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良溪

罗氏大宗祠依旧显得庄重、肃穆

大片不同风格的民居,杂糅在一起,却互不违和

“龙船脊”屋顶两头向上翘起,宛如凤头

文/图 蒙胜福

南宋时期罗贵率领南雄广昌县牛田坊珠玑巷三十六姓九十七户人,跋山涉水,历尽艰辛,落户冈州蓢底,即今日的棠下良溪村。

耸立于江门大雁山,可以摸到云彩的地方。山脉绵延数十里,村庄如灌木丛般沿着山脉分布,良溪古村就蟠踞山脉脚下。

据珠三角许多世家遗存谱牒上记载,虽因由和迁徙时间各异,但他们都一致载述,先祖是随罗贵由南雄珠玑巷南迁至今天的珠江三角洲的。罗贵落脚的良溪村,就成了中原人南迁的两个重要的标志性驿站之一。南雄珠玑巷是第一个南迁集结地,因发现早而闻名于世,而良溪村却“养在深闺人未识”,直至2006年才受到岭南移民史专家关注。他们提出了“北珠玑,南良溪”的中原南迁标志性格局,令中原人南迁并扩散珠三角乃至海外的过程,有了一个清晰的发展脉络。

入秋后的一天,我又一次来到了良溪古村。

这个近千年来从未遭受过兵燹蹂躏的古村,依然峰峦挹翠,平畴沃野,给人以远离世俗尘嚣的安详与静谧之感。眼前一大片明、清两朝和民国时期的民居,已经杂糅到了一起,互不违和,相互融合,尽管建筑风格迥异。这里还建起了后珠玑巷纪念广场,广场边的三十六姓旗帜正迎风舒展。

一旁的罗氏大宗祠显得格外庄重、肃穆,屋顶“龙船脊”头尾和防火墙两个重叠的“人”字尾角向上翘起,犹如高高昂起的回眸凤头,飘逸而灵动。宗祠的门楣悬挂着“罗氏大宗祠”横匾,两边的“珠玑留厚泽,蓢底肇鸿基”对联,开门见山地点出了良溪罗姓始祖罗贵南迁始点与落籍终点。

宗祠为三路三进。正面两侧巷门是“入孝”和“出弟”。祠内每道门头上都镶着用麻石镌刻的“循规”“蹈矩”“作肃”“起敬”等文词,凸显前人对后人谆谆教诲的良苦用心。第三进祠的神龛供奉着罗贵以来历代罗氏先祖的木主牌。神龛两侧顶脊墙上挂着长联:“发迹珠玑,首领冯、黄、陈、麦、陆诸姓九十七人,历险济艰尝独任;开基蓢底,分居广、肇、惠、韶、潮各郡万千百世,支流别派尽同源。”述说着罗贵倡议扶危济困、异姓一家和开拓进取的精神,教嘱后人牢记先辈、不忘水木之源的赓续情怀。

清朝近三百年来,良溪村考取文武举人、进士的有记载为24人。良溪涌现出粤东四大家之一的罗天池、道光十五年解元罗芳、摄影先驱罗以礼、江门景贤书院学长罗鸣銮、新加坡开埠七家头之一的罗奇生以及近代名画家罗卓等许多乡贤。

明代大儒陈白沙先生为良溪《罗氏族谱》写的序言中就有“百粤之罗,多出琴轩贵翁之九子也。”足见明代中期,罗贵的后裔已遍居两广了。清代康乾这两个时期,良溪乡人更越洋到海外谋生。如今,遍布世界五大洲的罗氏族人,若聚在一起只怕不输一个小联合国的人口。

走在逼仄的巷道间,两边是山壁一样的墙头,如不仔细看,你可能会漏掉一座立于乾隆元年的节孝牌坊。它已经被一堵高高的墙面严严实实地遮挡着,瓦脊上有几缕草,在微风中颤栗。可能不少本村的村民也不曾目睹过它的真容。查阅罗氏旧族谱,我发现前人并没有留下文字或刻意将这“恩荣”对外炫耀。这的确不可思议。

《大美中国》栏目欢迎投稿。稿件要求以纪实性的图片为主,紧扣“大美中国”主题,内容不限,可人可景可物。投稿请发至邮箱:ywdmzg@163.com,并请以“大美中国”为邮件标题,同时提供详细个人信息。

Hash:1173416547a3678f19090bb4f227c5ae64cbdd61

声明:此文由 羊城晚报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