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老城系列之关帝庙

忻州老城关帝庙(护国寺),位于忻府区城内南街关帝庙巷4号。坐北朝南,东西长75米,南北宽30米,占地面积3032平方米,原有房屋64间。关帝庙始建于唐初贞观年间,分别于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大清雍正三年(1725年)重修和改建(根据碑记及光绪版《忻州志·祀典》的记载),1999年再次重修。现存为明清建筑。关帝庙俗称老爷庙,是祭祀三国名将关羽寺庙,是忠义神武的化身,民间称为武财神。中国古代儒教、佛教道教三大宗教均把关羽列入本教人物,关二爷成了宗教文化的交叉点。庙门上关帝庙和护国寺两块牌匾并列, 说明这座武庙已经演变成了佛寺。是明清以来三教合流,在民间的多种形式融合。1985年4月忻州市人民政府(县级市)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6月6日,忻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中轴上线从南往北依次有戏台、山门、过殿、关帝正殿和后殿,两侧有东西配殿、钟鼓楼

最南端山门隔巷相对的是前有抱厦的高大戏台,始建于明万历三十四年(1603年)。石砌台基,面宽三间,进深二间,高约6尺,单檐前卷棚后悬山顶,斗栱三踩单昂,两侧筑有外八字屏墙,墙体居中有凸起的正圆形蟠龙琉璃雕塑,龙造型口向外、首尾相环,火珠高悬、张牙舞爪,可与介休张壁古堡琉璃蟠龙媲美。从侧面可以清楚的看出,悬山顶建筑高大,带有侧窗,前椽比后椽长,而抱厦的卷棚顶已经和后部屋檐几乎相连。卷棚顶应该是为增加戏台演出空间后建的,从外面看前后台是两座独立建筑,台内却浑然一体。此结构在民间称之为“秀女怀胎”式或“怀中抱月”式。

山门面阔三间,为悬山顶式门楼。正中滚顶中脊高起,两面瓦坡下“前廊后洞”式,后墙上开对称小窗。门楼两侧旁门分列,平时出入多走东侧旁门,两座旁门西为“钦德门”,东为“仰义门”门外是高高耸立的夹石基座木质旗杆。

走进山门,甬道上山门与过殿之间存有石经幢一个,高1.4米,直径0.35米,八棱形,风化严重,字迹漫漶不清。钟鼓楼分列东西两侧。

再往北即是曾经的过殿,“文革”中曾为部队药厂家属居住的大杂院,由于住户失火被烧毁,地上的柱础石位置依旧。史料记载,过殿面阔三间,中顶卷棚歇山顶,四檐出坡,檐角翘伸,螭吻高踞,风铃垂挂。

正殿是供奉关公的主殿,砖砌台基,面阔五间,进深六椽,单檐悬山顶,七檩前后廊式构架,黄色琉璃瓦中脊,脊楼高耸螭吻傲向苍穹。额匾 “关圣殿”悬挂于门上端。民国十年(1921年)殿前加盖卷棚顶前厅“大义参天”与原殿连为一体。殿内居中神龛,高台上关圣威武端坐,右手轻捋长髯,左手握定《春秋》书卷,凤眼微闭。

从关圣殿两侧可进入后殿,北面居中五间为大雄宝殿,结构与关圣殿相似,只因佛祖至上规制要高大,也毁于火灾

Hash:24eb3b3ce657a5bd346592f587551357701c48e8

声明:此文由 秀容在线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