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起源・黄河文明与长江文明

黄河文明与长江文明

(日)贝冢茂树

江西社会科学》1981年第5、6期第144——153页

本文通过分析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屈家岭文化和青莲岗文化遗址的考古资料,提出了对黄河文明与长江文明相互关系的看法。作者认为长江流域的文化比黄河流域的文化大概更早发达起来,至少两者是并行存在和发展的。文章说,由于龙山文化遗址一般与仰韶文化遗址重叠,因而可考虑农业共同体的分化进而国家的统一都是从仰韶文化中向龙山文化发展而成的。在黄河流域产生的仰韶新石器文化,南下达长江中游,大大推动了位于仰韶文化与龙山文化之间的屈家岭文化的形成。位于淮河下游的青莲岗遗址出土大量的彩陶表明:仰韶文化的彩陶由黄河流域移向长江流域,与青莲岗文化的彩陶是一个地方产生的。

扩展1:

青莲岗文化遗址

青莲岗文化遗址位于淮安淮安区城东北35公里的宋集乡青莲村,向北4公里临废黄河。1951年被华东文物工作队发现,1951年至1958年南京博物院进行过四次调查和一次发掘。清理发掘简报发表于《考古通讯》1958年第10期。青莲岗文化即因首次在此发现而得名。

该遗址分布范围很广,西起严码村,东至土城三棵松,约4平方公里。中心地带原来地势较高,又名东岗,面积70000平方米,后因历年挖黑土积肥,高墩变成黑土塘。1958年发掘时,在其南部和西北部开了四个探方,探明地面向下2米为洪水冲积的黄褐色淤土,再向下有2米左右的文化层。出土器物有石器、陶器,还发现有红烧土建筑残迹,距今约在6000至7000年。出土石器有穿孔石斧、石锛、石凿、砺石等。

出土陶器种类不多,制作较为粗糙,常见器形有红 陶钵、鼎、釜、双鼻小口罐,还有一定数量的深腹圜底罐、碗、支座、带流壶以及角状把陶器。内壁绘彩陶器比较发达,主要有水波纹和网纹,以及弧线纹和八卦纹,线条简练流畅,与其他新石器时代彩陶相比,风格迥然有别。

遗址发现两处红烧土堆积。每处厚约l米,面积5至10平方米。另有一处发现大块红烧土上留有芦苇秆粗细的凹槽,这是居住建筑残迹,可以看出当时居住址的墙壁是用植物杆涂泥,经烤干后使用,质地坚硬,表面平整。

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扩展2:

青莲岗文化

青莲岗文化属于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因1951年首先在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宋集乡青莲村发现而得名。该文化主要分布在鲁中南和苏北地区,据碳14法测定其年代距今约7400—6400年。出土陶器主要有鼎、釜、甑等炊器,豆、碗、钵等饮食器。其彩陶多用红、褐、紫红彩描绘纹饰。纹饰有双弧线纹、水波纹、八卦纹、十字纹及圈点纹等。青莲岗遗址的发现,在我国新石器时代考古中具有重大意义,它把东南沿海地区的原始文化同中原黄河流域的诸原始文化有机联系起来,在地域上连成一片,形成了我国新石器时代文化考古的完整体系。

扩展3:

青莲岗文化的回顾与反思——兼论考古学文化区与民族文化区的相互关系

张敏

摘要:青莲岗文化是早已不再使用的考古学文化,青莲岗文化也是被逐渐遗忘的考古学文化。青莲岗文化是南京博物院曾昭烯、尹焕章先生命名的文化,青莲岗文化也是备受争议的文化,“在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研究史上,对一种文化的意见分歧之大,争论时间之长,青莲岗文化可谓达到空前绝后的地步”。重提青莲岗文化,是因为有感于《曾昭燏文集》与《尹焕章文集》的出版,有感于重读曾昭炳、尹焕章先生关于青莲岗文化的相关论述。

Hash:36cf7795304bf03b695bfcfd167cc659498547ea

声明:此文由 叨叨三国事儿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