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北大街

北大街

BEI DA JIE

北大街,因位于坝口之北而得名。南起坝口,北至现姜堰大道,姜堰老街之一。里下河边缘地区的物资集散中心和商业中心,曾有“银北街”之称。

俯瞰北大街

追溯北大街的来历,它的前身却是一条古老的小河,名叫草河。《民国泰县志稿·地理》称:“草河,在姜堰镇,由镇北流天目山,至单塘河。”草河的得名源于“草市”。早在3000年前,天目山、单塘河河口即有物物交换。东晋义熙年间,草河中段建起净业禅寺,一年一度的庙会,吸引善男信女前来烧香拜佛,也吸引赶集的人们聚集两岸,或在茅草棚内,或摆地摊交换商品。北宋时姜堰堰坝两次南迁,近于运盐河,商贸市场也随之发展到坝口,从中午到太阳下山前,竞相买卖,声沸水面。尤其是买卖草料的集市,常年不断,每天都有草船从天目山下进入草河,为居民煮饭烧水提供燃料。特别到了秋季以后,草田陆续收割,大量的草料涌向草河,饭店、澡堂、茶水炉子、油坊、漕坊等用草大户除了每天的烧草外,还要储足过冬的草料,他们的屋后或空地上都成了草料场。草市的日盛,收取行佣的糠草行、搬运草料的脚夫、草班、脚班应运而生,他们分布在草河两岸,随处可见。草市带动各行各业兴起,乃至形成商业市场。明朝万历年间,姜堰演变为镇。民国期间国民政府曾对商业市场进行管理,并一度在下坝收取草捐。这以后草河的名称也有了变化,先后有下坝河、姜溱河之称,进入21世纪后,改名为三水河。

至于北街的形成则是草河淤塞之后的事,《姜堰乡土志》称,清朝初年,姜堰一位有识之士自己出资,在草河坝上建起龙王庙,以示坝口永塞之意,从此草河逐渐淤塞填平。道光年间,香店巷东头至夏家竹厂逐渐建起一排店铺后,北街从此诞生。与此同时,以夏家竹厂这儿的“草河坝桩”为界,坝桩以南为上坝,坝桩之北为下坝。下坝河两侧分别是河东街和河西街,与北街和北后街、石头街等街巷组成北街街市。那里店铺一家紧挨一家,茶馆、酒肆、客栈、药铺,各行各业,应有尽有。叫卖声此起彼伏,连成一片。条石铺成的街道上提篮的、挑担的、推车的挤来挤去;下坝河上撑船的来来往往;坛子口那儿,帮船接客,轮船启航。水上人往街上跑,城里人往乡下跑,忙忙碌碌,热热闹闹。

游客参观北大街

北街街道两旁大小巷子整齐排列,从坝口往北一路途经的街巷东侧有刘家桥巷、沈园巷、白玉池巷、镜箱巷(荣泰巷),东岳庙巷(内有商会巷)、石老虎场、于六猴巷(福利巷)、姚街巷,均与北后街相连。北街西侧有香店巷(内有痘神殿巷)、百寿巷、荣昌巷、三石巷、曹四房南巷、曹四房北巷、草河南巷、草河北巷、吴家缺。向北走到石桥,河东街有罗家场、坛子口。河西街与裕储巷之间有红星巷、新桥巷、劳动新村(太和巷)、胜利场(大片场)、五星巷、秦家池(交通新村)。街巷内的居民与草河上的五座桥梁一起呈现着小桥流水人家的风貌。清末民初,姜堰粮食市场开始兴盛,北街红火起来,高(邮)宝(应)兴(化)泰(兴)东(台)粮船源源不断地涌来贸易。粮行从4家发展到30多家。粮市的繁荣带动了百业兴旺,“姜堰繁盛冠于泰县”。

中国成立后,北大街旧貌变新颜。1958年冬,政府筹款,居民义务劳动,拆除西侧半边街房500余间,填平老街西侧草河河沟400百余米,街道拓宽到10米。两边铺设砖块人行道,宽2.5米。路面改用三合土铺筑。1969年,投资8.9万元,铺设县城内第一条混凝土路面,为小商品市场。1997年,北大街再次拓宽街道,总长473米,宽18米,沥青路面。东西两侧陆续建起高层楼房,开设超市、大卖场、便利店。路边绿树成荫,巷内居民小区一幢幢楼房,排列整齐,天然气、自来水通到各家各户。石桥向北至新通扬河的河道两侧石块护坡、白矾石栏杆城北新建姜溱河大桥,沟通城北公路。2010年市委、市政府规划打造“北大街文化街区”,区内包括王氏宗祠、东岳行宫万年台两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及乾隆昌货栈、基督教堂等多处特色传统建筑,并确定北大街、刘家桥巷、白玉池巷为主要游览线路,与老通扬运河水上游览线、十里滨河风光带、人民公园、南街当铺、曲江楼天目山遗址等景观相连,形成姜堰城区主要游览线路,与溱潼镇共同形成一城两镇的旅游品牌效应,展示姜堰历史文化。

▍责任编辑:小遇

▍文章来源:姜堰政协

▍版权归属原作者,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Hash:60518cd361b30c780dddc14b532fe32564aec657

声明:此文由 姜堰圈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