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型煤电基地——朔州市/列国志

朔州于山西省西北部,桑干河上游,西北毗邻内蒙古自治区,南扼雁门关隘。是1989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省辖地级市。总面积1.0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76.81万(2016年)。朔州是中国新型的以煤电为主导的能源重化工基地、中国农区最大的奶源基地和北方重要的日用陶瓷生产基地。2013年全市生产总值1026.4亿元。

朔州历史

从朔州市峙峪、边耀、鹅毛口古遗址证明,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28000年),就有人类在此生息。

春秋以前,这里为少数民族北狄所居。战国时,归入赵国的版图。

秦始皇三十二年,蒙恬在此筑城名马邑,置马邑县,归雁门郡管辖。

西汉置马邑县(今朔城区),东汉时,雁门郡移治阴馆县。

北齐天保八年(557)改马邑县为招远县,为朔州治,此为朔州名之始。

唐武德四年(621),改马邑为朔州。

明时,朔州隶大同府,辖马邑县,应州辖山阴县

1946年朔县解放,归察哈尔省,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2年,察哈尔省撤消,重归山西省,属雁北专区。

1989年1月,由原雁北地区划出朔县、平鲁县、山阴县、设立朔州市。

1993年7月原雁北地区撤消,其所辖的应县右玉县怀仁县划归朔州市。

矿产资源

朔州境内已探明矿产有35种,主要有煤炭、石灰岩、铝土矿、耐火粘土、铁矾土、云母、石墨石英、高岭土、沸石、长石、铁矿以及一定储量的金、铜、稀土等。各类矿产资源潜在价值25870亿元,占山西省17%,位居山西省第一。朔州市煤炭储量约494.1亿吨,占全省储量的1/6。主要分布在平朔矿区、朔南矿区、山阴矿区、怀仁矿区、右玉矿区,含煤面积1644.95平方公里。山西省共有4个富煤区,其中有2个在朔州境内。

平朔工业旅游

平朔煤炭工业公司隶属于中国中煤能源集团公司,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国有特大型露井联采煤炭企业和最大的出口商品煤生产基地,是全国十三大亿吨级煤炭基地之一;拥有安太堡、安家岭两座特大型露天矿,一号井、二号井两座大型现代化井工矿,五座配套洗煤厂和两条铁路专用线。

平朔工业公司由生活区和矿区两部分组成,生活区面积31万平方米,汇集办公、餐饮、住宿、医疗、休闲于一体,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矿区在宁武煤田北部,总面积380平方公里,探明煤炭地质储量127亿吨,矿区主采煤层共三层,分别是4#、9#、11#,平均厚度约15米至16米,是优质的动力煤。矿区拥有特大型现代化高产高效矿井3个,其中露天矿2个,井工矿1个,以及洗选加工、外运装车、设备维修、动力保障等配套系统。

平朔煤炭工业公司的安太堡露天矿是在邓小平同志的亲切关怀下建成的我国第一个最大的中外合作煤炭项目,也是国家“七五”期间煤炭行业引进资金、设备、技术和管理的重点建设项目,被称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该矿从1982年开始经过三年准备,两年建设,于1987年9月建成投产,创造了我国煤炭建设史上的奇迹。原煤生产采用“单斗铲——卡车”间断开采工艺,生产装备机械化程度100%,矿山生产、洗选、通讯设备均从国外引进。矿区复垦率达到34%,资源回收率达到95%以上,被命名为“全国特级高产高效矿井”和“质量标准化矿井”称号。

在平朔矿区,您可以看到世界上最先进的机械设备、最宏观的露天采煤现场,能够亲身体验到当今世界上最大的采掘运输设备排山倒海的力量,能零距离地观察现代化煤炭洗选、装运的全过程。细心的游客会发现,在平朔矿区还有两怪,那就是“进入矿区靠左行、小车顶上红旗飘”,到底怪不怪,您看了就知道。

P&H4100XPC电铲,是当今世界最为先进的大型露天采矿设备,该电铲自重1450吨,高22米,斗容积达到58.1立方米,每铲可装载104吨。

930E-4型卡车,该车长15.6米、宽8.69米、高7.37米,额定载重量290吨,卡车自重211吨,箱斗堆装时可装211立方米,平装时可以装171立方米,轮胎直径约3.8米,最高时速64.5公里。主车配备Cummins公司生产的QSK60电控发动机,功率为2700马力。

CDM75E 爆破孔钻机,为履带式、多杆成孔回转钻机,主要由主机架及其浮动支架、冷却装置、钻架及其支撑组件、驾驶室、调平千斤顶、行走系统、液压系统、进给机构等组成。整机总重约133000磅。钻机可装载5根35英寸长的钻杆,钻孔深度可达175英尺。

交通运输

北同蒲铁路电气化复线、大运二级公路、神朔铁路、朔黄铁路、平万公路、朔蔚公路,大运高速公路,横贯东西、穿越朔州的荣乌高速公路山西段正在建设中。

铁路专用线和公路干线纵横交错,县乡公路四通八达,是山西省第一个实现乡乡通油路的地级市,每万人拥有公路量位居全省第一,等级公路居全省第二,乡镇油路通达居全省第一。

航空

原平朔安太堡机场,2004年底停飞。拟建朔州机场,迁建复航的建设内容为:飞行区等级4C级;新建一条2600米×45米的跑道和一条垂直联络道,站坪机位数4个,新建5000平方米航站楼和进场路、停车场等,项目总投资7.9亿元。

垒旺火

垒旺火是朔州的传统春节习俗。在民间,点旺火有红红火火、旺气冲天的寓意。

山西朔州盛产煤炭,煤炭在朔州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在朔州考古证实:在古代煤炭就已渗透到选先民们的风俗民情之中,其中生旺火就是朔州地区的一种风俗习惯。朔州地区每逢春节除夕元宵节,家家户户院落门前都要用大块煤炭垒成一个塔状,老乡们叫它旺火,以图吉利,祝贺新年兴旺之意。里面放柴,外面披彩花,贴上大红字条,上写“旺气冲天”等字。

骡驮轿

骡驮轿的花轿装饰其图案皆具有喜庆吉祥和成双成对的意思,如双凤凰、双蝴蝶、双蝙蝠上下盘旋,两两相对组成,含有夫妻之间和和美美、相亲相爱之意;也有双鱼和双兔等,俗称“滑鱼急兔”。

剪花儿

剪纸,又叫刻纸,窗花或剪画。区别在创作时,有的用剪子,有的用刻刀,虽然工具有别,但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基本相同,人们统称为剪纸。剪纸是一种镂空艺术,其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其载体可以是纸张、金银箔、树皮、树叶、布、皮、革等片状材料。

踢鼓拉花

民末流传于本地,表演生动、活泼、艺术性强。该舞蹈为分小场、大场。一般小场有一股一花、一股两花、一股四花及二股二花;大场最多有八对股子,每对股子后随两花,表演分跑圈子、摆阵。角色分“踢鼓”、“拉花”。男角色踩着鼓点以腿功“踢”为主,称“踢鼓”;女角儿一手持扇,一手执彩巾,随“踢鼓”以拨陷舞步围转成蹲转,称“拉花”。

踢鼓拉花的脸谱主要以梁山人物为主。衣着打扮为踢鼓子的头戴高筒毡帽,身高旦衣、彩裤,腰系飘带;拉花的身穿彩衣、裙子和彩鞋,手拿彩扇。男角儿的表演动作主要的踢腿、放叉、旋风扫堂、提襟、单山膀、顺风旗等;女角儿的动作有跑圆场、翻身等。整个表演既具有粗犷、阳刚之气,又具有稳健、轻柔之美。

耍孩儿

耍孩儿又称咳咳腔,是山西雁北地区观众所喜爱的汉族戏曲剧种之一。是以曲牌名命名的一个戏曲声腔剧种,它源于桑干河中游,曾活跃于大同、朔州及晋西北神池五寨内蒙呼和浩特包头等地,深受观众喜爱。清代嘉庆、道光年间已有耍孩儿的班社活动,它的形成至少在此以前。耍孩儿是祖国戏曲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被专家誉为“戏剧史上的活化石”。

秧歌戏

朔州秧歌戏是融舞蹈、戏曲、武术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民间艺术形式,早期在广场、街头表演。其中以舞蹈为主的秧歌戏称为“踢鼓子秧歌”,主要是在节庆和祝寿等民俗事象中表演;以演戏为主的秧歌戏称为“大秧歌”,剧目以道教故事和民间故事为主。

走西口

2009年央视开播了《走西口》,反映了山西商人的艰苦朴素。从山西人走西口大致的路线图看,从山西中部和北部出发,一条向西,经杀虎口出关,进入蒙古草原;一条向东,过大同,经张家口出关进入蒙古。

民间所说的“走西口”中的“西口”就是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杀虎口。走出这个西口,就到了昔日由山西人包揽经商天下的归化与绥远(统称归绥)、库伦多伦乌里雅苏台和科布多新疆等地区。“杀虎口”还是通往蒙古恰克图和俄罗斯等地经商的重要商道。“杀虎口”的兴衰史也反映了晋商发展兴衰的历史。

朔州黄酒

右玉沙棘汁

朔州路丁茶

怀仁糖干炉

花儿

盐煎羊肉

花馍馍

崇福

马邑汉墓群

杀虎口

李林烈士纪念园

峙峪旧石器遗址

广武古城

神头海

朔州老城

城市荣誉

国家园林城市 2009中国经济最具创新力城市

2011中国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

历史人物

班婕妤 西汉女诗人 周德威 后唐名将

张辽 三国名将 刘武周 隋末将领

尉迟恭 唐初大将 李存勖 五代时后唐皇帝

斛律金 北朝名将 李檀 后唐庄宗

斛律光 北齐大臣 安重诲 后唐大臣

鲍承先 清初大将 师翱 明朝铳器专家

萧绰 萧太后 王家屏 明朝大臣

麻贵 明朝抗倭将领 李林 抗日民族女英雄

王庚荣 光绪二年榜眼

Hash:555a8f6e188b66b7e33fd2c14f09bc3d4deae18a

声明:此文由 西行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