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鼓朝阳 毓秀莲峰
每当九月习习秋风扫过香山之地时,位于中山石岐东北部的莲峰区总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十数所院校的学子在莲峰山脚下孜孜求学,与书香为伴。这座年代久远的莲峰山群由莲峰、大金、小金、柏桠斜、五榕峡、万年阴、云亭峰(又称停云峰)、金鼓角等山头和山峡、斜坡组成。其中,坐落在莲峰山群东北角的金鼓角山更是古香山八景之一——“金鼓朝阳”的所在地。
据《香山县志》记载,“南濠云亭峰,西北临田,其上北曰金鼓角山,昔海嵎,尝闻金鼓之声,故名金鼓朝阳”。但后人对“香山八景”之一的“金鼓朝阳”所在位置多有争议,因有“金鼓山在小濠涌村前,山有石如鼓,击之作鼓音”的史料记载,故多有其位于今沙溪濠涌村之言。中山市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黄衍增先生曾在一文中指出,由于古代对地理位置及距离的估算只是大约,极不准确,“金鼓朝阳”的金鼓角山的正确位置应是现在的中山学院体育场边的休闲公园小山,即今天的莲峰山一带。
《香山县志》同治本所载清朝同治年间的香山县城廓图,可见右上部位的莲峰山
石岐莲峰区得名于辖内的莲峰山,是中山市城区的政治、文化、教育中心,驻有众多市属机关、学校、事业单位。新中国成立70年来,莲峰区人民一直秉承敢为天下先的拼搏精神,以群山般坚定的人文信念,培育大树般常青的人文事业,为中山的发展谱写五彩斑斓、永不褪色的篇章。
薪火相传 文脉相接
石岐莲峰区内有众多的文化教育卫生设施,分布着中山大学孙文学院、广播电视大学中山分校、中共中山市委党校、干部培训中心等众多院校。莲峰区浓厚的教育氛围滋养了一批又一批莘莘学子从校园迈向社会,为中山经济建设贡献力量。
中山大学孙文学院坐落在莲峰山麓,是中山大学与中山市人民政府联合创办的地方性大学,即中山大学的分校,负责中大专科层次教育。中山大学孙文学院是20世纪80年代初由中山籍美国华侨倡议建校,原拟取名“孙文大学”,并在1984年由海内外热心教育的人士成立筹委会。1985年12月,中山大学与中山市签订了长期友好合作协议书,根据协议书有关内容,经双方协商一致同意将拟办的孙文大学办成中山大学分校。
1984年,中山市孙文大学奠基典礼现场
中山大学孙文学院主要根据中山市以及珠江三角洲工农业生产和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设置专业,以应用学科为主,兼顾基础学科。1986年,院校成立并开始招生,第一年只设中文系、英语系、管理系3个专科专业,只招收中山本地生源,之后陆续开设了计算机、应用化学、食品包装、农学、文秘、旅游英语、工商管理等专科专业,基本形成文理科兼备的综合性大学,成绩合格修满规定学分者,由中山大学颁发专科毕业证书,注明在孙文学院学习。中山是著名的侨乡,中山大学孙文学院得到了中山籍侨胞、港澳同胞的资金赞助和图书仪器的捐赠,还设立了基金会。
中山大学孙文学院,摄于1987年
1991年慈善万人行上的中山大学孙文学院队伍
除院校外,莲峰区还设有众多文化单位,如中山市广播电台、中山图书馆、中山市工人文化宫、中山市青少年宫等。中山图书馆是一所综合性图书馆,是为纪念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而兴建的。该馆由当时的中山县政府拨款,各界人士和港澳同胞、海外华侨集资,于民国24年(即1935年)11月奠基,翌年12月落成,初建时楼高2层共800平方米。后抗日战争爆发,建馆工程被迫中断。民国34年(即1945年)日军投降后,当局重整馆务,翌年复加盖第3层楼,竣工后全馆面积达1179平方米。
中山县图书馆三楼落成纪念,摄于1947年
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山市人民政府适应改革开放形势的发展,决定筹建一座具备现代化水准的新图书馆。此举得到泰国泰华报人公益基金会主席陈世贤伉俪的热心支持,他们捐资百万港元,中山市人民政府也拨出数百万元巨款,选址于今东区兴中路兴建中山图书馆新馆。新馆于1988年7月奠基,1991年落成。
1991年11月9日,中山市图书馆新馆落成典礼现场
近年来,为推进中山文化事业,中山图书馆再重建为中山纪念图书馆,预计在2019年下半年竣工开放,新馆将以“公园中的图书馆”、“城市会客厅”、“市民大书房”和“文化休闲驿站”为设计理念,满足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的要求,建成集公共阅读、信息咨询、培训教育、研究参考、展示交流、文化休闲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现代化图书馆。其建成后,对中山市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建设宜居文化之城意义重大。
烟火气息 家国情怀
石岐莲峰区是传统的居民住宅区,这里的建筑与街道大部分都十分老旧了,但都刻印着中山城区发展变迁的历史痕迹。改革开放以后,莲峰区的住宅也进行了更新换代,除太平路、拱辰路、维新街一带的1--2层古老砖木结构住宅区外,莲峰新村、莲塘路、曙光大街等路段还新建有4--7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居民楼房,其中坐落在孙文东路的莲峰新村从1985年起即建有5层以上的大楼50幢,为当时区内最大的新屋村。
建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石岐莲峰新村
莲峰新村靠近柏桠直街,一排排密集而规整的楼房如今已是破旧的楼房,但这在当时却是中山城区的顶级明星楼盘。当年,这个小区因为依傍莲峰山而被命名为“莲峰新村”。有人说,这个“新”字融入了中山人当时对于“住宅小区”的所有寄托,而这个“村”字却还保留了过去生活的烙印。现在路过莲峰新村,那里的一砖一瓦都透视出岁月的暗淡颜色,它们历经风雨,见证着石岐莲峰区的顽强生命力。
莲峰新村,摄于2001年
莲峰区分布有许多名胜古迹,包括建于1983年的宫殿式大型建筑孙中山纪念堂和西山公园、月山公园、莲峰山公园等。其中,西山公园内分布着多处年代久远、别致幽雅的景点,古色古香的遗迹向世人诉说着香山县的故事。
20世纪60年代的西山公园
西山禅寺俗称西山寺,位于西山公园内,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最初是乡贤毛可珍的读书之所,后改为寺院。寺院坐北向南,为抬梁式木结构,寺内树木茂盛,清幽雅致,是明清时期读书人喜爱聚集之地。清朝道光年间,邑人曾望颜曾在西山寺攻读诗书,咸丰六年(即1856年)他任陕西巡抚四川总督时,特募资将古寺加以扩建。西山寺内有伽兰殿、韦陀殿、大雄宝殿、准提殿、观音殿、六祖殿、地藏殿、塔殿等。1987年,中山市人民政府将古寺重新修建,于1988年10月开放,供游客观赏。1990年,西山禅寺被中山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到此礼佛、观赏的市民游客络绎不绝。
西山寺,摄于1997年
西山寺远景及寺前碑文,摄于2004年
六棉古道是位于西山公园内的一条古树参天的山道,长200多米,宽4--5米。拾级而上,共有103级石阶。雨后有些泥泞的石阶溢出久经年月的草木沉香。据传,六棉古道于宋代种有6棵木棉树,为第一代,至清朝咸丰年间枯萎;邑人再植6棵木棉树,为第二代;1984年秋的一场强台风摧毁了其中1棵木棉,至今尚存5棵,其树高均超过20米。周围还植有方榕树、古樟树等,树木葱笼,生机勃勃。市民到六棉古道游玩时,高壮的木棉树与其他参天大树屹立眼前,满目葱郁,很是写意。
六棉古道,摄于1985年
六棉古道,摄于1985年
改革开放以来,石岐莲峰区除蓬勃发展的文化教育事业外,依托市中心的区位优势和经广珠公路、中拱公路可直达珠江三角洲几何圆心内城市的交通优势,莲峰区内乡镇企业发展势头迅猛,有制衣、包装、电子、化工、印刷等数十家企业,其产品除供应国内市场外,还远销日本、欧美、澳州等国家和地区。近年来,中山市正着力于保护改造旧城区,推动城市升级,拥有莲峰山、员峰山和岐江河等景观资源的石岐区将打造“一河两岸”居住商业带的重要区域,而莲峰山作为构成中山市“一河四山”山水骨架风貌的主要景观之一,也在新时代迸发出新活力。站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历史桥梁上,回首过去,莲峰区的历史韵味与育人文化长久萦绕;展望未来,莲峰区将以拼搏奋进的精神继续前行,努力打造多方位、高层次、全面发展的中山文化商区,与祖国一同迎接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光明未来。
注
本文参考资料《香山县志》、《中山市志》
图片来源:中山市档案馆 藏
文丨梁楚瑜
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山档案方志
Hash:1b2f93a68500eb694554f4a6871aafa6dece30ad
声明:此文由 中山档案方志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