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国祥:北魏洛阳内城的空间格局复原研究—北魏洛阳城遗址复原研究之一
摘要:北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北方游牧民族入主中原创立的王朝。北魏迁都洛阳以后创建的都城,不仅继承了前代中原王朝以太极殿为核心的宫城居中的都城制度,而且也结合十六国南北朝时期多民族与多元文化融合的特点,在都城外围修建了规模空前的外郭城和众多里坊,其三重城圈的都城形制对中国古代后续王朝的都城形制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本文结合该城址近六十年的考古工作和文献资料,对北魏洛阳都城内城的墙垣、城门、街道格局和重要建筑分布进行了复原研究。
北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北方游牧民族入主中原创立的王朝。其虽然是南北朝分裂时期统治北方的一个割据政权,但迁都洛阳以后建造的都城和被迫南迁的南朝建康都城一样,核心格局完全继承了中原前朝的都城模式和制度,而且还结合当时多民族与多元文化相互交融的特点,创建了一座规模空前、拥有三重城郭、设置大量坊市的新型商业化都城,对中国古代后续王朝的都城形制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对北魏洛阳都城形制布局的研究,最早学者们主要是根据历史文献进行考证。随着20世纪60年代以来考古勘察的持续开展,为该城址的相关研究提供了重要基础资料。为此,笔者认为有必要结合相关史料,对北魏内城的规模形制、空间格局和重要建筑的分布做进一步的位置推定与复原研究。
一、北魏洛阳内城墙垣的规模与形制
北魏内城即汉晋时期的洛阳大城,据文献记载古人俗称其为“九六城”。如《续汉书·郡国志》引《帝王世纪》曰:“城东西六里十一步,南北九里一百步。”又引晋《元康地道记》曰:“城内南北九里七十步,东西六里十步,为地三百顷一十二亩有三十六步。”经过多年的考察与实测,基本确定了该城圈的始建与沿用时代、规模形制和城内基本格局。(图一)
现地面上仍断断续续残存有北魏内城东、北、西三面夯土墙垣,南垣则被改道南护城河的洛河所冲毁,整个城址平面略呈北墙不甚规则的南北长方形。北垣东段、东垣和西垣南段保存较好,现地面上最高仍残存5~8米。据实测东垣残长3895米,北垣全长2820米,西垣残长3510米,南垣以东、西垣间距测算长2460米。整个城圈长度接近13公里,约合当时的30里,符合洛阳城“九六城”的记载。
据对三面墙垣勘探与探沟试掘情况,发现各段墙垣宽度略有不同,北垣勘探宽度25~30米,试掘探沟内宽度17.4米;东垣勘探宽约14米,试掘探沟内宽16~26.5米;西垣勘探宽约20米,试掘探沟内宽16.2~21米。
考察发现,内城东北角和西北角的墙垣均呈圆弧状。东南角和西南角墙垣虽被洛河冲毁,但结合北部两角和邺南城南部两角的形制,也都应该为圆弧形,这样的墙垣形制显然更便于军事防御。北墙东段和西墙北段外侧还发现多座马面基址,间隔110~120米。广莫门西侧的一号马面依北墙外侧修建,现存顶面东西12.9米,南北11.7米,残高2.1米,地基厚2.3米。马面分早晚两期,早期马面始建于魏晋时期,晚期马面是北魏时期对魏晋马面修削后重新筑造的。东北角内侧还发现多处凸出的马道遗迹。西北角内侧的丙城则确定为曹魏至北魏的金墉城,其东北角还发现魏文帝创建的百尺楼基址,甲城和乙城则可能是隋末李密所修金墉城的遗迹。上述马面、马道、百尺楼与金墉城等,都是军事防御设施。
内城三面墙垣虽然大致为南北或东西走向,但均不完全呈直线,在不同位置都有曲折现象。这种曲折现象与这座城址使用时间较长、后代不断的增筑扩城有关。据考察,各段墙垣均是由多个时期夯筑或增修的多块夯土组成,时代分属周、秦、汉、魏晋和北魏等多个时期,不同地段的城垣夯土始筑或增筑时代也有很大差别。据研究发现,北魏内城下至少有三个规模不同、时代早晚有异的早期古城叠压在一起,即始建于内城中部的西周城址,东周中期向北增扩的城址,战国末~秦代又向南新扩的城址。东汉、曹魏、西晋洛阳都城和北魏都城的内城,均在这个城圈基础上修建并沿用。
二、北魏洛阳内城城门的分布与建筑形制
在北魏内城残存的三面墙垣上,经勘探共发现10座城门缺口,东垣3座、北垣2座、西垣5座。
根据记载,北魏东垣3门南至北分别为青阳门、东阳门、建春门。建春门遗址南北长约30米,东西宽12.5米,为一门三道结构,中间门道缺口宽约8米,南、北门道各宽6米,门道之间隔墙宽4~5米,门道两侧存有排叉柱础或础坑,是沿用汉晋时期的城门。
北垣2门,东至西分别为北魏广莫门和大夏门。大夏门保存较好,缺口宽约31米,进深约33米,中间有两堵隔墙,也为三个门道。
西垣5门,南至北分别为北魏西明门、汉代雍门和北魏西阳门、阊阖门、承明门。阊阖门缺口宽约47米,进深约58米,结合记载该城门北缺口下可能还有水门。西阳门保存较差,门址南北长约30米,东西宽13米,仍残存南北夯土墩台和北门道路土、排水沟槽及北隔墙等遗迹,也为三个门道,城门规格、建筑形制与建春门基本一致。
根据记载和勘探的道路情况,南墙垣上还有4座城门,东至西分别为北魏开阳门、平昌门、宣阳门、津阳门,但四门均已被洛河冲毁。
如此,该城圈上共有14个城门缺口,北魏时除改开西阳门而封堵汉代雍门外,在西墙北端还新开一座承明门,故北魏设置城门13座。
考察建春门、西阳门和大夏门等门址情况,内城城门可能均设置三个门道,这显然与“一门有三道,所谓九轨”的记载相符合,也遵循了天子都城的制度。内城城门的建筑结构,则是靠夯土隔墙和大排叉柱支撑的三门道大过梁式建筑。文献记载北魏内城城门上都有高大的楼观建筑,“城门楼皆两重,去地百尺”,由此获知其城门上面的楼观都是两重结构。此外文献记载洛阳城门皆有双阙,但目前考察的多处城门均未发现明确外凸或独立的双阙遗迹,但城门两侧均有较大规模的夯土墩台,推测其双阙也可能建造在城门楼两侧的墩台上。
三、北魏洛阳内城的道路与主要建筑分布
在内城勘探共发现东西向和南北向道路各5条,分别正对各城门缺口。
5条横道有3条贯穿内城东西墙城门,最南面一条横道即自东墙青阳门至西墙西明门的御道,长2460米,宽29~36米。该道路与宫城前的南北大街铜驼街交汇处,道路北侧布置有左祖右社,即东为太庙、西为太社;路南左有护军府和衣冠里,右有司州和凌阴里等,显然是内城南部重要的礼制建筑区域。青阳门内道南有景林寺;道北则有修梵寺,修梵寺西还有嵩明寺。
中间一条横道为自东墙东阳门至西墙西阳门的御道,长2630米,宽约40米。道路从宫城南面穿过,与铜驼街在阊阖宫门前呈 “T”字形交汇,显然是内城中最重要的东西向交通干道。西阳门内道路南侧20米有东西向的夯土坊墙遗迹,应即文献记载的西阳门内道南永康里和御史台的北院墙。永康里内有领军将军元叉宅,也即汉太尉荀彧故宅。西阳门内道路北侧的延年里有宦官刘腾宅,太原王尔朱荣曾停憩其上,后尔朱世隆为尔朱荣追福改立其为建中寺。刘腾宅东面还有太僕寺,寺东还有乘黄署、武库署,二署也是故曹魏相国司马文王(司马昭)的府邸。东阳门内一里御道南有昭仪尼寺,西面有治粟里和义井里,御道北则有太仓署和导官署。昭仪尼寺有池,池西南有愿会寺,中书舍人王翊舍宅所立,寺南有宜寿里。宜寿里有苞信县令段晖宅,因传为晋侍中荀勖旧宅,段晖遂舍宅为光明寺。治粟里为仓司官属所居,在太仓、导官二署东南。义井里南为太傅清河王元怿所立景乐寺,寺西隔司徒府与永宁寺相望,寺东则是高肇宅。显而易见,这条东西道路两侧也都为重要的官署、权臣贵戚的宅第或寺院。
北面一条横道是自东墙建春门至西墙阊阖门的御道,长2510米,宽35~51米。该道路直对宫城东门万岁门和西门千秋门,显然是内城东西两侧进入宫中的重要御道。内城西墙阊阖门内道北有宣武帝所立瑶光寺,东去千秋门二里;道南有刘腾所立长秋寺,即晋金市故地。建春门内御道南,有句盾、典农、籍田三署和司农寺,再南面即太仓署和导官署。这些掌管粮食生产、加工和储藏的官署集中设置在建春门与东阳门内,显然与北魏宫城东面设置有太仓、且邻近建春门外的漕渠有关。建春门内道北是拟作东宫的空地,即晋太仓所在,仓南有翟泉,即东周时王子虎、晋弧偃盟于翟泉之水域。这里也是汉代永安宫旧地,永安里当也在此。
此外,汉代雍门内和北魏承明门内还各有一条东西向道路。雍门内御道残长仅50余米,宽约20米,北魏时应已废弃,当为永康里所在。
承明门内御道残长1410米,宽17~22米,从金墉城前向西直入宫城北面和华林园。承明门内道北为曹魏始建的金墉城,孝文帝时为金墉宫,作有光极殿,南门称光极门;承明门外道北则是孝文帝常去谈经拜佛的王南寺。
5条纵道有4条正对南墙城门,2条正对北墙城门。最东面一条纵道是南墙开阳门内御道,北抵东墙建春门内东西向御道,城内残长2400米,宽12~15米;开阳门内御道东有景林寺,青阳门内道北还有修梵寺,修梵寺北则为永和里。永和里内有太傅录尚书长孙稚、尚书右仆射郭祚、吏部尚书邢鸞、廷尉卿元洪超、卫尉卿许伯桃、凉州刺史尉成兴等六宅,这里也是汉太师董卓故宅,里内南北皆有董卓所造水池。
东起第二条纵道即贯穿南墙平昌门至北墙广莫门的御道,局部折拐为东西向,城内残长4045米,宽14~29米。广莫门内是晋时的步广里,御道西侧为皇家禁苑华林园;前述翟泉即在广莫门道东、周景王冢与威列王冢之间侧,周回三里,孝文帝以其在华林园大海的东侧,故又称其为苍龙海,并在翟泉北侧设置有河南尹廨。
东起第三条纵道即南墙正门宣阳门内御道,北端起于宫城南门阊阖门,故名阊阖南街,也称铜驼街。道路残长1650米,宽40~65米,是北魏都城内重要的南北大街。据考察,阊阖门前150米处发现一段铺石板路面,宽约2.9米,位于40米宽道路中间略偏西处。石板0.6~0.9米见方,铺砌整齐,表面有碾压车辙印痕,车辙间距1.5米。文献记载北魏在铜驼街两侧设置有许多重要官署和太祖、太社,街东侧自北向南有左卫府、司徒府(东面有景乐寺)、国子学、宗正寺、太庙、护军府、衣冠里等;街西侧有右卫府、太尉府(西面有永宁寺)、将作曹、九级府、太社、司州、凌阴里等。结合记载,阊阖南街被称为铜驼街至少沿自曹魏,街两侧设置庙社也不晚于魏晋时期。这条以铜驼街命名的南北向御道位于宫城正门和正殿正前方,南面直对大城正门宣阳门和城南的祭天郊坛圜丘,显然是作为都城的轴线大街规划设置的,也是后世都城宫前中轴线大街的最早雏形。
最西面一条纵道是南墙津阳门内御道,北抵西墙承明门内御道,城内残长2990米,宽36~40米。津阳门内御道东侧设有胡统寺、昭玄曹、永宁寺、御史台、太僕寺等。永宁寺为胡太后所创建,其地为曹魏大将军曹爽故宅。永宁寺四周道路空间约400×320米,而寺院围墙则为301×212米,院墙周边空地尚多,发现有水渠遗迹。《洛阳伽蓝记》记载:“四门外树以青槐,亘以绿水,京邑行人,多庇其下”,显然是指这些空地。永宁寺南有昭玄曹,再南一里许是胡太后姑母所立尼寺胡统寺;永宁寺北则是御史台。
北墙大夏门内还有一条南北向御道,南面延伸至宫城西北角附近,残长400余米,宽约30米。御道东侧即禁苑华林园,园内有大海(汉、曹魏天渊池),还有曹魏明帝所起景阳山,孝文帝建有清凉殿、茅茨堂等。
(作者:钱国祥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原文刊于《华夏考古》2019年第4期 此处省略注释,完整版请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
责编:荼荼
Hash:1ea14187af47f0996ede750d133974c4097dea64
声明:此文由 社科院考古所中国考古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