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武阁:无钉子、无地基、柱子悬空的古代神奇建筑

真武阁揭秘

可以查看央视《地理中国》栏目

播出的《悬浮的阁楼》(上、中、下)

真武阁 摄影/林家庆

自诩与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并称“江南大名楼”,真武阁却没有名山大川可以攀附,也没有文人骚客留下只言片语,显得那么默默无闻。其它三位早已换换上新的妆容,而真武阁以最初的面貌,静静地看绣江流淌了400余年,承受着岁月无情的变迁。

岳阳楼,在保留原貌以及超过55%构件原物基础上,1984年大修完成,1988年被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黄鹤楼,在原址相距约1000米的新址于1985年重建完成,2014年被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滕王阁,第29次重建在1989年10月8日落成,不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徐霞客之谜

真武阁

真武阁,位于容县城东,建于明万历元年(1573年);徐霞客,64年后(1637年)游历容州(今广西容县)。这是两个本该发生联系的事件,却留下380多年之后的一声叹息。

1637年秋天,年过半百的旅行家徐霞客来到容州。八月初六这天清晨,他渡过江从南门进城逛了一圈,从西门出内城,悠闲地在饭馆里吃了个早饭。饭罢,沿着外城城墙向北而行,很快,他看到一大片演武场,旁边还有一个很大的池塘……

1962年,著名古建筑学家梁思成实地考察后,发表研究论文,将经略台真武阁杰出的建筑艺术公之于世。在他所写的《广西容县真武阁的“杠杆结构”》一文中说道:“真武阁建于1573年,到今年1961年,已将近400年了。但在中国建筑史上,它却默默无闻。这次偶然的机会,得一瞻‘风采’,我认为它应该引起我们极大的重视。”始引来无数专家、学者、游客慕名研究、参观。

天南杰构之谜

真武阁

真武阁,位于容县城东,临绣江而立,四角形亭阁式建筑,高13.2米,底宽13.8米,进深11.2米, 为古代建筑学上独具一格的“杠杆结构”,全阁用近3000条格木构成,二层楼的四根大内柱,虽承受沉重负荷,柱脚悬空不落地。400多年来,真武阁经历了5次地震,3次特大台风,仍安然无恙,被誉为“天南杰构”。

悬空的柱子(目前离地约1厘米)

对于二楼四根悬空柱子,梁思成从悬空柱的结构、斗拱的结构利用等方面切入做了深入分析,认为这是利用杠杆原理等多因素互为因果、相互制约以取得平衡稳定,如其中一个因素的增减改动,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就可以使整座建筑瞬间土崩瓦解。而且真武阁中两个相反的推力来自构件本身内部,像一架天平一样,是“活”的,不是“死”的,是动的而不是静的。整座建筑,从主要梁架到极为重要的斗拱细部,都像杂技演员顶大缸或踩钢丝那样,令人为之捏一把汗。

梁思成对这座阁的工程设计人员进行了假设,认为这是一位富有想象力的古代天才匠师的杰作,他借助杠杆原理成功漂亮地耍了一通利索的“结构花招”。

而真武阁还有一个令人惊叹的地方:没有地基!直接在经略台上搭起13米多高的木质楼阁。

真武阁的“底座”内全是沙子

央视播出的《悬浮的阁楼》显示,专家经过考察经略台墙体上的砂质、人工湖中的中粗砂、以及防空洞内没有衬砌的现象,做出了判断,经略台内的物质就是经过夯实后的中粗砂,砂源就是真武阁后面的人工湖。当地震波从地下向上面的真武阁传导时,经略台从中间起到了非常好的调节作用,同时抵消了很大一部分地震波。而这也正是五次大地震都没能将真武阁震垮的重要原因之一。

设计者之谜

真武阁

容县有座真武阁,

柱脚悬空永不落,

相传圣手鲁班造,

一夜工夫众人作。

这是容县当地关于真武阁建造的一首民谣。

传说当年一位工匠接受了建造真武阁的任务,却很长时间没有招工备料,以致引起众疑。终于有一天,他拜访了当地众多民众,请人于某月某日来帮忙造阁。那天晚上,突然雷鸣电闪,风雨交加,次日早上雨过天晴,阳光灿烂,而真武阁一夜之间建立起来了。而答应过帮忙建阁的人,那天早上一觉醒来,都感到精疲力竭,好像干了重活似的。人们这么悟到,那位工匠是鲁班仙师,他是在巧借众人之力,建设真武阁。

当然,这只是美好的传说,鲁班(公元前507年-公元前444年),春秋时期鲁国人;而真武阁建于鲁班仙逝2000多年之后。也许鲁班只是当地人表达对建造者的敬佩之情,而当时设计建造的工匠恐怕已无从考证。

《国宝档案》中的真武阁

Hash:6139336fd08815914617a090651d12244361259d

声明:此文由 懒人吉旅游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