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挖掘注重融合 宿迁浓墨书写城市特色“文化符号”

(速新闻记者 武蕾 郑绪军)绿树环绕,蝉鸣声声,8月11日,记者来到位于京杭大运河宿迁西岸的大王庙,走进修缮一新的庙堂,一股氤氲厚重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大王庙是宿迁城区大运河沿线重要的遗产点,现存大殿墙内镶嵌的康熙御文碑刻,部分内容记载了中运河的历史,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宿城博物馆副馆长肖利琼介绍说,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宿城区用80天时间对大王庙进行了抢救性修复,于今年5月份通过市级竣工验收。

重焕活力的大王庙是今年我市大运河相关遗产点保护修缮和环境整治工程的最新成果,也是我市在大力挖掘培育特色文化,积极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进程中的又一抹亮色。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精髓和灵魂,承载着城市的历史,展示着城市的风貌,凝聚着城市的精神,滋润着城市的发展。市委五届六次全会提出文化增色强底蕴,强调坚持文化惠民,更大力度繁荣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着力推动文化建设转向高质量,其中多次提及要把宿迁运河文化带建设成为重要标识性“文化符号”,这也标志着宿迁运河文化带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城市因文化而不同。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过,要结合自己的历史传承、区域文化、时代要求,打造自己的城市精神,对外树立形象,对内凝聚人心。”市政协副主席、市文广新局局长武倩认为,江苏是全国首个提出在大运河沿线城市全面建设大运河文化带的省份,对此,宿迁以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文化遗产为核心,深挖大运河有形和无形的文化遗产内涵,提出要把大运河宿迁段建设成为内涵丰富、特色突出的历史文化长廊,非常及时、十分必要,“我们将在找准宿迁运河文化特色的基础上,深入挖掘运河文化,注重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与城市发展的融合,做好运河遗产的保护。”

奔涌千年的大运河,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和深刻内涵,孕育了宿迁的文化特质。经史料佐证,宿迁是全国唯一拥有大运河三个历史阶段不同主航道的城市,境内的汴河、黄河故道和中运河先后作为隋至元、元至清和清以后的漕运主航道之重要河段,见证并维系了隋唐至今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交流。

在大运河宿迁段的各类文化遗产中,水文化遗产是运河遗产中最不可替代的珍贵文化资源。市水务局、市文广新局今春联合组织对全市水文化遗产摸底调查,通过专家组研究讨论,确定156项水文化遗产,其中工程建筑类水文化遗产120项,非遗类水文化遗产35项,文献资料类水文化遗产1项。除去古代水工遗存、民国刘老涧船闸遗存,1958年竣工的宿迁船闸、1978年所建的皂河抽水站等水工遗迹在当时都具有世界领先的技术创新水平,是珍贵的水文化遗存。这也为我市加快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相较于物质文化遗产而言,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面临着更大的困难和挑战。长久以来,逐水而居的宿迁人创造了丰富灿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泗州戏、淮海戏、柳琴戏、洪泽湖渔鼓舞等特色传统戏曲舞蹈,洋河酒酿造、黄狗猪头肉制作、乾隆贡酥制作等传统技艺。“这些非遗项目凝聚了宿迁人特有的文化创造力和地域文化精神。我们将大力开展地方传统戏曲进校园和乡村传承文化精粹工作,推荐传统手工技艺类项目参加各项展示交流活动。”市文广新局社文处处长王慧春表示,今后将在让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活”起来、留住乡愁、唤醒城市记忆上下更大功夫,让非遗文化“变现”为群众可分享的精神福利。

“大运河宿迁段在全省乃至整个大运河沿线所处的地位是治河咽喉、漕运转轴。运河的沟通、融合,治河的坚韧、创新,在这里形成了兼收并蓄、开放包容、敢为人先、战天斗地的宿迁运河精神和文化。”市图书馆馆长马志春介绍说,漕运文化、农耕文化红色文化等与运河相关的各种文化形态在宿迁大地都能找到,大运河宿迁段堪称一座流动的运河文化博物馆。通过系统、深度的文化底蕴挖掘,宿迁运河文化带建设定会为宿迁文化建设迈向新高度提供有力支撑。

Hash:c575e9de5bea55ff9857635199fb64b7fdb6abcb

声明:此文由 速新闻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