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夏街寻访古代官员赴任增城的驿道

夏街古驿道

山林深处就是莲花书院遗址

大洲湾遗址

南粤古驿道有重大发现。昨日上午,南粤古驿道学术研讨会在台山召开,广东文物局发布南粤古驿道15处重大发现,大洲湾遗址、上正村古遗址群、肇庆古城驿道遗址、莱山遗址六朝墓群等文物遗迹入选。其中广州有2处,分别是莲花书院遗址、夏街古道,均位于增城。研讨会上,90多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研究南粤古驿道的历史、价值与保护利用对策。

“不造古”是评选修复的主要原则“岭南人的生活离不开古驿道。”南粤古驿道作为古代交通网络系统,更是南粤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线性文化遗产。2016年起,广东省文物局指导开展了《南粤古驿道重大发现》的推荐、评选工作。经过3年考察评估,全省共15处文化遗址入选南粤古驿道重大发现,包括故居、墓群、古道等重要考古发现。“此次15个重大发现,需要满足不同的推荐条件。”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龙家有介绍,限定在2016年至今发现的未经文物行政部门普查登记在册的广东省辖区内的古道及其沿线1000米以内的历史实物遗存,包括文物考古新发现、调查研究新发现和社会人士新发现。“并非广泛申报,而是专家3年实地勘测评选的汇总。”

据了解,在15处重大发现中,广州有2处,分别是莲花书院遗址、夏街古道,均位于增城。“此次评选的目的,在于建立"连接线"。"不造古"是评选修复的主要原则。”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副巡视员方为民介绍,15个重大发现自2016年评选开始后,就开始了修复保护工作。

结合名村、名城推动古驿道保护利用“发布此次的重大发现,目的在于引起全社会对南粤古驿道的价值重视。有价值才有保护。”广东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副厅长郭壮狮表示,未来将继续以“共同缔造”的模式,结合名村、名城推动古驿道保护利用。

记者了解到,自2016年省政府将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工作列入政府工作报告以来,3年内,全省新发现南粤古驿道135条,400多公里,占全省古驿道本体的57.9%。在南粤大地上掀起了发现、调查、研究、保护、利用和宣传南粤古驿道及其沿线相关文化遗产的热潮。

寻 古

莲花书院遗址 保存完整的明代书院遗址

莲花书院遗址坐落在增城市南香山南山麓的开阔地,遗址总宽28.8米,总深58.8米。中轴线上依次为大门、讲堂、后堂,讲堂和后堂两侧有廊道连接。大门之后,讲堂之前,有厢房列于两侧,为书院的馆舍。遗址东南部书院门楼台阶往下发现向东南延伸的明代书院上山的石砌路面,发现的路面长约38米,继续延伸可能与现代修筑的山路重合,在“湛子洞”摩崖石刻下通往山下。经考证,莲花书院遗址是湛若水创办的40余所书院中目前唯一经过考古发掘且保存完整的重要遗址,为中国古代书院特别是明代书院的研究提供了十分重要的考古资料,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和社会、文化价值,是重要的考古遗产。

夏街古驿道 古时官员赴任增城必经路径

夏街古驿道,位于广州市城区荔城街夏街村迎恩街,全长约800米,麻石铺砌而成,是古时官员赴任增城必经路径,为珠三角段古驿道重要节点。该古驿道是目前增城城区仅存且保存完好的古驿道,麻石路面两侧历史建筑形态保存良好,保留着数座规模较大的祠堂以及众多风格完整的古民居,有9处文物遗存,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价值。

大洲湾遗址 瓷片遗址“见证”中葡贸易

大洲湾遗址,位于台山市上川岛西北部三洲港的西北角。岛上丰富的明代外销瓷器碎片,成海上丝绸之路中葡贸易的重要“见证”。

“2004年发现这处明代瓷残片堆积区,并从中采集到300多件珍贵的瓷器残片。”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崔勇介绍,从2014年到2016年,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又对大洲湾进行了两次考古勘探。大洲湾遗址瓷片种类丰富“大明年造、正德年造、长命富贵等年号款,非常常见”。崔勇表示,大洲湾遗址出土的瓷片,为研究明外销瓷器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南粤古驿道15处重大发现

大洲湾遗址 江门

通真岩“唐宋纪年”摩崖石刻 阳江

樟林古港码头遗址 汕头

上正村古遗址群 河源

肇庆古城驿道遗址 肇庆市

莱山遗址六朝墓群 韶关市

莲花书院遗址 广州市

张文湛故居 中山市

眉山古道 梅州

铁石径古道 韶关

夏街古道 广州市

新屋地契 河源市

羚羊峡古道 肇庆市

波罗古道 清远

鳌头古道 茂名

采写:南都见习记者 董晓妍 记者 尹来

摄影:南都记者 谭庆驹 通讯员 张晓斌

Hash:116270d7eeb99c823f1764085a7d4ad5e083c8a4

声明:此文由 南方都市报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