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阳原村庄六大建筑特点

阳原村庄的建筑特点,可归纳为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建有坚固的堡墙、堡门、瓮城、墩台等军事防卫设施。

这与阳原的地理位置有极大的关系:阳原处于内、外长城之间和宣化大同两个重镇的交通节点,自古都是兵家必争之地。战国以来,战争在这里频繁上演,特别是明代,元蒙残余势力及瓦剌族经常到这里骚扰,阳原成为北方重要的军事防线,大部分村庄、关隘肩负着守卫京师的职责,修筑军事防卫设施就成了一种必然选择。

二是堡门开设有一定规律。

桑干河以北的村庄,一般开南门或东、西门,桑干河以南的村庄,一般开北门或东、西门,原因是桑干河以北的村庄地形北高南低,反之,桑干河以南的村庄地形南高北低,这样开门主要是为了避免高处洪水的威胁。当然,个别地理条件特殊的村庄除外,如开阳堡长宁堡(西庄)在桑干河之南却开南门,因为堡南有排水沟壑。

三是选址和街道设置富有寓意。

开阳堡、上八角,都是按照灵龟探水的寓意选址;水峪口、揣骨疃,则是按凤凰双展翅的寓意选址。开阳堡街道,设置为九宫街八卦巷;东白家泉、双树、揣骨疃等村,街道设置为三街六巷,取三元、六顺之意;籍箕疃村街道,设置为“三才街”牛形堡。

四是三个门簪藏有玄机。

门当户对是古代大门的装饰构件,起到寄托着镇宅、辟邪和祈求子孙旺盛之意。当然,在封建社会还有政治地位之分,如文官门当(石鼓)采用书箱的方形,武官采用战鼓的圆形。一般户对(门簪)都是成双成对。开阳堡和上八角村的门楣安装着三个门簪,实属特例,玄机不得其解,需要专家研究探索。

五是佛、道、儒寺庙观院齐全。

这与古代生产力低下,人们对万事万物都很崇拜敬畏有关。此外,受魏都大同佛教恒山道教的影响较深,也是一个原因。加之阳原历史上就十年九旱,基本上是靠天吃饭,百姓都对龙王爷十分敬畏,不管村庄大小都建有龙王庙,希望龙王爷多降甘露。像开阳堡、七马坊、揣骨疃、西庄、岳家庄等好多村庄,都有两个以上龙王庙。五道庙也是村村都有,大村庄有数个,如七马坊村五道庙就有8座,基本上每个街口建一个,百姓认为人死后到阴曹地府报到前,必须先到五道庙告庙,否则就永远不会投胎转世。有堡墙的村庄一般都建真武庙于北堡墙高台之上,人们认为真武大帝是主宰人间祸福生死的神灵,所以非常敬畏。关帝庙、观音殿奶奶庙泰山庙)、地藏殿(阎王殿、)魁星楼(阁)、三官庙、佛殿、玉皇殿、三义庙、书子庙等,则根据村庄大小和经济条件各有取舍。阳原自古为养马之地,因此许多村庄都建有马王庙,这也是全县寺庙的一个特色。

六是酬神戏楼精雕细刻。

大村庄在龙王庙、真武庙、奶奶庙、关帝庙等寺庙中建有酬神戏楼(乐楼、戏台)。这些戏楼是寺庙里最高等级的建筑,雕梁画栋,精雕细刻,美不胜收。好多戏楼是歇山顶或卷棚顶,代表了一座寺庙或一个村庄的级别。阳原戏楼,除西城东城之外,西庄、浮图讲和南庄的戏楼也较为精致。浮图讲村至今还保留着较为完整的戏楼。南庄戏楼是对原戏楼进行了翻建,但基本保留了原貌。

阳原有戏楼180座,其中龙王庙戏楼就达106座,这些戏楼成为村里社戏、社火、庙会、娱乐的场所。寺庙和戏楼不仅是当地建筑、绘画、雕塑、美学、文化、智慧的结晶,也是当地经济实力的体现。

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Hash:a3a4c41b8b1aa586e565948581d2e61e6af8e083

声明:此文由 张家口原创阅读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