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兴寺发现600尊窖藏佛像,后找到神秘石碑,才知道佛像被埋原由
山东青州的龙兴寺遗址,考古专家们曾出土过600多尊窖藏佛像,一时间让学界为之震惊。可是让专家们感到疑惑的是,这600多尊佛像全都是残缺的,没有一尊是完好的。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专家们经过研究,一开始以为和灭佛运动有关,但后来又从一块出土的神秘石碑上,弄清楚了窖藏佛像的由来,同时也让人不由得心生敬意,究竟是什么鲜为人知的原因呢?下面小编就来给您从头揭秘。
1996年10月,在现在山东青州实验中学附近,一处工地正在施工修路。施工人员开挖掘机铲土的时候,意外发现挖出来的泥土中,夹带有一些奇怪的石块。工人们都感到很奇怪,于是就纷纷围过去仔细查看。
工人们发现,挖出来的石块不一般,不仅表面光滑,就像是人为加工处理过的一样,而且有的还像是石雕的部件。于是,工人们怀疑是古代的文物,便立即电话联系了文物局的工作人员,让他们前来勘察。
经过专家们的现场发掘,确定工人们发现的是一处佛像窖藏,因为这里以前是一处寺庙,叫做龙兴寺,有着800多年的历史,最后在明朝时期不幸毁于战乱。由此,专家们也算是找到龙兴寺的遗址,并在深入发掘和清理过程中,还确定了窖藏的范围,是一处长8米多,宽6米多,深3米多的地宫。
让专家们震惊的是,在这处不足50平米的范围内,竟然堆满了残缺的佛像,以及不计其数的零星佛像残片,简直可以用触目惊心来形容。与此同时,专家们也疑惑了,龙兴寺为何会窖藏如此多的残佛呢?
专家们经过数月的修复和拼接,累计完成了600多尊佛像的还原,这俨然是个令人感到讶异数字。专家们又经过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发现这批佛像多为石灰石材料,只有少量的汉白玉和花岗岩。
从佛像的造型上来看,它们也各不相同,比如有的身形单薄,肩部微低,是典型北魏时期简练明快的风格。但也有一些在雕刻风格上纷繁复杂,细腻华丽的曹衣出水样式的佛像,而这正是典型的北齐风格。因此,专家们也就得出了一个结论,龙兴寺窖藏佛像是在北魏道武帝时期的灭佛运动中埋下的。但还没过多久,这一结论就被推翻了。
专家们在后期修复佛像时,发现了一件残片上刻有文字,经过辨析为“北宋天圣四年”。如此一来,龙兴寺窖藏的时间,就不可能是北魏的灭佛运动期间,至少也在北宋天圣四年后期,即公元1026年之后。问题来了,北宋距离北魏灭佛,已经过去了500多年,那这批佛像窖藏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此后不久,专家们在龙兴寺遗址附近,又出土了一块刻有文字的石碑,并经过专家们的解读,破解了龙兴寺窖藏的秘密。根据石碑的记载,在北宋时期,青州的寺庙经常会举办法会,而在法会上有一项重要的仪式,就是掩埋和供奉前朝被破坏的佛像,以积累公德。
因此专家们推测,龙兴寺作为当时整个青州地区最大的寺院,定然也举办过多次的法会,而专家们发现的这批佛像窖藏,肯定就是当时僧人们收集到的历代残缺佛像,又因为南北朝时期有大规模的灭佛运动,所以南北朝的佛像最多。
破解了龙兴寺窖藏的谜团,专家们心中的石头也算是落地了,可以安心的对佛像进行修复和研究。如此规模的佛像汇聚在一起,可以清晰地看到,从南北朝到宋代500多年时间跨度内的佛像雕刻风格的演变。同时,根据佛像的风格演变,也能反应出社会形态的演化和变迁。因此可以说,龙兴寺窖藏佛像,也是我们现在去了解当时社会形态的一扇窗口。
不过令人感慨是,龙兴寺原来健全完好的佛像都毁于战火,而埋藏于地下残缺佛像却保存至今,并被专家们发现和修复。对佛像来说,这样看似很公平,但其实不然,因为背后的伤害是无法遗忘,无法弥补,无法修复的,同时也告诉我们,历史并非都是美好的……
Hash:aa8e896c304d99d0e962cdb925711804d9763784
声明:此文由 历史小店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