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一座城,从博物馆开始

博物馆

是一座城市历史文化的缩影,

它记录着一座城市发展的点滴。

今日是国际博物馆日,

跟着丹灶君,

一起走进康园(康有为博物馆

“触摸”历史,

探寻有为丹灶的秘密吧~

▲80秒带你游康园,感受康有为博物馆+南海会馆的岭南文化魅力。

康园(康有为博物馆)建在丹灶镇银河苏村 康有为故居旁,总规划控制面积达400亩 ;共分三期建设,一期(康有为博物馆、南海会馆)总占地面积约6700㎡;定位为市政公园融合城市配套设施和文化旅游景区等功能于一体,并将打造成南海西部著名的文旅名片

康园南海会馆内的魁星阁,有着祈愿世代学子学有所成的 寓意。

为了纪念康有为,佛山南海在1983年按原貌修复其故居;1986年在故居旁兴建康有为纪念馆;2013年启动康园建设,该项目更被列为佛山市和南海区的城市升级项目和2014年广东省建设重点项目计划。

一起来打卡吧

康有为博物馆的建筑面积约3200㎡( 共两层),通过文物陈列、场景模拟、幻影成像、交互式媒体等多种方式,再现和 彰显康有为的生平经历、爱国思想和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

步入博物馆就彷如走进了时空走廊,馆内设有的《康有为生平展》通过“时代呼唤变革”、“家世以及幼年时代”、“修养与讲学时代”、“领导戊戌维新变法运动”、“不懈的追求——康有为在海外”等八部分内容,回顾了康有为的峥嵘一生,让人不禁沉浸在追寻历史的海洋中。

其中,还有不少康有为的信札手稿、政论文稿、书法作品在展览中亮相,为市民及游客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康有为思想和学习康体书法的绝佳机会。

南海会馆的 建筑面积约2200㎡,以北京南海会馆为蓝本仿建而成,坐西朝东并列四组院落,还原了清代年间典型的“三轴四部分”官宅建筑风貌。

北京南海会馆的小故事:其原是清朝官员董邦达的府邸。道光年间,南海籍官员吴荣光、廖甡等人筹资买下这处 府邸并进行修缮和扩充,以方便进京赶考的 南海学子和在京为官或从商的同乡落脚。

光绪八年(1882年)起,康有为先后五次上京,就常住于北京南海会馆的“七树堂”内。就在那里,康先生写下了《广艺舟双楫》、《上清帝书》等,组建了粤学会,创办了《万国公报》并发动了著名的“公车上书”,领导了戊戌变法等,做出了许多重要的决策和行动。

南海会馆内重现了昔日“七树堂”中康有为所住的起居室。

会馆内常设两个展览,分别是“北京南海会馆展览”(着重介绍康有为在北京南海会馆的经历)和“南海历代科举名人展览”。

展览中讲述詹天佑主持修建京张铁路的部分。

康园(康有为博物馆)参观指南

地址: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敦仁里12号

门票:免费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16:00起停止进场,逢周一闭馆(法定节假日或特殊情况除外)

凭电子通行证(显示“允许通行”)方可进入博物馆参观。根据南海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推广实施电子通行证认证管理的通知》相关规定,2月17日起,市民需持电子通行证进入博物馆参观,市民可通过“佛山南海通”(战疫版)微信小程序填写信息申请电子通行证。

采取提前预约参观方式。目前仅接受散客(个人)预约,观众可提前1天以上通过南海博物馆官方微信进行预约。 戳这里了解预约方式

重要提醒:现阶段,康有为博物馆暂不设讲解服务,原则上不开放垂直电梯(特殊人群除外), 暂不接受团队预约参观,所有游客均自由参观,参观过程中可使用扶手电梯和步梯。 目前,博物馆每天控制参观总人数200人,瞬时在馆人数不超过20人,由工作人员在入口处进行客流总控。

来源丨康有为博物馆

声明:除标注原创的图文外,本微信公众号发布的图文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如因来源不详,而无法标记来源和署名的,版权仍归原作者;凡本微信公众号发布的图文侵害到相关著作权所有人,或原作者不希望转载,请及时联系nhdzxcb@126.com,我们将予以删除。

Hash:5af1596113921adc9f645448a386863f18b6f8de

声明:此文由 南海丹灶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