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余皑磊删减戏份曝光, “洛阳铲”这个人物终于完整了
作为2020第一部“王炸”,《八佰》目前的票房已超30.9亿,某瓣评分也停留在7.7。
概括来说,就是虽有争议,但依然是票房、口碑双赢。
与影片中的战斗场面相比,以“群像”模式出现的众多角色,虽然分摊到每个人身上的戏份都不算多,却依然塑造了多个骨肉丰满,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比如张译的“老算盘”、王千源的“羊拐”、李九宵的“小刀”、魏晨的“朱胜忠”……等等。
这些角色被观众喜欢,或是因为呈现出了普通人对于战争最直接的恐惧,如“老算盘”;或是展现出了人物被激发出的血性和孤勇,如“羊拐”和“小刀”;或是足够“苏”,如“朱胜忠”。
导演在有限的戏份内,尽可能地给人物加了“弧光”或“高光”,让他们或者有成长转变的过程,或者有吸引观众的亮点。
但余皑磊饰演的“洛阳铲”,却是其中一个例外。
片中他仅有一句台词,几个镜头,但即便戏份已经少到如此程度,却依然能够被记得。有观众便说“就那么几秒,戏爆发了”。
这个人物从第一次出场,端着喷火器及时挡住了破窗而入的日军时,身上就透着一股狠劲儿。但他这股狠劲儿从何而来,片中没有铺垫。也是因为这样,不少看过影片的观众,都觉得“洛阳铲”的戏份应该被删了,认为他原本该是个“很有故事”的人。
事实,也的确如此。
在《八佰》的删减戏份中,有“洛阳铲”被删掉的两场戏。
一场交代了“洛阳铲”的来历,一场铺垫了他身上狠劲儿的原因。
“洛阳铲”的身份不难猜,这个名字以及那句“本来学鬼谷子术是为了盗墓,结果却跑到这里来挖坟”,已经说明他是个盗墓的。
但他怎么来到上海,又怎么进了四行仓库?
四行仓库的守军,除了原有的国军外,便是各处收拢来的杂牌军,“洛阳铲”也是如此。
结合删减戏份看,“洛阳铲”原本还有个同行的侄子。他们与“老算盘”一样,都不想参入到这场战斗中,所以被当做了逃兵。
第一场被删减的戏份中,就是“朱胜忠”和“羊拐”吵架互怼,“洛阳铲”叔侄作为被抓回的逃兵,做了一回背景板。
既然不想打仗,“洛阳铲”后来为什么又主动参与战斗,并且甘愿加入敢死队?
第二场删减戏份,解释了这些疑问。
日军之前趁夜搭梯子夜袭时,“洛阳铲”叔侄原本想趁乱脱身,但侄子却被一个日军斩首,他目睹了这一幕却来不及救助。
倒在血泊中的亲人尸身,成了他转变的原因。对亲人惨死的满腔悲痛,变成对日军的刻骨仇恨。喷火器喷出的熊熊火焰,其实就是“洛阳铲”的仇恨和怒火。
盗墓原本便是拿命去求财,做这行的不是为利相杀,便是可互托生死的过命交情。“洛阳铲”和侄子之间,比后者还多了一份血缘亲情。
再深入“脑补”一下,侄子还可能是他唯一的亲人。
这种情况下,“洛阳铲”之后不惧死亡的狠,就都说得通了。
但上映版为什么要删除“洛阳铲”这些戏份呢?
我想有两个原因:一是毛孩扮演的“侄子”被斩首的情景尺度过大,二是与其它情节设定重复。
影片中,“逃兵”的桥段已经有了“老葫芦”和水道溺亡者等。
此外,也已经有了黄志忠扮演的“老葫芦”被日军杀害,促使欧豪扮演的“端午”去转变;勤务兵“小七月”的死,让“小湖北”一夕长大;两个学生的死,让另一个同伴变成了战士。
这些复仇设定,已经包括了亲情、友情,“洛阳铲”叔侄的设定并没有跳出这个范围。为了不造成情节重复,只能牺牲“洛阳铲”这个人物的前情。
但删减的“侄子遇难”这场戏,影响到的不仅仅是“洛阳铲”,还有姜武扮演的“老铁”。
“老铁”前期是个“瓜怂”,战斗时只会躲在角落的麻袋下。他原本有机会用铁锹拍死背对着自己的日军,这样一来,“洛阳铲”的侄子也就不会被杀。
但用铁锹去对付手中有枪的日军,即使是趁其不备,胜率也不是百分百。因为怯懦怕死,“老铁”选择了缩回去自保。
也是因为如此,侄子被杀后,“老铁”才会心生愧疚,才会在那个防守位的战士向他求助时动摇,才会从弹雨中向“老算盘”伸出援手。
也就是说,“侄子遇难”这场戏,是“洛阳铲”和“老铁”两个人转变的原因,虽然删掉的理由足够充足,但还是挺可惜的。
Hash:d8a6bec7e9f84ca9a30b6513fc521168db579e90
声明:此文由 当康影视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