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匡,那古城

承匡,那古城

作者 :王文正 来源:商丘网—商丘日报

睢县的匡城乡遗留一座建于战国时期古城遗址,历经近三千年的沧桑岁月,这座古城发生了许多神奇传说和故事,有些传说与帝王、圣人以及文人墨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就是承匡古城。

一个高大的牌坊兀立在古城北面,牌坊上横书着“承匡古城”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沿着平整硬化的路面徒步前行,经过牌坊,宽阔的迎宾广场就在眼前,两旁林立的树木葱郁翠绿,像迎接客人招手致意。花坪草铺,绿肥红瘦,使人精神盎然。石凳、石椅上坐着聊天的老人,角亭、长廊下休闲的人们谈笑风生。

再往前去,就是复古式大街,一个古城的格局呈现眼前:光洁的路面笔直的延伸,参差错落有致的房屋栉比于街道两旁,灰色的墙壁、四角八挑的房顶耀然生辉,这仿明清建筑显得古朴、庄重。街道两侧的线杆立柱悬挂着复古式景观路灯和灯笼景观灯,与古老的建筑相映成辉、相得益彰。在府前大街和后街的墙面上,绘制了栩栩如生的壁画,一些古老的典故,传说故事跃然墙上,这些传说都与古城的历史有关,春秋时期的伟大圣人孔子周游列国、游说讲学时到达过承匡城,如“孔子游匡”“孔子讲学”“孔子抚琴”等故事,通过艺术家的画笔惟妙惟肖地展现出来。也有秦朝大帝始皇在此地置县的故事,如“李斯解梦”“秦始皇置县”等,亦有人祖女娲的传说故事,如“女娲造人”“女娲补天”“伏羲女娲兄妹婚”等,用传神之笔渲染绘描,如入仙境之美妙。古睢州八景之一的“承匡晚牧”以壁画形式展示,别有韵味。有的墙壁书写着《论语》《三字经》选编等等。这些都是对古城历史原貌的复原,也使小镇品位和文化内涵得到提升,怎么能不令人赞叹。

村西头便是古城墙遗址和匡城寺的所在地。寺前广场南面的牌坊上,“女娲故里”四个大字挺拔遒劲。开阔的广场周围都是仿古式建筑,墙壁上绘制着大型壁画。寺的左侧,坐落着一个土台,那便是战国时期建造的古城墙。据记载,周朝秦康公(前620年-608年)假借刚即位的周匡王(612年-606年)之名在匡地筑城,故名承匡城。该城南北长2华里,东西宽2.5华里,总面积7.5平方公里,非常壮观。现保存的西城墙依然完好,高约11米,周长100多米,从下至上均为夯土层,厚约10厘米,夯窝为马蹄形,地质比较纯净。城墙上原有关帝庙,高20多米,长400多米。明万历年间、清道年间重修。关帝庙的帝王缘流传甚广,所谓“匡城关帝庙,三代帝王缘”都有文字记载,唐太宗李世民曾把此庙御封为“关公庙”,明太祖朱元璋则御封为“关圣庙”,而明万历皇帝朱翊钧最后御封为“关帝庙”沿用至今。这些帝王御封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尽管说法不一,各有版本,却印证着匡城的古老。古城墙上尚有“烽火台”“扶琴台”“狼烟洞”等景观,让人目不暇接。

说起古城墙,就会联想到我国的万里长城,它的雄伟、它的壮观、它的非凡令世界瞩目。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遣大将蒙恬北逐匈奴,又西起甘肃临洮(今临洮新添镇三十墩村望儿)、东至辽东筑长城万余里,以防匈奴南进,史称秦长城。在固原地区境内,实际是在原先战国时期秦、赵、燕三国长城的基础上修建。东西横贯西吉、固原、彭阳三县。像一条蜿蜒的巨龙盘亘静卧于崇山峻岭之间。如果用时间推算,匡城的古城墙应与战国时期秦、赵、燕三国长城建造时间不相上下。此外,匡城北面的苏岭村就建在古城墙上,过去叫苏家岭。据说,苏岭的人祖庙淮阳的太昊伏羲陵还要早,铁佛寺庙亦建在苏岭。这些都印证着匡城古城墙的存在和并具有悠久的历史。

匡城古城墙吸引着各地游客,来古城墙旅游观光的络绎不绝,到关帝庙焚香叩拜、祈福消灾的香客蜂拥而至,无比虔诚的拜谒和祈祷。站在古城墙上,放眼四望,远方的村庄被绿荫掩盖着,村里的楼房院落依稀可见,农村电网连接在一座座塔秆上,向天际间延伸;向近处看,匡城集的古建筑撩人眼眸,耸立着孔子圣像、女娲娘娘像的广场特别醒目。环绕着古城打造的水系似蜿蜒灵动的长龙,连接着十几个坑塘,小河岸边修造了行人小径,栽植了花草树木,绿化植被,郁郁葱葱。宽阔的道路,纵横交错,在集镇区新铺修或拓宽了“五横五纵”10条街道,这些变化令人感叹。

顺着土台的西墙,向前走就是女娲娘娘庙。女娲,又称女娲氏、娲皇,是中国传说时代的上古氏族首领,后逐渐成为中国神话中的人类始祖。根据神话记载,女娲人首蛇身,她是伏羲的妹妹和妻子。女娲的主要功绩为抟土造人,以及炼石补天。后世女娲成为民间信仰中的神祇,被作为人类始祖和婚姻之神来崇拜。她的故事家喻户晓,尽管说法不一,据上古研究大家王大有先生提出的“女娲娘娘”的出生地就是河南睢县的“承匡城”,如此算来,匡城的历史已经有五千年了。这些传说的形成同样对匡城的历史文化给予佐证。

从古城墙上下来,短暂观览古寺后,出东门就是新建的街道,从娲皇路向北行走,来到女娲广场,广场的正中位置叠立着女娲娘娘塑像。再折返向东,便是孔子广场。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即农历八月廿七——前479年4月11日,即农历二月十一),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南辛镇)人,先祖为宋国(今河南商丘夏邑县有孔子祖祠)贵族。他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的儒家思想对中国和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地区有深远的影响。全国各地也有是孔庙祭祀孔子。国内、国外都建立了“孔子学院”,孔子和孔子思想享誉四海。而孔子在古承匡城也留下了脍炙人口的故事,尤其是孔子游匡留下“临危不惧”的典故盛传至今。孔子遭遇挫折后选择周游列国讲学,传授他的思想和学问,路过匡城时,被当地百姓当做坏人(一说叫阳虎的人,曾经侵犯过匡人,与孔子长相相似)团团围住。他的随行人等惊恐不安,但孔子却很淡定,先弹了一段琴,说:“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这句话的意思是:周文王死后,周代的礼乐文化体现在我身上。上天想要消灭这种文化,那我就不可能掌握这种文化;上天如果不消灭这种文化,匡人又能把我怎么样呢?子路对老师的表现大为崇拜,孔子说出了“临大难而不惧者,圣人之勇也”这句名言,这就是成语“临危不惧”的由来。匡人后来知道围的是孔子后,后悔不迭。待孔子从陈国游说回来时,匡人追到开封杞县境内道歉,杞县裴村店原名“赔情店”,就是因此而来。

有关匡城的历史,在众多文人墨客的游历中,题写了大量的精美诗篇。其中,唐朝著名诗人岑参(约715年-770年)于公元742年8月到匡城游历,题诗《醉题匡城周少府壁》见《全唐诗》199卷。 诗云:“妇姑城南风雨秋,妇姑城中人独愁。愁云遮却望乡处,数日不上西南楼。故人薄暮公事闲,玉壶美酒琥珀殷。颍阳秋草今黄尽,醉卧君家犹未还。”诗中所说的妇姑城就是匡城的别名。我在编写《历代诗人咏睢县》一书时收录了岑参的两首诗。岑参离开匡城至大梁(指开封)后,赋诗一首为《至大梁寄匡城主人》:“一从弃鱼钓,十载干明王。无由谒天阶,却欲归沧浪。仲秋至东郡,遂见天雨霜。昨日梦故山,蕙草色已黄。平明辞铁丘,薄暮游大梁。仲秋萧条景,拔剌飞鹅鶬。四郊阴云闭,万里无晶光。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故人南蒸吏,籍籍名更香。聊以玉壶赠,置之君子堂。”这首诗出现“枯桑”二字,枯桑,指老桑树。汉代蔡邕在《饮马长城窟行》一诗中有“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的句子。这里是指产于匡城的桑树,又称匡桑,在唐朝还有很大名气。古匡城地域低洼湿润,有利桑树生长,桑树叶片大,生长比较快,叶能养蚕,果实甘甜美味,对发展丝绸很有利。唐代陆龟蒙在《杂讽》诗之一有“红蚕缘枯桑,青茧大如瓮”诗句。在古代,把匡桑、瓷器米茶(传说女娲娘娘亲手种植)列为匡城三宝,可见匡桑的地位是很高的。匡桑的记载与“锦绣襄邑”的称谓比较契合。

《匡城晚牧》是睢州八景之一,明代工部尚书李梦旸在《吊古》中的第二首诗就是《匡城晚牧》,他写道:“旧城尚有说承筐,卻缺遗纵已渺茫。落日寒墉飞燕雀,空山芳草卧牛羊。 春秋盟会犹书地,今古兴衰几变场。云锦满前春拍塞,春光仿佛华山阳。”诗中提到“卻缺”“春秋会盟”, 郤缺,即郤成子,姬姓,郤氏,名缺,春秋时期晋国上卿。这首诗在序中注明“春秋会晋缺于承筐,此其地也,旧城址尚存。”道出了“承匡之会”的历史记载,也说明在纵横捭阖、群雄争霸的春秋战国时期,匡城即是一块英雄谋略用武之地。

清代南京工部侍郎高铨在《匡城晚牧》一诗中留有“承筐曾经春秋笔,野老尤传郤缺名”的诗句。清山东提学副使沈钟也在《匡城晚牧》中写出“承筐名旧纪春秋,郤缺于此会鲁侯”的诗句。在这么多的诗篇中都有“承匡之会”的记述,可见这次事件的影响之大及其重要。

Hash:562080b32bfaeab1de11544bd607c59075a695b2

声明:此文由 大公观商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