史遗迹(10处)

通过立碑、亭、牌坊等纪念方式,将原景点的存世年代、原有功能、形状风貌、历史故事等,通过立碑、雕刻小品等方式,将故事讲出来,增加历史文化感知点的密度。

10处湮灭的历史遗迹:

西关厢、北关厢、东关厢、米业会所、丝业公所、米市街、菜市弄、三不朽亭、菜市桥、硖石轮船码头

第七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

与重要节庆活动结合:结合历史街区、商业街区,举行灯彩展示、皮影表演等活动,向市民及游客展示海宁文化的魅力。

在城市小品的设计中加入灯彩文化。如景观亮化设计、景观小品设计、座椅设计,体现海宁本地传统文化。

整治、改造、更新五区块功能

01

东山周边区块

注入休闲体验功能

打造本土化风貌与国际化业态融合的文化新地标

区块范围

赵家漾路以东,水月亭路以北的规划范围内的区域。包括东山公园、横头街历史街区、原制革厂、水泥厂地块。

发展思路

按照文化创新性传承、创造性发展的思路,横头街的开发风貌上要有新形态,内容上要有新产业、新经济,产品上要有新业态、新体验,展示海宁新江南文化内涵。

总体定位

基于文化底蕴、发挥区位优势,顺应美好生活、智慧旅游、文旅结合趋势,对接历史街区保护、海宁时尚产业展示、浙大国际校区国际交流的需求,打造“硖石之源、文化地标、城市名片、企业T台、智慧秀场”,构筑新江南文化的策源地。

业态规划

街区业态规划,考虑游客及市民需求相结合,文旅休闲与文化产业相结合,公益性产品与消费性产品相结合。

总体风貌特征

时尚街区,历史记忆

建筑风貌引导

建筑风貌以新中式为主,展现海宁“诗韵硖川”的风貌的特质。内部塑造具有时代感和海宁特色的景观风貌,尊重和延续山水的自然格局,强调朴素、自然、高低有序、小街区肌理密实,整体风貌与山水格局交相呼应,同时在建筑材质、街道家具、环境艺术等方面凸显现代气息,打造国际化。

建筑色彩

“山黛水清”为特色,以灰色为主调,辅以砖红、粉白,点缀浅灰、棕色。

道路

道路应做好步行空间的设置,并加强与干河街的交通联系,增设停车场。

绿化

注重休闲性、层次丰富,绿化与建筑、小品、台阶地形、水岸驳岸等结合,形成多层次、有趣味性的绿化景观。

夜景

以景观性照明为主,灯光应采用柔和的色系为主,配合有中国传统符号的照明灯具,形成柔和静谧又富有活力的夜景照明景观。严禁饱和度高和强度高的照明产品。

新增改造景观节点

02

干河街区块

再现商业繁华

打造休闲商业街区

区块范围

建设路以东,工人路以北,市河以西,北关桥路以南

发展主题

文化休闲

繁华再现,重现干河街“小上海”的繁华景象

总体定位

打造以“志摩故里”为核心,并融合民俗文化、水乡文化,打造文化旅游主题的文旅休闲商业街区。

业态规划

融入休闲商业、教育培训、主题餐饮、民俗客栈、特色酒店等相关功能。

新型人文繁花中心

业态上:

涵盖城市购物中心、人文艺术广场、特色艺术酒店、精品民宿,是一个兼具购物、餐饮休闲、住所等功能的城市人文商业中心,重现三百年繁华源厢。

空间上:

以小体量、低密度的建筑为主,不同形式建筑围合成多种开敞活动空间,形成多样的游艺活动空间。

生活化的商业街区

业态上:

1、沿仓基河的传统民居改造为水乡民宿。2、仓基河以东至工人路,植入书吧、工艺品店、特色餐饮、客栈民宿等业态,利用徐志摩故居、张宗祥故居的吸引力,打造生活化的文旅商业街区。

空间上:

1、着重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配套、公共环境等硬件设施的完善,对街区的“街巷弄”格局整体规划改造。2、在延续目前街巷肌理的前提下对现有建筑进行拆改留整治。3、建筑整治与街区内的文保点风貌协调。

03

中丝三厂区块

打造“中丝印象、文创街区”

区块范围

中丝三厂旧址

发展主题

创意板块、活力街区

总体定位

承载硖石工业记忆的体验地,城市休闲娱乐和时尚文创功能板块,活力四射的现代城市滨水空间。

业态规划

工业遗存体验、创意工作室、时尚餐饮、时尚秀场、体育场馆等。

相关建议

1、把握工业遗存风貌,打造“传统制造业+个性设计”的时尚秀场、展览馆场。

2、尊重厂区原生印迹,创造活化工业时代记忆,打造城市时尚创意核心。

3、中丝三厂东南侧均为居住小区,景观风貌难以形成形象入口。故建议在地块东侧架设平桥,打造形象入口,与原厂入口处的雕塑相互呼应,形成区块核心轴线。

4、梳理滨水区域的建筑、植物,合理布置流线,打造具有工业特色的滨水景观。

04

北湖区

再现两湖景观

区块范围

东至长山河、南至东山、西至市河、北至桃园路

发展主题

自然休闲

总体定位

承载生态、休闲、旅游、居住功能的檇李风情湖区。

业态规划

泛舟访古、品质居住、生态休闲。开挖120亩湖面、贯通市河、长山河,湖中筑岛、复建六角亭,立碑纪念“吴王醉西施”的故事。

北湖组团主要依托于北湖公园,以吴王醉西施为故事背景,恢复六角亭,搭建观景亭台和临水栈道,以观东西山之景。同时包括北湖商业服务配套区,提供停车、餐饮等服务。

05

海青桥、横港路地块

增加城景配套

区块范围

横塘河以南,赵家漾路两侧地块

功能定位

有机串联南关厢、中丝三厂、横头街

业态规划

配套服务,包括服务中心、滨水商业街等

相关建议

1、沿河布局滨水商业街,延续南关厢功能,连接中丝三厂、横头街。

2、滨水街区建筑延续南关厢建筑的明清风貌特征。

3、增建地下停车场。

串珠成链打造文化感知空间,编织文旅之网

规划中还规划了

四条文化感知空间与线路

不仅有步行或自行车线路

还有水上游船线路!

紫线:城市历史文化感知空间与线路

蓝线:江南水乡文化感知空间与线路

绿线:滨水生态文化感知空间与线路

黄线:环东西山文化感知空间与线路

● 蓝线展现的是海宁的江南水乡文化,演绎“城在水中”的印象。历史上海宁便以船代车,桨声悠悠,伴着海宁经历了历史变迁。

线路组织1:洛塘河——横塘河——长山河

串联景点:海宁大道西侧——大脚板乐园——南关厢——横头街——长山河生态湿地公园

交通方式:游船

码头设置:皮革城码头(洛塘桥西通过海宁大道人行道至皮革城)、大脚板乐园码头、会源桥码头、游客服务中心(备选)、横头街码头、生态湿地公园码头

线路组织2:北湖——市河——南关厢——中丝三厂——游客服务中心(备选)——横头街——环绕东山——北湖/仓基河——惠力寺

码头设置:

北湖码头、仓基河码头、南关厢码头、服务中心(备选)码头、横头街码头

● 绿线展现的是海宁绿化与文化的结合,演绎海宁“城在绿中”的印象,传承千年洛溪文化,将洛塘河公园作为一个带状的城市综合性文化公园,并延伸至长山河湿地公园。

线路1:洛塘河桥(沿洛塘河至海宁大道)——长山河桥(长山河至环城东路)

线路设置:

海宁皮革城——海宁大道洛塘桥(海州西路——文宗南路)——大脚板乐园—

—经洛塘河绿道——海昌路塘桥——经水上栈道——南关厢——中丝三厂——经洛

河小区绿道——步行通过月影桥——游客服务中心(备选)——经横塘河绿道——横头街——经长山河绿道——生态湿地公园。

距离:7公里

线路2:横头街(沿洛塘河至海宁大道)——鹃湖

线路设置:

横头街——经鹃湖绿道至鹃湖,环湖一圈。

距离:约7公里

交通方式:步行或自行车

主题策划

洛塘桥—塘桥:现代城市休闲景观带

滨水景观塑造简洁大方,适当配置广场、主题雕塑以及市民活动健身器械。

塘桥—大寨桥(横头街):传统水乡风韵景观带

保留滨水传统民居建筑等体现海宁独特的风俗文化,驳岸注重河埠头等亲水空间的塑造。

大寨桥(横头街)—环城东路/鹃湖:自然生态滨河景观带

滨水以绿色植被自然栽植为主,少量布置休闲休憩小品,驳岸及植被造景注重田园野趣。

● 紫线展现的是海宁悠久的历史文化,演绎“文化海宁”的印象。通过将清末、民国解放初期三个不同时期历史资源点串联展现海宁城市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

线路:东山—东山北路—硖石路—建设路—西山路—西山—建设路—干河街—西南河街—水月亭路—横头街

距离:约5.3公里

交通方式:步行+自行车

主题策划

自然文化景观带——北关桥路、东山结合廊桥、北湖、智标塔及烈士陵园打造一条自然文化景观带,同时,利用东山及智标塔,塑造一个视觉至高点,俯瞰整个景区。

历史建筑景观带——西山路、西山、工人路保留和修缮寺庙、炮楼、火车站等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并通过沿线结合历史元素对公共空间的塑造,打造一条展现海宁城市发展的历史景观带。

工业遗产景观带——西南河街、水月亭路恢复米业公所、对中丝三厂进行工业改造,梳理场地建筑,保留有价值的工业建筑,对有条件的进行改造,注入新业态,激发区域活力,打造一条工业遗产景观带。

● 黄线展现的是海宁“两山一水” 的文化底蕴、景观风貌,恢复东西山的景致,通过环东西山的慢行系统串联景点。

线路:环东山路—硖石路—建设路—西山北路—西山西路—西山南

距离:约5公里

交通方式:步行或自行车

完善城景配套设施,助力打造品质生活

规划中还设计了慢行系统!

漫步在城市间

一条道路就是一道风景

一座建筑就是一个凝固的音符

走出家门便是诗画~

多级慢行交通系统

增设6处水上步行桥,连通陆上及水上慢行游线。

一级慢行通道:主要连接硖石历史城区内的多个功能节点,保证城区慢行的系统性。

二级慢行通道:东山公园内环山电瓶车道。

地下通道:在被机动车桥交通阻断的地方建造地下通道,以保证慢行交通的连续。

33个文保点

40处历史建筑

24处两山景致

17个历史遗迹

6种海宁文化

……

漫步景区

感受最美好的海宁

点朵

一起期待!

本文所有内容均为概念规划 具体以实际为准

编辑:王赵旎/ 责编:殷文韬

太令人期待了!

为家乡海宁点

↓↓↓

Hash:c8245836ef0e54e82aead5a6ba39367085cdd581

声明:此文由 海宁微阅读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