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情|名胜古迹:晋中-介休绵山

简介

绵山,又称介山,在介休城东南20公里处,山势陡峭,多悬崖绝壁,苍松翠柏,自然景色非常优美。绵山最广为传颂应该是介子推被焚的故事了。在中国悠久的民俗文化中,纪念历史人物的节日只有两个:一是五月端午节,为纪念楚国大夫屈原;一是清明寒食节,为缅怀晋国大夫介子推。绵山地处汾河之阴,距介休市区20公里,跨介休、灵石沁源三市县境,最高海拔2571米,相对高度1000米以上,是太岳山霍山)向北延伸的一条支脉。山光水色、文物胜迹、佛寺神庙、革命遗址集于一体,自然景色非常优美,是省级风景名胜区。绵山早在北魏之时就有寺庙建筑,唐初时已具有相当规模的佛教禅林。

风景特色

一、自然景观

奇:抱腹岩之大,抱二百余间殿宇及一两百万游人于内而不满;险:天桥是一条三百余米,上离山顶20多米,下距沟底300余米,多云天气,人在桥上过,云在脚下涌。从岩沟直插岩上摩斯塔的500余米的路程,几乎都是75度的绝壁,其惊险程度比华山千尺幢毫不逊色。秀:水涛沟树木曲径怪石,树木荫翳,瀑布各异;栖贤谷九曲一线天,人行吊桥惊无险,脚踏瀑布奇亦秀。因此绵山既有北方山水的险峻粗犷,又有江南名山的秀丽多姿。

二、人文景观

博:绵山共有88座寺庙,二千余间殿宇,仅大罗宫道教建筑群面积即达三万平方米,为全国之最。精:绵山虽屡遭劫难但仍保留有许多古建筑和碑刻、彩塑云峰寺石佛殿全部斗拱和其它构件都是精心雕琢而成,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古:绵山铁瓦寺是中国最早的山区佛教寺院,抱腹寺始建于三国曹魏时期,回銮寺建于唐代之前,五龙寺为北宋前建筑。

景观介绍

大罗宫

大罗宫自古以来就有不少美妙的传说。相传这里是春秋晋国介之推当年所看到的“大罗仙境”。

“三清上,曰大罗”。道教认为神仙所居的天界有三十六重,最上层为大罗天。大罗宫之意就是建在大罗天上的宫阙。绵山大罗宫高悬于狮子山崖壁之上,高13层110米。我们看到的庞大建筑群是近年复修的。主体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建筑群总面积共达3万平方米。整个建筑巧妙地将明清风格与现代技术融为一体,群楼高耸,崇阁巍峨,雕梁画栋,富丽堂皇,既雍荣华贵,又古朴典雅。曾有人撰文称其“可与布达拉宫媲美”,[1]被誉为“天下第一道观”。

抱腹岩

抱腹岩坐东面西,高60米,深50米,长180米,分上下两层,抱二百余间殿宇、馆舍于“腹”内,为天下“绝无仅有”。岩内有云峰寺,始建于三国曹魏时期,距今一千七百余年。建筑风格可与悬空寺相媲美,虽历经沧桑仍保留至今。历史上,云峰寺名称多有变化,时而称为抱腹寺,因其建于绵山最大的抱腹岩内而得名;时而称为云峰寺,因其位于绵山峭壁之上,云雾起时常被封锁于浩渺之中而得名;时而称为大岩寺,因抱腹岩之大容庙宇近百间而得名。

Hash:d742cf2990a10e50002510993328d71a3e517327

声明:此文由 山西事业单位招考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