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慧寺之缘。

定慧寺之缘

文|皋南书院-章志生

我刚出生的那几天,适逢村里放露天电影水浒传》,梁山故事便成了大家田间地头津津乐道的谈资,好汉鲁智深的形象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好我兄弟排行“志”字辈,家里人图省事,也可能是出于对梁山好汉的崇拜,便给我取名“志生”,字虽不一样,但是这个名字的出处肯定是确凿无疑的,不用考证。所以从我穿开裆裤起,爷辈叔辈都喜欢叫我“花和尚鲁智深”,有时候直接喊“花和尚”,走到前也叫,走到后也叫,让我不胜其烦,我那时候觉得有绰号的人很没面子,为此,我和同龄的屁孩干了不少架。后来,渐渐的也习惯了,刚识几个字的时候,喜欢把自己的名字换成同音或近音的其他字,换来换去,“智深”竟也被用过好多次,甚至还被老师用过,这已经算是比较“官方”的认可了。不管怎样,我与和尚就是有不解之缘。

和尚离不开庙,我因了这名字的缘故竟也对寺庙有着莫名的情感。

我五六岁的时候,听别人说如皋城里有个定慧寺,寺里有很多菩萨,很大很大,大啦啊!于是,我缠着家里的大人,一定要去定慧寺看菩萨,别人去了是烧香许愿,我是为了看菩萨!这事竟然得到了大人们的许可,我父母都是农民,农民对菩萨的虔诚几乎是与生俱来的。家里才买了个新脚踏车,母亲就趁着礼拜天骑车带我上定慧寺敬香。

现在回想起来,我已记不清当天是晴天还是多云,只记得我特别兴奋,对于极少走出过村子的我来说,上如皋就是出了趟远门,相当于现在人说的旅游,当时的兴奋劲儿不亚于现在乘飞机飞向景区。

也记不得怎么买的票怎么请的香,只记得进门之后就看到了一尊很大的金身菩萨,面容慈祥而又威严,我不由自主地跟着大人跪在蒲团上磕拜,然后依次拜过了很多尊大小菩萨,当时的大人们都很严肃,走路时都没人大声说话,老太太们都是双手合十举在额前一路几乎闭着眼睛在移动,我母亲也这样。没多长时间,我就不想跟着大人这么慢吞吞地拜了,我趁大人不注意,一会儿就溜了。我仰着头把很多大菩萨都认真看了个仔细,想来当时的表情对菩萨是多么的不敬,我想菩萨也不会跟一个乡下的无知孩童计较吧!邻居家的小孩曾经跟我说他在如皋还摸了菩萨的脚的,还说摸了菩萨脚更能得到菩萨的保佑!我一想到这个,立马飞快地把有蒲团可以跪拜的菩萨都拜了一遍,也趁着和尚和香客不注意的时候,把身材适合的菩萨的脚都摸了一下,小的塑像或雕像也太多了,我摸不过来,但是,形象威严的四大天王的脚尖我都认真摸过。那时候我也不认得字,看不懂“禁止触摸”的牌子,不知道那样做不利于文物保护。

摸了菩萨脚之后,我又在寺内四处转悠,东停停西看看,努力记住我所看到的一切,就为了积累“资料”,回去好跟小伙伴们吹牛。我走到一处相对幽静的房舍前面,沿着走廊一间间地张望,有一间房子里有个面容十分慈祥的老师父在写毛笔字,他看到我在他房间门口探头张望,就停下手中的笔,笑着问我:“小施主,你是来当和尚的吗?”吓得我飞也似的窜了。当时农村的小男孩大多是剃个光头,像我这么圆头圆脑的肯定特别像个小和尚,难怪老师父喜欢。

二零零九年夏,我调进市一中教书,一中和定慧寺仅仅一河之隔。中国著名古园林专家、同济大学教授陈从周先生赞定慧寺"水环寺、楼包殿、山门北向,在全国独具一格"。寺南有护城濠河,北有玉带河。寺西南有观凤桥跨护城河,一中恰在桥西南,站在四楼就可以看到定慧寺的多半建筑的屋顶,观音塔尤为突出。一年四季,无论哪个季节,晴时总是香烟缭绕殿宇生辉,初一月半二十五时尤甚。雨时更是古韵绵绵,极目远眺,烟雨蒙蒙,青砖黛瓦,让人想起“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诗句。观音塔白天古朴庄重,夜晚灯火辉煌,流光溢彩,宛若神话中的宫殿,煞是壮观。

来如城工作的十年,也是与定慧寺朝夕相望的十年,我从而立之年走向不惑之年。十年光阴,我经历过喜怒与哀乐、荣耀与屈辱、如意与无奈,无论遇到什么,只要远眺定慧寺的楼宇,凝视那些古建筑的屋脊和宝塔的尖顶,面朝定慧寺仰望天空,我就会逐渐变得宁静,变得勇敢与坚毅。不管行色多么匆忙,不管有多么重要的事,当我路过它时,都忍不住将步子放慢,放轻……

早晨,我常常去定慧寺旁散步,在学童的读书声中慢慢走过观凤桥,经文昌阁右拐,沿寺庙南边的路上向东漫步。北边是寺院的黄墙青瓦,墙上的窗棂皆由小瓦拼成,图案多样,古朴典雅。南边是护城濠河,濠河边垂柳拂地,清晨的阳光透过南岸的树梢,射向波光粼粼的水面,河面上就像托起了一汪碎金,晶莹的光芒柔和地燿着行人的眼,水鸟贴着河面飞过。树下的石凳上坐着满头银发的老人,神态安详地注视着黄墙内的观音塔,似乎在参禅悟道,也许老人并不知道什么是禅什么是道,但是霞光下的白发老者展现的就是禅意绵绵的石凳静思图。

漫步之际,心生好奇:各地庙宇均为山门向南,为何唯独定慧寺山门向北呢?听老人介绍后方才知晓:定慧寺原本面南而建,明嘉靖年间,为了抵御倭寇侵扰,扬州府出资修筑了城墙,将定慧寺包入城内。明万历年间重修时正式将山门改为北向,原山门处改建成藏经楼。山门北向原是为了抵御外敌入侵,现在反而成了定慧寺的特色,这一不依古法风水之道的庙门建设,竟深藏着这么一段“保护黎民”的动情故事。如今南墙共有一大三小四个门。靠近文昌阁处有一门稍大,朱漆铜钉。观音塔处有一小门,观音塔就在墙内不远处,站在墙外就能十分清楚地看到各层飞檐和窗户上的装饰。另有两个与之等大的小门,一为“解脱门”,一为“不二法门”,据仁臻师父说此二门名字源自《华严经》,平时不打开。

寺东南角有一暗河,从“解脱门”东侧的路下穿过,内接放生池,外通护城河。暗河上有两处水面露出路面,分别在路的南北两侧,有石雕围栏相护。过“解脱门”左拐,再走三五十步,经育贤桥至学宫路,一片开阔的水面豁然出现,这就是与玉带河相接的放生池。没有风的时候,水面如镜,观音塔和慈恩亭的倒影清晰如真,石堤垂柳,青石栏杆古槐参天,池中鱼儿欢快地追逐争食,水面上激起无数个同心圆,一圈圈地远漾开去……若是晴朗的月夜,月光如水水如天,明月宝塔天水相映,此种情状,纵有万千烦恼也将随风而去,让人净心如水吧!

放生池畔有一门向西,上书“功德林”。功德林西边就是定慧寺正大门,向北而开,正中间是一对开大门,两侧各有一小门,朱漆铜扣,颇为庄严。正门仅在年三十夜、正月初一、二月十九、三月十九和六月十九几个重要的日子才会打开。山门正对定慧桥,定慧桥也是罕见的三桥同体构造,三座桥自东而西依次为师范桥、定慧桥和长寿桥,分别与三个山门相对,师范桥向北正对如皋师范学堂的大门。

定慧寺的西北有冒家桥,过桥左拐继续南行,一排向西的店面中间,有一门正对文定苑,为“智慧门”。再走几步就是过丞相亭和文昌阁了,过观凤桥返回学校。

如此绕寺漫步一周不过半个钟头的光景,走下来让人神清气爽,什么愁情往事均烟消云散,踏踏实实开开心心开始一天的工作。不惑之年的我能够有现在的从容淡定但又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离不开这十年绕寺漫步的参悟啊!

我与定慧寺,还有一缘维系。邻家徐二爷爷的女婿在如城做行长,徐二爷爷有一次被女儿女婿接到城里过年,正月初一到定慧寺吃了一碗素面,觉得好吃得不得了,觉得这是这辈子吃到的最美味的一顿!回来后跟我们说道的时候,那神情就好像一顿素面香到骨头鲜到了魂,打那时候起,我就有一个心愿,那就是想尝一尝定慧寺的素面。我无数次从功德林前面走过,知道功德林内有一小院,小院内有闻名遐迩的素食宴,这里每天都有善男信女或是游客在此享用素斋,定慧寺素食宴讲究“以素为魂以雅为纲以禅造景以净沁心万物有灵敬天爱人”。功德林素食是营养健康环保低碳的净心美餐,将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与养心修性的佛教文化相融合,给人清、净、洁、悟的氛围,让人在享受“净素美食”的同时,还能享受到愉悦与和谐。我对定慧寺素餐仰慕已久,虽然我所教书的学校近在咫尺,我随时能来了此夙愿,但是我不想轻易为之,我要以此来激励自己,生活上积德行善,工作上造福桑梓,有朝一日,我定要来此大快朵颐,哪怕就来一碗定慧寺素面!

关注我 按小手

Hash:80a8f2cae39c2fac57fb9e2407bd37140d013b37

声明:此文由 磨头人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