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将建造古树公园,内有两棵广东最古老的菩提树,在这个地方!

古树名木保护是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重要内容,古树公园建设是促进我市古树修复和加强古树保护的一项重要工作。为了能够有效的保护珍贵的古树名木,保育森林资源,优化人居环境,我市计划将广海镇靖安村委会的菩提古树群打造成古树公园

广海镇菩提古树公园现有面积0.66公顷,园内共有4棵百年古菩提树,其中:属国家一级古树的有2棵,树龄分别为708年和688年,在2008年,这两棵古菩提树双双被国家评为一级古树,是目前广东省发现树龄最老的两棵菩提树。另外属国家二级古树有2棵,据专家进行测定数据鉴定,推算这两棵古树树龄分别为408年和388年。

广海古树公园现状图

古菩提榕分别生长在龙岗村中的村头和村尾,形成对影相望,如诗如画。它们树体粗壮,造型奇特,枝叶繁茂,根系发达,生命力极强,树龄最老的那棵菩提榕胸围需要6个成年人手臂相连方可抱住树干。在盛夏季节,古树公园不仅是当地村民乘荫纳凉、小孩嬉戏玩耍的好去处,也是途经路人休闲歇脚地的好地方,经常有周边游客来此旅游观光。

广海镇菩提古树公园计划投入建设资金500万元进行改造提升工程建设,其中2018年公园一期计划投入102万元,主要开展改善休闲游憩空间和村庄环境、道路改造、提升公园的绿化景观水平等工程建设,通过栽植一批菩提榕、黄花风铃木、桂花植物,整合零星土地,提高古树公园的科普性和观赏性。以后,公园还将继续加大投入力度,按计划推进二、三期项目建设,分步建设休闲游憩区、文化科普区等特色主题区域,打造成一个集休闲观光、科普教育于一体的公共场所。届时,古树公园将与广海灵湖寺有机连接,争相辉映,呈现一个极具特色的广海古城

目前,古树公园正处于规划阶段,相信不久之后,古树公园将会闪亮登场,为广大群众带来美妙的享受体验。

广海古树公园改造效果图

广海镇位于台山市南部,古称溽城,南临南海,与上、下川岛隔海相望。全镇总面积132.58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5公里,常住人口4.5万人,旅外华侨、港澳台同胞4万多人。广东西部沿海高速公路贯通东西,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发达。属台山沿海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是全国重点镇、广东省中心镇之一,除了菩提古树外,还有渔人码头、广海古城、灵湖古寺、海永无波公园等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且有较好的旅游配套。

一起来看看……

渔人码头

渔人码头占地10多万平方,经营面积7万多平方,坐落于具有浓郁包含历史文化底蕴的广海古城之中。坐享丰富的滨海旅游资源,拥有浩瀚的海洋迷人景致。以天然环境缔造休闲观光、娱乐、购物、饮食于一体的旅游目的地。休渔期结束了,快来渔人码头品尝生猛海鲜吧!

广海古城

广海城古称“溽城”,亦称“卫城”,建于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是台山最早建立的一座古城。

据《广海镇志》介绍,清光绪十九年(1893)修《新宁县志》记:“广海卫城,赤溪协镇右营都司驻劄所,即前阳江镇中军游击备移驻处也,原隶属新会,宋置巡检司于此,是为古溽洲。明洪武二十年命都司花茂就溽洲地开创,迁巡检司于望头乡,以其地置卫所,二十七年建卫城。计一千零二十四丈,垛口八百七十四,敌楼十五,窝铺四十二。三十年,指挥夏必振增筑,周一千九百六十五丈,高二丈二尺,雉堞二千六十五,门四大楼,月楼如制门,各设兵马司六所共二十四间,窝铺二十八间。万历二十年(1592),守道大参李同芳,议增敌楼,比前加倍。指挥刘承绪、邵荫祖、以千百户莫善礼、卜尚仁、何梦鹤、董其役,城外子城高六尺、厚二尺,久圮。清乾隆二年(1737)、五年,俱准部覆,动项修葺,城外为池,深五六尺,阔如之。东自燕子窝至城西隅,低可积水,余俱依山开堑。光绪八年(1882),知县曾行崧,都司鲍灿,因兵燹后,倡捐大修。”

明、清两朝几经修葺的广海城,轮廓形状像一巨轮摆放在南海岸边,船头向西,船尾在东。城区东至西长达1300米,由南至北约750米,城外四周挖有壕沟环绕。

广海城建有东南西北四座城门:东曰朝阳门,西曰迎仙门,南曰靖海门,北曰迎恩门。四个城门外建有月门,都是朝向东南的,俗称二重城。城门口为拱形,大木门,城门建有城楼。城中心按东西南北门形成十字街,并建有一谯楼。东门靠南边的城墙上建有溽洋台,用以瞭望海上敌情和往来船只情况之用,以便及早防御来犯之敌和及时抢救海上商船的遇难者。

灵湖古寺

灵湖古寺位于台山市广海镇的东面。古寺立于旷野之中,面临长长的海滩绿树成荫,清风习习,环境优美,是文人墨客青睐之地,也是旅客常往的一处景点

据清《新宁县志》记载:“灵湖寺立在广海城朝阳门处(东门),是台山最早的古寺。”古时有云:先有灵湖,后有鼎湖。灵湖寺比鼎湖寺早建300年。灵湖寺之名取宋代刘禹锡的名句:“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诗意。加上当时寺前是宽阔的滩涂,积水如湖,故称“灵湖寺”。

海永无波公园

在台山市广海镇南湾海永无波公园内,一块紫花岗巨石上,刻有“海永无波”四个大字,每个字高3米、宽2.3米,字体苍劲雄浑,气势磅薄。是广东省著名平倭纪功的石刻,是省保护文物之一。

据记载,明代景泰三年(1452年),倭寇严重侵拢海丰、新会、台山等地,张通奉命,初次进剿无效。天顺三年间(1458年),张通受参劾,英宗下诏,令张通务必尽力剿平广东东南倭寇,以杀贼赎罪。次年,张通带兵平倭,发起民众相助,在兵民的协力下,对倭寇进行全面围剿,俘虏大批海盗,取得了大捷。到了成化三年(1467年),巡视海疆副使徐海(浙江余姚人)巡视于此,他见到张通平倭战绩辉煌。即在一块9米高9米宽的巨石上刻上“海永无波”四个大字,作为平倭纪功石碑。意思说:海上已经平静,再无倭盗的骚扰......500多年来,“海永无波”这四个大字,记录了沿海人民抗击外来侵略,团结战斗和爱国主义精神以及英雄气概。

石窟诗林

广海石窟口为康洞之水泻落广海平原的出口,巨石密布,形成石窟;石窟两侧高山,山势紧束。这个高山平原交点,水流湍急,石头壮美,景色秀丽。“望海依山亿万年,嶙峋突兀本天然”,这里被魂系故乡的旅美乡亲陈中美看后,萌发了营造石窟诗林文化区的想法,征得广海镇政府同意,遂于1993年开始,征选诗人的诗,年年上山选石付刻,至今刻成诗、字、画等近200幅。当中有耀目的“天南奇观”4个大字,正是概括了石头秀奇风光美的石窟口景观。

如果游客需要购买台山旅游特产手信的,位于广海镇渔人码头名优特产店——供销社广海湾商场正可满足你的需求,这里汇集了台山冬瓜、黑豆、菜干,海产品三牙鱼干、虾干等特色农产品,还有来自江门五邑地区的特色产品,共计3000多种。

END

来源:台山旅游、台山林业、网络综合

大家都在看

Hash:e87695103c22de579de6d1e9ee492afb0a28f996

声明:此文由 江门日报台山微事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