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干淖尔,没有人比你更懂湖泊的语言
旅行不是享福,而是挑战自己。
这句话,也许有些人深信不疑,也许有些人嗤之以鼻。嗤之以鼻的,可能会在这个季节应该飞到暖暖的海岸享受阳光,深信不疑的,就敢在大东北最寒冷的时节,溜达在东北国境线上。
听起来有点牛逼,实则付出了炒鸡酸爽的代价,当然也看到了不一样炫酷的风景。
东北,最吸引我的,是在冬天挑战寒冷的查干湖冬捕。
12月28日 06:38到长春
12月27日晚上搭乘北京到长春的卧铺火车,28日一大早6:38到达长春。提前买好了当天11:18从长春到松原的车票,于是将行李寄存火车站,开开心心的出门溜达,然而事与愿违……
作为在北京混了五六年的南蛮子,以为对北方的寒冷早就无感,结果从长春火车站出发,没等走到公车站,就已经冻成狗……当时我就崩溃了,脑袋直发晕,不是因为困了累了饿了,而是因为冷!更崩溃的是,我用专程买的男款超厚大棉衣把自己裹成个球,可旁边路过的当地人都只穿一身轻便小棉袄,somebody还用奇怪的眼神看着我,脸上分明写着“哪来的神经病”……
长春当时才零下15度而已,想想查干湖漠河这些零下20、30多度的地方,有一种想直接哭晕在大街上的冲动…
因为舌尖上的中国,查干湖冬捕一年比一年更受关注,原本只是以国营渔场经营的查干湖嗅到了旅游的商业气息,每年举行冬捕节为各地游客敞开大门。如果是个不折不扣的吃货,看到电视画面中刚从冰窟窿里捞上来鲜活乱跳的大肥鱼,口水直流的瞬间会有种忍不住立刻飞奔到现场,当场抓条大鱼炖了的冲动!
咳咳,对于没有条件自驾的一族,首先冒出来的问题就是:查干湖在哪?怎去查干湖?
查干湖所在位于吉林省松原市。松原,根本没听过啊?
如果不是因为查干湖冬捕的火热,这个吉林省的地级市可能会一直默默无闻。然而其实松原的经济发展在东北地区排名靠前,鱼、粮、林、油资源都比较丰富,因此城市建设比一般中小城镇好很多,大型shoppingmall和林立的高楼得以多见。
最重要的一点是,松原地理位置优越,处在长春和哈尔滨这东北两大主要城市的中间地带,交通便捷,这对于要进行东三省长线旅行的人来说是件大好的事。
查干湖
查干湖,蒙古语名“查干淖尔”,中国第七大淡水湖泊。查干湖独有的渔猎活动起源辽金时期,延续至今依然保留最原始的捕鱼劳作方式,目前已是吉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吉林八景之一。
冬捕火了,游人多了,但是一个依靠捕鱼为主要生产力的渔村,显然还没有达到“景点”的地步。刚刚提到松原的交通便捷,但这仅限于在东北。决定去查干湖之前,想当然的以为既然能搞旅游节,就能有相对方便的交通和住宿,但是实际上并非如此。如果不是自驾那样自主决策性高的交通方式,那么将花费整整一天时间在换乘转车的路上。
————————————————————————————————————
交通Tisp
查干湖距离松原市将近40公里。夏季市区有旅游专线车,但冬季只能在松原公路客运站搭车前往。一般正确的交通顺序是:
1、首先到达吉林省首府长春市
2、从长春搭乘火车(或班车)到达松原县,火车票价23.5元,路程2.5小时
3、到达松原县后,在汽车客运站买到 穆家 的票,票价11元,保险1元,上车后补票3元可以直达查干湖渔村,路程1小时15分钟左右
(PS:貌似在2015年12月30日刚刚开通了北京到松原的唯一一趟直达火车,历时16个小时。很不巧,我是12月27日出发的,所以依然要从长春转车到松原,而且长春或哈尔滨也没有直达查干湖的班车,所以无论怎样都免不了倒腾。如果能买到北京—松原的火车票,至少能省去一次复杂的倒车环节)
Tisp1:从松原市到穆家的班车上午有几趟,过了中午后只有3:45的班次,所以如果到达松原的时间太晚,只能在市区住宿一晚。当然,冬捕季节的旅游旺季,市里的出租车和私人司机都可以包车往返,单程大概150—200元左右,不过得找到人拼车才划算。并且,冬捕节开幕式当天与其他时间的价格相差很大。
Tisp2:如果赶上冬捕节开幕式当天,在查干湖景区和来往路上,极有可能堵车两三小时以上,那将从早到晚一整天都耗费在路上。今年的冬捕节开幕式是12月28日早上,我虽然有意晚一天才到,但还是被大量车流堵在路上两个多小时。
住宿Tisp
晚上将近7点才到达的查干湖渔村,第一眼就看见这样的景色,对寒意和疲倦宽容了。
要不是提前在网上游记里找到农家乐的电话,着实有些摸不着头脑。不过到那里后发现,岸边渔村的农家乐数量其实不少,都可以提供住宿和吃饭,即使直接去找也不用担心没房,甚至在去穆家的车上司机都可以帮忙介绍。
(PS:渔村的住宿条件都比较简陋,没有自来水,睡东北传统大热炕,不是一般的热…垫了好几层被褥依然热的……)
门票Tisp
目前为止查干湖是免票的,但观看冬捕需要到湖内冰上,得在冰天雪地中步行好几公里,所以一般都是提前拼车或包车到冰上,再约好车接送回岸边。住在渔村的农家乐里,老板都可以帮忙找车。
装备Tisp
别妄想用手机还能搞定一切拍照,智能手机在这里多半是一打开就会挂掉的。一部电池容量足够大的相机,和两块电量饱满的电池,才是全程美美观看查干湖的真谛。
相机不一定非得单反,电池质量好才是真的好!我的小微单这回就特别争气,拼车小伙伴的某D单反两小时就挂了,而我的小微单撑到收网才用完第一块电池,第二块电池也只用一半不到,真给小相机党长脸!
出发在黎明前 · 真正的查干湖冬捕
农家店老板帮忙联系了第二天一大早跟随张把头的1号网观冬捕全程,跟随渔民的马车一同前往不收费用。后来因为住在店里的另两个小伙伴也要一起去,3人当然坐不下马车也极度不安全,于是拼了一辆车跟随马车上冰,每人50元。(回程时还是3人拼车,从冰面接回岸边并送回松原市区同样50元/人,但是据说价格比较难得)
12月29日 凌晨5:30
凌晨5点半,张把头直接到店里接我们,坐我们的车赶上渔夫马队,又指引马队向冰面前进。
我们的车跟在马车后面,看着渔民们在寒冷和黑暗中颠簸。
到达下网点后发现1号网的另一些渔民早已开始准备工作,准备凿冰工具,喂马儿饲料等等。
查干湖冬捕是原理简单但耗时耗力的过程。沿袭几千年的渔猎,在机械发达的时代,依旧保持着最原始的人力与畜力配合的捕鱼方式,这也是查干湖冬捕在旅游发达的近几年变得愈加红火的原因。
张把头在天没亮时监督着下网,待捕鱼工作进入正轨,他便要离开去寻找明天下网的地点,等凿冰和拉网都进行完毕后,他才会回来参与收网。
渔民们分工明确,凿冰工最先在下网点凿出大冰窟,以此为起点向外延伸等距凿冰。下网工手脚麻利的将几千米的渔网放入冰下。
此时回头,迎着日出,先行的凿冰工已经最先开路到百米之外。
几千米的渔网要想在近千平方米的冰湖下完全撒开,必须依靠人与马的配合。人赶马,以马出力拉动绞盘,将大大的渔网在冰下拖动。渔工一边吆喝,马儿一边绕着绞盘转动,红日的这一幕很是动人。
距离绞盘几百米外,负责手拉渔网的渔工单独行动,以人力先行将网线拉出。
这些渔工都有东北人最标致的特点:爱唠嗑。好在我也是来者不拒的人,很快就能唠起来。
这小伙子同我一般大,便问他怎么年纪轻轻不进城工作,他告诉我这里进城的年轻人比较少,因为文化都不高,到大城市也只能干重活粗活,还不如待在老家,这样的冬捕每天每人能挣100块。
我又问,冬捕只持续一两个月,其他时间怎么赚钱,他憨憨一笑说,不打鱼平时俺们就种地,俺们这里的甜瓜老好了,你夏天过来尝尝呗!我不由地跟着他一块乐了。
我说你现在这样很好看,他不好意思的傻笑。我想给他拍照,他说自己拍不好看,然后等了一会牵了马说这样才好看,于是给他拍下了这张照片。
天亮前到太阳初升这段时间是气温最冷的时候,体感温度至少有零下30度,手指如果暴露在空气中超过10秒就会麻木。嘴巴附近的围巾帽子,头发甚至睫毛全都结上了白白的霜,长时间处于体力活的马儿混身白白。
记得刚刚几百米前只有一匹马拉绞盘,到这里已经需要两匹马的力气,就说明渔网已经越张越大,越张越远,此后还要增加更多马儿出力,直到出网点,需要四五匹马才能拉动厚重的渔网。
穿着军大衣的渔工,默默地笑话裹成球的我,饶有兴致的问我要不要亲身体验一下,结果我拉得太吃力的样子,又成为了另一个笑料……
终于赶上开路的凿冰工们,他们正在间隙休息唠嗑,无聊反复的工作令他们特别爱跟参观的人聊天。
拍这张时周围就我一个外人,几个人你一句我一句好不热闹。
未免疑惑。再简单解释一下渔民们的分工:首先,一个网点必须有每组二人一共4组的凿冰工,作为撒网的开路人。他们的工作是从下网点开始,在冰面上等距凿出无数个冰窟,有了冰窟才使得马拉绞盘得以进行。
凿冰工的二人小组中,一人负责凿冰,一人负责铲冰,两人交替工作。
刚刚凿开的冰洞
阳光下我这身球装…登陆月球表面即视感有木有…
回过头看,这时已经需要依靠四匹马的力量拉动渔网了。
渔民分工的第二部分,依靠人与马的合作拉动绞盘,将渔网更大范围的在冰下湖里撒开。整个撒网过程差不多需要4个小时。
在撒网快结束时,一两个渔工用马车将这个有着炊具的小屋子拉到出网点。
撒网结束后,渔民们要聚在一起煮一顿饺子或者面充饥,为最后也是最费力的出鱼储备力气。
渔民分工的第三部分,奔走于入网口和出网口渔工,要在出网点凿开出鱼的大冰窟,在出网口附近铲出百平米的干净冰面,用于拉网上鱼。
最后,马拉绞盘组渔工将渔网拉到出网口,给马儿再次喂食饲料和休息片刻之后,最壮的五六匹马儿将承担最后最费力的拉网出冰工作。
一天一个网里捕获的鱼何止万斤,整个过程没有任何机械辅助,全靠人工劳作。这正是这种起源于辽金的蒙古族传统猎鱼方式的魅力所在。
从清晨6点开始下网,到上午10点多,出鱼已经准备就绪。
张把头早已回来,坐在出网口抽烟,显得有些紧张。一网鱼的质量与数量,表示着把头的判断是否准确,决定着他在当地的声望。
查干湖上每天的冬捕,冰下撒网面积有八、九平方公里,所以出网过程需将近两个小时。出网开始后,每拉出一段渔网,渔工们就会把渔网摊开将捕到的鱼扔到冰面上,称为“一拉”,用来计算一网出鱼的过程,整个出网过程至少有十几拉。
我们跟的这个1号网当天走得最深,距离岸边最远,所以围观的人不多。最开始的几拉几乎都是空网,因为是边缘渔网,捕获的小鱼居多,偶有几条大胖头。
查干湖的淡水湖是成就冬捕的关键,这湖里盛产胖头鱼、鲤鱼、鲢鱼等,而胖头鱼最为出名,冬天从查干湖打捞出的胖头鱼大部分都在20公斤以上,每年冬捕节开幕拍卖的“头鱼”就是胖头鱼。
我们遇到几个从松原市自驾来的当地人,特地赶来抓一些小鲫鱼回家炖汤。
我问怎么不抓大鱼,答大鱼只能买大胖头,小胖头会放生,而且一般家庭搞不来大鱼,这里的大鱼基本都是批量卖给全国各地鱼市场的;又问这鱼真的那么好吗,其中一个姑娘捡起一条小鲫鱼给我看,告诉我这些原生态的淡水湖鱼,身体鱼肚白得自然,而市场上人工养殖的鱼身体呈黑色,鱼肚也不够白。
第六七拉的时候,终于开始有成群的大鱼群出现了,围观的人都鸡冻得扑上去拍拍拍~~
但是渔工们将这一拉网摊开后,发现其实也并不太多。旁边拍照的哥们嘀咕,跟电视上不一样啊~~
气氛开始有点紧张,大家都虎视眈眈的围着出鱼口,不是为了买鱼,而是为了电视上那样大“丰收”的场面。我在人群中寻找张把头的身影,他站在一旁,又点了一根烟。
貌似是渔场管理层找来的人,穿上蒙古族衣服,拿着大鱼摆拍宣传照。摄影师觉得身后收网的渔工动作幅度不够明显拍出来不好看,让渔工配合一下,可爱的渔工大叔说:现在没有网收咋弄,摄影师说:你做做样子动一下,渔工大叔便僵硬地拿着渔网挥舞几下。
收网尾声,终于在最后一两拉时,开始出现大鱼群。渔工要用抽水机不断得对出网口的鱼群喷水,以免冰下冰面温差大造成迅速结冰。
最后一拉鱼收获不小,但是相比电视画面里的“丰收”还是差强人意。一旁扛着大机器拍摄的哥们叹气,抱怨这网鱼太少,拍不出效果。
收网结束,渔工的工作还没结束。要将冰窟里最后的鱼手动打捞上冰,然后把今天捕获的所有鱼铲装进大卡车。
装鱼是最费时的体力活,渔工们要完全靠自己力气的装载,很多20、30斤的胖头鱼只能一条一条手工搬运。
长枪大炮拍完出鱼都讪讪离开,我留下来跟渔工们聊天,得知今天这一网的鱼算查干湖冬捕中数量很少的一网,只有一万斤左右,大家齐力装载运送只要一个多小时,当打捞上几万斤甚至十几万斤时,要想全部装载完渔工们必须彻夜在冰上工作十几个小时。
旁人说,我们运气不好没看到大丰收。可我觉得一切随缘挺好。电视上拍出来的大丰收场面只是这种渔猎文化的精华,不为人知的是,在每年冬捕时节的两三个月期间,时而大收获时而小失意,这才是查干湖冬捕渔民们真正的生活。
旅行者的思考
在旅游发达的今天,城市中的人们热衷于寻找不可多见的的原始风景和人文,我们可以开车自驾,乘船坐飞机去到任何想去的地方。
短短五六年,因为媒体传播,查干湖冬捕这种原本只是当地人自主劳动生产的活动,变成了香饽饽一般的旅游项目,还带动了东三省各个湖泊冬捕的热潮。当我跟所有旅游者带着同样的好奇来到这,惊叹于蒙古族人完整沿袭的古老渔猎文化时,也因为与渔民的相处谈话,作出旅行者的思考。
查干湖冬捕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珍贵,但原始“非机械”贯穿捕鱼的全部环节,对发达的社会是否存在重要意义。
这里如今只有冬季是旅游季,而且景点不收门票,中高档酒店还并未成规模,但随着这里的旅游发展越来越快,商业化会加速侵袭,原始古老的捕鱼文化有可能会在商业氛围中慢慢变化,为了原始而“原始”,为了古老而“古老”。
我们的司机(松原当地人)告诉我们,早前几乎没有司机专跑松原市到查干湖的路线,然而最近几年,一到冬捕节,很多有车的当地人都会兼职成包车拼车司机。如果在冬捕节开幕式当天包车从冰上往返,会是平时的三倍价钱,但即便这样还是供不应求。司机说,这里原本只是一个极少有人关注的渔村部落,短短几年涌进大量游人,当地人和旅游政府显然还没做好准备。
————————————————————————————————————
涨姿势Tisp
“头鱼”拍卖:
今年查干湖头鱼拍卖价格拍出78万,好多人在问,头鱼到底是当天捕获的第一条鱼还是最大的鱼?呵呵哒,根据CCTV今年的报道和我现场亲身观察,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乃们:都不是!
查干湖冬捕每年12月中旬就会开始,冬捕节则会选在月底的一天举行开幕式,在这之前的几天会进行开幕式当天拍卖的“头鱼”选拔。
开幕式之前的几天,由4个鱼把头带领的4个网点,每天每个网点分别选出自己网点打捞的最大的鱼,4个网点的4条鱼进行PK,选出当天最大的一条鱼。之后几天也用同样的方法,每天选出一条当天的鱼之最。最后,在开幕式前一天,将前几天选出的几条最大的鱼再进行比拼,选出其中之最,最终成为开幕式当天拍卖的“头鱼”。换言之,头鱼是否是头鱼不重要,拍卖讨吉利好采头才是关键。
生态循环:
总会有人说,捕辣么多鱼,好残忍……可是电视上天天都在播查干湖的生态循环啊~~ 根据本人探听的消息,确实了这个说法。爱唠嗑的渔工大叔告诉我, 查干湖渔村从养鱼到捕鱼完全自给自足,走出渔村不远,与查干湖一路之隔,有大片宽阔的鱼塘,都是当地人承包用来养殖鱼苗的。鱼苗养一年后就卖给查干湖渔场,夏天时批量投放进湖,两三年可以养成壮硕的大鱼。
关于残忍……我也深有同感,但是如果你在现场,看着刚从冰下捞上来活蹦乱跳的大鱼,第一反应多半是:马上炖了肯定超级好吃……
冰上厕所:
每天捕鱼的每个网点,距离炊事小房子不远处,一定能看见一个半人高的可移动的小小小房子,那是移动厕所。渔工大叔说,你们天天说环保,俺们就跟着搞环保,这玩意儿走哪拉到哪,得劲方便!(因为羞羞就不拍照了……)
路边的假鱼:
冬捕旺季期间,距离查干湖不远,从渔村往松原方向的公路上,能看到很多小车停在路边,把一条条大鱼摆在路面上贩卖,号称新鲜的查干湖大鱼。当地人说,一看就是假的,骗外地人的。而且只要离开查干湖渔村,就算是在松原市的饭馆里,十家店有八家卖的鱼都不见得是真品。写出来给各位提个醒。
郑重声明:本文中所有图片为作者在旅行中现场拍摄,文字为作者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抄袭,盗版必究。
欢迎关注
不切实际
不说瞎话
不近男色
只吃腥荤
没有段子
但绝对有料的
「白日梦也是梦」
Hash:38f21fa42e1b79c72f29c3091e3c79e47dc79a84
声明:此文由 白日梦也是梦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