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下游发掘汉字石碑,中国学者将碑文拓下,内容让俄罗斯尴尬
尽管在1689年,清朝还处于鼎盛时候,中国就曾与沙俄签订了《尼布楚条约》,双方具体的划分了势力范围,但是沙俄对中国的侵略依旧是没有停止,依旧在我国边境一带小偷小摸,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到了18世纪中叶,英法等西方列强已经开始将手伸到了北太平洋流域,大有成为太平洋霸主的趋势,而这些沙俄都尽收眼底。沙俄不愿屈居其之下,也想出来分一杯羹,此时的清王朝江河日下、只图自保也给沙俄创造了机会,沙俄出手的时机已经成熟了。
北太平洋最重要的地方是哪?自然就是岛国日本了。而要方便入侵日本,库页岛是一个必经之地,毕竟库页岛离日本的北海道很近,一定程度上来讲库页岛也算日本的门户(更别说库页岛的北部虽然中国原属居民偏多,但由于清政府的不重视,早在17世纪日本松前藩就已经到了库页岛南部)。
于是在1765年,沙俄就只用了一支由少量士兵大部分囚犯组成的小队就杀上了库页岛,先是杀散了当地人,将他们赶到了大陆。之后又用武力赶跑了日本在库页岛南部的势力,尽管当时的德川幕府不答应,但碍于实力不济,也没办法。
沙俄就这样开始了自身在库页岛的经略,而借助其丰富的矿产资源,沙俄也在这里美滋滋的开办了煤矿,面积7.64万平方公里的库页岛给沙俄创造了源源不断的财富。或许时间允许的话,下一步日本就该遭殃了。
只不过到了19世纪,沙俄在西边的欧洲大陆陷入了克里米亚战争的泥潭,被英法两国给牵制住了。而沙俄也深知在海军实力上比不过英法,于是为避免英法海军在北太平洋突袭自身 ,给自己带来巨额损失,于是不得不从库页岛上撤退,日本则乘机回到了库页岛。
而等克里米亚战争打完后,沙俄重新审视库页岛,却发现此时的日本实力已经越来越雄厚了,要想再将日本人赶走不是那么容易。但库页岛对自己来讲又极其重要,毕竟之前经略已久,所以沙俄想了一个办法,那就是“交换”。
于是在1875年,双方签订了一个《桦太千岛交换条约》,沙俄付出了千岛群岛北部的代价,从日本手中取得了库页岛的主权。
不过主权刚到手不到30年,在后来的日俄战争中沙俄就输掉了库页岛南部。而接着,沙俄又爆发了十月革命,日军趁火打劫,占据了库页岛全境。
但我们都清楚,俄国一直都是一个对领土急剧欲望的国家,它显然不会轻易放弃库页岛。所以在日本投降之后,苏联通过《雅尔塔协定》立马抢回了库页岛。此后库页岛一直属于苏联,在苏联解体后则隶属俄罗斯的萨哈林州。如今库页岛经过俄罗斯的长期经营,已经成为一个有俄罗斯特色风格的地区,俄罗斯民族也是占到了百分之八十以上。
俄罗斯也一直称库页岛是自身的固有领土,不容他国侵犯,但黑龙江下游的两个汉字石碑,却让俄罗斯这番话尴尬不已。
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还得从明朝历史说起。
在赶跑蒙古,建立明朝后,东北地方少数民族政权也相继来归,而为了维系在东北的统治,明成祖朱棣时期索性建立了一个奴儿干都司。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明朝在奴儿干都司的经略越来越广泛,甚至在思想文化上也有深入,于是有了后来在其地域内一个叫做特林的地方(今黑龙江下游)建造了一个叫做永宁寺的寺庙。
而在这个永宁寺内,大明朝廷特意建造了两个石碑,这两石碑一个被称为永乐碑,而另一个则叫于宣德碑,分别建造于永乐年间与宣德年间。这两块石碑主要是记录了明代建立奴儿干都司与明代在东北的一些经营的详细过程,作用自然是宣扬自身国威。
等到了清朝时期,由于战乱原因,永宁寺被毁,但这两块碑却没被毁掉,毕竟碑座是花岗岩,碑身由大理石建造的石碑还是相当坚固的。于是有了后来,在1885年,即清朝晚年学者曹廷杰来到这里考察,很容易就发现了这两块光秃秃的石碑。为了更好的做研究,曹廷杰也就乘机将上面的碑文给拓了下来。
而碑文上的文字有一段是有关于库页岛的。
即:“自海西抵奴儿干及海外苦夷(库页岛)诸民,赐男妇以衣服、器用,给以谷米,宴以酒食。皆踊跃欢忻,无人梗化不率者。……国人无远近,皆来顿首,谢曰:‘我等臣服,永无疑矣!后依土立兴卫所,收集旧部人民,使之自相统属。”从中可以看出,在明代时期库页岛其实就已经属于中国了,毕竟我们的大明王朝不仅将其纳入了奴儿干都司境内,甚至还建立了卫所对其进行了管理。这对于声称库页岛是自身领土的俄罗斯来讲自然是尴尬的不能再尴尬了。
于是在20世纪初,沙俄将两块寺碑给拆除搬走了,后来转移到了海参崴中的博物馆中,现在两块碑仍保存在其中,但不知道是故意为之,还是保存条件不佳,碑文如今已彻底模糊不清了。不过好在拓文还在,这成为了库页岛曾经是我国固有领土的铁证。
Hash:f98d10a9a370d4b41a0b40c7d461f64e87076c22
声明:此文由 揭秘历史文化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