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巴彦淖尔的七大寺庙
面对它,完全可以想到另外一些人
并让那些人直抵心灵进而与参观者心心相通
那么,岩画之外
巴彦淖尔这片土地同样派生出了
虔诚宗教以及不同文化演绎的美好故事
今天,请跟小编一起
走进河套大地上的寺庙
看一看巴彦淖尔的另一种风景
明、清以来,巴彦淖尔地区共修建宗教庙堂163座,其中喇嘛庙100座、天主教堂21座、基督教堂7座、清真寺18座、汉佛寺10座、道教庙堂3座、在理教堂3座,这些宗教庙堂遍布境内,历史悠久,是灿烂的河套文化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建于1872年,坐落在火山口的神秘寺院。在乌拉特中旗瑙干塔拉东北处,有一个看起来并不高大的山系,沿着沟口进去,到山系深处,就会看到散发着浓郁藏传佛教文化气息的希热庙。
希热蒙语意为“桌子”,根据火山口的形状而得名。希热庙初建于清康熙十九年(1680),在康熙王朝的资助下由第一代活佛呼勒庆贵禅师主持建成,为巴彦淖尔地区首座喇嘛寺庙,也是藏蒙地区重要的喇嘛教活动场所之一。
当年康熙不仅下拨黄金白银,而且用满文赐名“希热神泉”。为感谢皇恩,希热庙曾有“康造寺”之称。希热庙为东方二十一个佛教圣地之一。最兴盛时僧人三百多名,香客西至拉萨,东至乌兰浩特,北至大库热(现乌兰巴托),名扬四海。
昔日西夏皇家寺院。走进巴彦淖尔市临河区新华镇,在距巴彦淖尔市首府所在地临河区39公里的省级公路旁,有一座十几层楼高的藏传佛教建筑显得格外醒目,这是中国内地罕见现存的藏传佛教噶举派寺院建筑。
慈云寺每年在农历二月十九、五月初十和九月十九都举行各类佛事活动。法会期间上师都会带领寺院常住师父们为众生诵经祈福,佛事仪轨谨严,法号锣鼓激越。
当年,拔绒噶举派的创始人达玛旺秋的弟子热巴在西夏传教时,来到当时的巴彦淖尔一带,被慈云寺所在地的风水吸引,连声赞叹这里是修习密宗的绝好胜地,也是修建寺院的好地方。西夏皇帝听说后,便下令在这里修建皇家寺院。寺院建成开光的那天,晴朗的天空中突然飘过七彩祥云,带人前往这里参加开光盛典的西夏仁孝皇帝见此,赐名“慈云寺”。
巴音善岱庙
蒙地藏传佛教的奇观。地处乌拉特后旗呼和温都儿镇境内的巴音善岱庙,是一座典型的噶举派寺院。
“我们庙的喇嘛,希望达到一千。我们圣的佛灯,在院中永远灿烂……”这是一首近乎失传在乌拉特草原上的民歌,叫《巴音善岱》,在蒙古语里,巴音是美好富足的地方,这首民歌赞颂的即是巴音善岱古庙。
巴音善岱庙的创始人陶格木德在乌拉特草原上就是一段传奇。他的教名是若哈巴多格木德,幼年皈依佛门,去五台山上拜师学习,后去拉萨大昭寺深造17年,获“拉仁巴”(佛教哲学博士)学位。回到家乡后授徒传教,广结善缘。公元1778年,他来到这里,发现这块气象祥瑞、山泉潺潺的地方是建寺的风水宝地,便萌发了建寺之意。
阿贵为蒙古语,意为“山洞”。位于巴彦淖尔市磴口县境内的保护区内,是西部地区最大的红教寺庙,是印度僧莲花生,于清德宗光绪三年所建。
阿贵庙的整体群落坐北朝南,依山傍水,鳞次栉比。山上山下错落有致,远远望去,金碧辉煌,十分壮观。每年农历五月十五,这里都要举行祭敖包活动,同时举行那达慕大会。农历六月十五日举办庙节,也叫庙会。庙会时佛事活动非常隆重,远近牧民群众扶老携幼,驱车乘马踊跃而来,热闹非凡。
在主殿周围的悬崖峭壁上,有5座奇特的天然岩洞:莲花生洞、上乐金刚洞、护法神洞、仙女洞、洪羊洞,每座岩洞都流传着神奇动人的传说。这其中,莲花生洞供主神莲花生塑像,喇嘛们设坛、供奉、诵咒灌顶就在这里举行。洞门右侧有一巨大的钟乳石柱,堪称镇洞之宝。洞门外的一块巨石上留有一枚脚印,传说是莲花生驱魔降妖时留下的。
宝莲寺
位于杭锦后旗城东北方向20公里处的蛮会镇,始建于1938年,原名“净光寺”,现有天王殿、圆通殿、大雄宝殿等大小殿堂20多座,及牌楼、文化长廊、露天观音组成的一万多平方米的佛教文化广场,规模宏大,是西部闻名的禅宗道场。
宝莲寺坐北向南,依山而傍。寺院内外杨柳轻扬,松柏滴翠,花草相衬,玫瑰与寿菊争艳,槐花与榆荚同飞。每当晨钟暮鼓,余音悦耳,烦恼消除,智慧顿开。
寺庙牌楼正上方“河套圣地”的题词与鲜艳的彩绘,和蓝天白云融为一体;露天观音位居寺院喷泉中央,东西两侧佛文化长廊全长约210多米,上面绘有各种壁画和彩画,精彩地亮相于宝莲寺的佛教文化公园广场。亭檐梁柱上均绘画了“释迦牟尼佛的一生”及各种壁画和彩画,十分壮丽宏伟,书画并茂、 色彩鲜明、栩栩如生,展现出源远流长的佛教文化。
点布斯格庙
位于乌拉特前旗巴音花镇沙石沟里,是一座藏传佛教寺院。始建于1698年,是乌拉特前旗境内藏传佛教唯一保留完好的一座喇嘛寺庙,也是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少有用蒙语念经的寺庙,曾有过驻留七八百喇嘛的辉煌。现此庙仍然有喇嘛。
历史上曾有多名上层喇嘛在庙中定居。此庙每年农历六月十五定期召开庙会,跳查麻舞,聚会的喇嘛及各族群众甚多。
在此庙西5公里处有7棵古柳,倚山坡而出。古树形状奇特,树身卧地而生,躯干粗壮,弯弯曲曲,起伏隐现,犹如巨龙卧地,当地牧民称之为“龙树”。树下有泉水,浸湿润泽,无论洪旱,古树均枝繁叶茂,令人赞叹。
四大股普济寺
位于五原县城南5公里处,又名诸神庙。
四大股普济寺正殿前廊东壁下立一石碑,是王同春在1902年重修庙时由众地商和乡民所立,碑高6尺、宽4尺,碑名曰:“重修诸神庙并开渠筑堤埤”。碑文由学者商隐、王建勋(云峰)二人撰写,记述了王同春开渠建庙的事迹和河套的垦务史,很有史料价值。
公元1872年,五原县著名的地方乡绅万太公、万德原、郭大义和王同春四个人,合成四股重新修建短鞭子渠(后改称老郭渠),此渠竣工后修建了此庙,当地百姓便称呼为“四大股普济寺”。其中的王同春,就是有着“河套水利之父”之称的河套功臣!
来源:巴彦淖尔旅游
编辑:晨曦
Hash:c708e8e75f478e82ac985b1c4a141e903810cb24
声明:此文由 河套微传媒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