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全卫城:为您再现明代军事要塞风采

它不止一次地见证着战事的转折——明成祖曾亲率精锐自此北征鞑靼、40万金兵曾在此附近被蒙古铁骑击溃、成吉思汗也是于此告别了中原大地,退回了漠北老家。

它就是万全卫城

它是保卫京畿的九边重镇中重要的一堡,也是长城防御体系的关键一卫。更难得的是,经历六百多年风沙侵蚀后,万全卫城依然完整,是现如今明代城堡中保存最完好的一处。

村镇名片

万全镇

●位置:张家口万全县城北约15公里

●特点:拥有明代宣府镇长城防御体系的重要卫所之一——万全卫城

左卫已失,右卫留存

认识一座城,先从入城甬道开始。

万全镇宣传委员马震宇每隔十几天,就要带着参观的人群从城门甬道经过。走在甬道上,视野之中都是大青石,经过多年风沙侵蚀、骡马压踏后,石头没了棱角,闪着光。

在他看来,想品透这个在游记里,被说成四四方方,有前后脸儿,有穿耳的城堡,要从历史说起。

万全卫城,也被称作“万全右卫城”,既然有右,必有左。

确实,唐朝年间在怀安县西部设有九子城,就是左卫城的前身。明洪武二十六年,明王朝为彻底遏制蒙古侵扰,壮大军防,普遍实施“军卫法”。宣府西路右卫城(即今万全右卫城,原名德胜堡),左卫城(即包括今左卫镇城在内之原左卫旧城规模)和怀安城(今怀安镇)即是当时由置卫而崛起。

左卫“军衙”设居城东,而右卫“军署”则客居城西。但左右卫城的命运不同。河北文物局高级工程师孙晶昌曾考察过万全卫城,他介绍:“一城两卫,各领其属,各司其职。但如今左卫城已经损坏,只有右卫城较为完整地保存了下来。”

关于“万全”加在“右卫城”之前,也是有根据的。相传,在议定万全卫城地址时,曾选定坝上(今张北)一带。后有大臣提出异议,坝上筑城,无险可守,乃兵家所忌,于安全不利。于是一致认定,城堡建于坝下得胜口处方为“背枕长垣,面临洋水,左居庸之险,右拥云中之固”的“万全之策”,这也是万全右卫城城名的来历。

注定是见证转折的军堡

“万全右卫城作为防御工事,被称为京西第一卫,不辱此名。”孙晶昌处长说。

在宋、辽交兵百年间,宋军始终处于下风,但年年享受供奉的辽人逐渐走向了腐化堕落,失去了能征惯战的本性,在骤然崛起的女真族勇士面前颓然倒地。

谁知,不过百年,金迎来了自己的末日。金大安三年,成吉思汗命敢死队为前锋,突袭右卫城附近的野狐岭,并与金兵40万激战于洋河北岸汇河堡。金军一月内连败三次,主力在会河川大部被歼,苟延残喘的清梦彻底破灭,金王朝从此一蹶不振,至公元1234年灭亡。

也是从这一刻起,万全卫城成了见证转折的城堡。

鞑靼、俺答曾两次进犯万全卫城,犯扰蔚州,甚至到达顺平县,杀掠数千人。宣府镇总兵,一代名将马芳深知右卫城乃护卫京畿的重要门户,他主动在马莲堡迎敌,令大开堡门,敌军疑有伏兵,不敢入内,在城外鼓噪一晚,当敌军精疲力竭之时,马芳下令出击,于拂晓大破入侵之兵。由此可见,万全卫城是宣府镇重视的卫所城

随后,为抵御蒙虏,明成祖除了加固长城,更是曾亲率精锐自此北征鞑靼。自此,鞑靼的强势走到了终点。随着战事的不断升级,卫城的规模也在逐步完善。

也是在这里,令全球1/3文明闻之胆寒的蒙古铁骑,告别了占有了百年的中原大地,在明朝北伐大军的铁蹄之下,从这里退回了漠北老家。

■城内的南北大街

“城套城、门套门”都为防御

万全右卫城,能够成为多次见证战事的军堡,在于它的坚固。

筑城需要因形借势,以山为凭的最辉煌的例证就是长城,万全向北不远便有明长城遗迹,借势长城之势,这一点,它做到了。

如果俯瞰,可以看出,万全右卫城是一个“城套城、门套门”的格局——南北有瓮城,瓮城之外,还有关城。

瓮城是建在城门外的小城,用于增强城堡的防御能力。万全卫城南、北城门外分别建有南、北两座瓮城,均开东门。门洞也是砖拱券式样,除长度略短外,其宽、高及门扇均同于城门洞及门扇。在瓮城南、北还有同样可以增强防御能力的小城——关城。

再沿着南北向内部延伸,就是城门。其实城内有东南西北四门,但东西两侧完全封闭,只是突出方廓,颇类古轿的耳窗,又称翼城

瓮城也好,关城也罢,都是为了保卫进入城堡的唯一通道,也是城防的薄弱环节、攻城战的重点——城门。城门本身建造得也非常坚固。门洞内设厚约20厘米的木质门。门扇还由铁板包裹,布满铁蘑菇钉,从而增强了门扇的硬度,降低了火攻城门的危险。

孙晶昌介绍,这样相当于有三道城门,弯曲的进攻线路,大大增加了敌军攻城的难度。战争中,即使敌军从正面攻破关城外(第一道),还得绕个弯再攻瓮城门(第二道),即使瓮城门失守,敌军进攻的线路仍然不能一气呵成,只能再绕个直角后攻打城门(第三道)。从战术上讲,已延迟了敌军进攻的速度,而为守城军士争得了时间。

“轿顶”和“杆子”如今不在

万全卫城虽是杀气腾腾的刀兵之地,却还有一个安稳的名字——“轿子城”。

“你看两个翼城,就像轿子上的两个窗,城堡中间原来还有玉皇阁,据说比城墙还高,就像个轿顶,再加上城外的两条护城河,像两根杆子。整座城像一个轿子。”马震宇解释。

说着说着,话锋一转,有些失落:“不过现在轿顶、杆子,都没了。”

但这座最后的右卫城失去的,不止“轿顶”和“杆子”。

万全古城内,历代的宗教建筑曾不计其数。城内先后建有玉帝阁、东大寺、西大寺、城隍庙、奶奶庙、关帝庙等五十多座庙宇。庙宇占地面积约占全城面积的十分之一。

很难想象,一座斗方的军堡内聚集着五十余座寺院庙观,究竟是怎样的盛况。它们大部分在“破四旧”中被损毁,到今日,堡内干干净净,那些庙宇仿佛从没存在过。

立在城头,远眺。多处防御工事已经坍塌,失去了使用功能,曾经的威严也消失殆尽,两侧的砖面大多剥蚀,露出残破的黄土墙,只有拱券还倔强地挺着,支撑着军堡的最后一点颜面。

“别小看这些墙”,孙晶昌强调,语气不容置疑。

这里砖包结构的城墙,让他印象很深,“不仅坚固,而且做工精细,砖包墙的内部是黄土夯筑,外围包砖,而且砖与砖之间的契合得很好。”

如今,万全镇正尽力恢复万全卫城的原貌,城内的人口不再增多,城内的建筑慢慢恢复原貌。在右卫城最后的庇护下,吃一个当地的面性糕,嚼一口马板肠,在寒冬里等待春天,也就是这种心境吧。

图文来源网络,文字、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

Hash:90f1e63bb945b2615ec3a997ab5401d8b36c0cd6

声明:此文由 张家口原创阅读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