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上这座石桥的脚步,有蔡襄、弘一法师、俞大猷、余光中...
还是那个动乱的西晋末年,那时衣冠南渡,中原移民一路南下,翻越山山水水终于走到了陆地尽头,于是人们就在海岸边栖息下来。由于这些移民大多来自同一个地方,为了表达对故乡“洛阳”的思念,他们就为这个新的家园取名洛阳,而他们也成为新的洛阳人,居住的地方为洛阳镇,流经的河流也得名洛阳江。
△洛阳古镇
洛阳江是泉州第二大河流,发源于戴云山脉,一路吸纳了安溪、南安的大小水系后缓缓流入泉州湾,流域全长39公里。北宋时期,泉州海外交通事业发展迅速,惠安也从晋江分离出来,单独设县,洛阳江也成为晋惠界江。
△晋惠交界
泉州湾的兴起改变了过去以陆路为主的交通格局,商贾云集,商旅往来,商贸发达,是闽粤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通道。然而,古时候的洛阳江水深面宽,海潮汹涌,每年又时常有台风光顾,翻船事件屡屡发生,建造一座安全稳固的石桥便成了人们最迫切的愿望。
石桥名叫洛阳桥,横跨洛阳江两岸,滔滔的江水在此与大海交汇,泉州知府蔡襄希望此桥能够万年平安,又称其为万安桥。
如今,淤泥上汹涌的潮水早已被郁郁葱葱的红树林所取代。为了防止红树林的疯长对古桥造成破坏,文保部门每年都要在洛阳桥两边进行清理。
据《晋江县志》记载,在建洛阳桥之前,北宋郡人李宠就有在江面上架起了一座浮桥,供行人往来。浮桥在我国历史记载最早,是古代中国运用浮力的伟大奇迹。但不足之处在于平时还好,一旦遇到台风季节就有冲毁的风险,也不是长久之计。
△镇风塔
我们都知道洛阳桥是蔡襄主持修建的,但最早提倡造桥的却是僧宗已及郡人王实、卢锡三人。因为他们没有建造成功,蔡襄便把工程接过来,直至建造完成。
△桥北的蔡襄雕像
有趣的是,造桥的困难也留下了几个传说,有“海神闹事”,也有“龟蛇作怪”,但这些毕竟是民间传闻,暂且权当是听故事。不过,我在《泉州,古刺桐港的故事》一书中看到:“蔡襄任知府那一年,泉州刚好大旱,没有大水冲击,间接减轻造桥困难,牡蛎也得以顺利繁殖”,这应该是比较可信的。
接下来就是建造洛阳桥的核心技术环节了。投石造堤,铺设桥基。想在柔软的淤泥之上建造稳固的桥基,这需要智慧,也需要对水土环境十分的了解。从小在海边长大的蔡襄深知牡蛎外壳附着力强,繁殖速度快,便把建桥方案选在洛阳江入海口。因为牡蛎是海洋生物,咸淡交界的地方养料也最为丰富。
为了减少洪水对桥梁的冲击,桥工巨匠就想到了船型桥墩,迎水面便设计成尖形以分水势。古人真的很聪明,船型桥墩的发明改变了以往千篇一律的方方正正,既美观又实用,这就是核心技术中的“筏形基础”。
没有混凝土,但是有牡蛎。经过几年的沉淀,矮石堤和桥墩早已跟牡蛎凝为一体,把生物学运用到桥梁工程一点也没有毛病,这也就有了核心技术中的“种蛎固基”。
有了桥基桥墩,剩下的就是桥身了,这一项又是浮力的功劳。泉州是座石头城,通体花岗岩的洛阳桥全部就地取材。水可载舟,舟可载石,巨大的桥板就是通过海水的涨落架到桥墩上的,这是核心技术中的“浮运架梁”。
整座洛阳桥的建造历时六年零八个月,耗资1400万两,而如此巨大的桥金也都是从民间筹资而来。在造桥和募集资金上,义波和尚的义举更是被后人所崇敬。据说,桥上的扶栏立柱和石狮子代表着那些造桥的桥工桥匠,蔡襄也写了一篇《万安桥记》。
△狮身护栏
除此之外,桥南还有为纪念蔡公功劳而修建的蔡忠惠公祠,桥北有祭祀海神通远王的昭惠庙。
△桥南蔡襄祠
△桥北昭惠庙
中国古代先进的造桥技术令人折服,桥上的各种附属建筑同样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有宋代护桥石将军,有形制迥异的石塔,还有众多的摩崖石刻。
△月光菩萨
△护桥石将军
△宋代石塔
提到碑刻,这里的数量之多实为震撼,蔡襄手书的《万安桥记》,中亭留存至今的26方历代修桥碑记,还有蔡公祠和昭惠庙的各种碑刻等。
△中亭碑林
△蔡襄祠碑刻
△昭惠庙碑刻
“立如东西塔,卧似洛阳桥”,明代文学家李贽在《塔桥图》上的这句题词也成了泉州人教育子女的信条。时隔几百年,诗人余光中用1060步走完洛阳桥全程后,写下了另一首乡愁,“多少人走过了洛阳桥,多少船驶出了泉州湾。现在轮到我走上桥来,一脚踏上了北宋年间”。走过这座石桥的脚步,还有建桥的蔡公,穿着芒鞋的弘一法师,套着马靴的俞大猷以及踩着软步的惠安女。
洛阳桥不在河南洛阳,而在福建泉州。名气与河北赵州桥、北京卢沟桥、广东广济桥齐名,它们并称中国古代四大名桥。洛阳桥的价值在于厚重的历史底蕴,在于领先的造桥技术,在于世界桥梁史上的地位,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是“古泉州(刺桐)史迹”系列文化遗产的重要遗产点。1988年,洛阳桥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Hash:5f5954dbc07a586084a8bad41d7552c7dcd14c90
声明:此文由 一探天涯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