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载千年中华民族文化内涵——祠堂的前世今生
—— 2017年第 043场 ——
▼
上周六,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兼任中国经济史学会理事、中国社会史学会理事的杨国安老师做客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在市图书馆五楼报告厅举行题为《祠堂、族谱与祭祖》的讲座。杨老师运用大量的历史资料与现实生活中的图片,告诉我们宗族是维系社会结构的纽带,是稳定社会的因素!
一、姓氏、血缘、宗族
姓氏与血缘
“姓”字“从女从生”,血缘关系人群的标志,主要功能是区分人的血缘群体。1987年统计我国现有姓氏约11969个,常用的有3050个,其中李、王、张、刘、陈、杨、黄、赵、周、吴十个姓氏占据了40% 约近4亿人口。我们对血缘的重视程度是独一无二的,这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则小故事看当代宗族(宗亲会)活动
美籍华人王赣骏,是第一位乘坐宇宙飞船在太空进行科学考察的华人。1985年,他携王氏宗亲会“三槐堂”锦旗遨游宇宙归来,把锦旗回赠给宗亲会,该会破例为他打开中堂,接受锦旗热情款待。王赣骏在回忆录中说:“这是身为王氏子孙极有面子的事”。
凡有“唐人街”(China Town),均有“宗亲会”
波士顿唐人街上的 李氏公所
关于宗族
有学者这样区分中、印、美:宗族—中国;种姓—印度;俱乐部—美国。中国传统社会的两极模式:家庭—国家,宗族不仅是同姓同宗的亲属集团,还是一种文化和生活方式。我们整个社会的关系通常是模拟血缘关系(泛家庭主义),比如“父母官”、“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等,不同的群体中会体现家族的功能和作用。
“家国同构”
子孝、妇从、父慈所建立的家庭关系是民顺、臣忠、君仁的社会关系的缩影。当国家稳定时,国家将其组织原则灌输到家庭或家族中,使其组织信息在家庭与家族中得以长期保存;而当国家瓦解时,家庭或家族便成为国家修复的模板。动乱摧毁的只是旧王朝的国家组织,而家庭是没有被消灭的。中国朝代屡有兴亡而全国的系统并不纷乱,主要原因家族系统是保存国家的原动力。家齐而国治——伦理与政治整合,宗族是维系社会结构的纽带,是稳定社会的因素。
宗族发展的历史轨迹
1、先秦典型宗族制时代:宗族制与分封制相配合,与政治完全一致
2、秦唐间世族、士族宗族制时代:族权与君权分离,宗族民间化之肇始
3、宋元间大官僚宗族制时代:范仲淹等高级官僚设置义庄、建设宗族,“士”的地方化问题
4、明清绅衿平民宗族制时代:宗族庶民化:族谱、祠堂、祭祖等活动的兴盛
5、近代宗族变异时代:宗亲会等出现,血缘关系被打破,功能发生变化
民众化发展,政治功能的弱化和社会功能的增强,族人人身依附关系减弱
宗族有两类:制度宗族(狭义)与文化宗族(广义)
制度宗族聚族而居(祠堂、族谱、祭祖),以族规、族长、祠堂为核心的组织管理系统;以族田、义庄、义学为核心的救济保障系统;以祭祀、族谱、族训为核心的礼仪教化系统。
宗族的祠堂与祭祖
三种祭祀:家祭——墓祭——祠祭
又称祭扫,原本有春秋二祭,春祭在清明节,秋祭在重阳节(逐渐消失),唯清明节的祭墓活动十分普遍。主要形式为:祭扫祖先、清理杂草、培土修补等。
广东福建南方祠堂较多,乡村社会围绕祠堂生活;北方的祠堂相对少,而庙宇较多,乡村社会围绕庙宇生活,墓祭便是他们的祭祀活动。
聚族而居与祠堂的普遍建立
“聚族而居,族必有祠。”
家族聚居形成的原因:
1、与社会动荡不安有关,宗族聚居便于保障本族人的安全。如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坞堡;宋代的山水寨、明清时期的客家围屋(福建土楼)。
2、受农耕经济、宗法观念的影响。聚族而居的村落形态使得血缘与地缘高度统一,强化了宗族组织对于族众的管理和控制。
祠堂建设是宗族组织化、普遍化的重要标志。
祠堂的功能:从祖堂到公屋
祠堂,是祭祀祖先活动的建筑物。从宗庙、家庙到祠堂,古有“君子将营宫室,宗庙为先”之说,如周代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上士二庙、中士一庙、庶人无庙。
祠堂的起源“祠”,或特指春祭,从帝王宗庙系统分离出来,一开始建立在墓地边上,后来建于宗族居住地的中心。明中叶到清代,一套完整的宗族祠堂系统出现:总祠—分祠—支祠。
祠堂是按一定规则供设祖先神主牌位的场所,也是举行各种祖先祭祀活动、宗族尊长向族众宣讲礼法和道德规范、宗族成员讨论族中事物,以及处理宗族内部纠纷的场所。其首要功能是祭祖,享堂为举行祭祖仪式的场所,寝室供奉祖先排位。
鄂东南的古祠堂:总祠——支祠——家祠祠堂的发展有三个层级:在一片聚集区里,它有总祠堂,总祠堂往往建立在中心区。祠堂有象征的功能,它是宗族的实力标志和象征,同时还是各种道德的场所,所以祠堂具有实际的功能和作用。
阳新县梁公铺之梁氏总祠(前貌)
家祠
祠堂中的戏台:处理宗族事物;族众娱乐唱戏的场所;融教化与娱乐为一体。
祠堂类型与家族结构:宗祠—支词—家祠,宗族—房份—家庭。村落被以祠堂为标志的宗族关系链接成一个尊卑有序的秩序场。
祠堂:乡土社会的公共空间作为村委会的祠堂 作为学校的祠堂
家谱修复与谱例改良
族谱的名字有很多:房谱、支谱、家谱、家乘、族谱、祠谱、宗谱、世谱、年谱、统谱、墨谱(手稿)等。史料的保存有正史、方志、族谱,是史学三大支柱;历史感和归属感的追求;宗族凝聚力的形成。
谁在修谱?
从官修到私修:先秦-隋唐官修—宋元私修。宋元谱牒体例的定型:欧阳修(用图—五代一图),苏洵(用表—六代一线);
欧式谱
苏氏谱
网上织网:电子族谱与当代亲属关系的构建。当代亲属关系的构建,未来的发展通过网上的方式,修谱不需要任何的程序,每个人都可以建自己的族谱。
修谱有什么用?
第一,我们保留它作为史料或作为老百姓历史记录的保存。家谱变成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料,研究日常生活史时靠的是族谱;第二,修谱可以确定自己的身份、单位和属性。族谱的编撰过程是确立一个人和群体的身份,建立起社会秩序,让人有归属感。
如何看待族谱与互联网的关系?
每个人都可以是自己的历史学家,网上寻根或修谱的过程,其实是把泛家族主义弥漫整个社会。以各种形式来组织活动,这是血缘关系重新利用的过程,可以了解家族的历史,这实际上代表了新现象的出现。种族的血缘关系,是因为中国人血缘天然的亲近。因此,社会构造与文化是存在社会关系的,宗族本身是具有很强可塑性的组织,会顺应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杨国安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兼任中国经济史学会理事、中国社会史学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社会经济史、中国农业史、乡村社会史。主要著作:《明清两湖地区基层组织与乡村社会研究》《国家权力与民间秩序:多元视野下的明清两湖乡村社会史研究》《明清以来的国家与基层社会》《明清两湖地区乡村社会史论》等。
主讲嘉宾:杨国安 | 编辑:雅智
Hash:9cfd3b8da00c97e4a91db058f1aa45021fbb66fb
声明:此文由 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