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三谭”革命事迹展览馆:坚定革命理想信念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沧江河畔、文昌塔侧,“革命三谭”雕塑巍然伫立,他们是高明明城籍革命家谭平山、谭植棠和谭天度。

在“革命三谭”雕塑旁,是“三谭”革命事迹展览馆。展览馆分两层,陈列着100多幅珍贵的历史图片,展示了“三谭”为人民、为祖国不懈奋斗的革命历程和革命情怀。

“三谭”革命事迹展览馆。陆惠嫦 摄

当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让刚刚经历了新文化运动洗礼的中国进步青年,看到了挽救民族危亡的希望。1917年,在广州任教的谭天度,如饥似渴地阅读有关新思想和新文化的书籍。在高明明城,他的两个族人谭平山和谭植棠一起考入北京大学,接受在北大执教的新文化运动倡导者陈独秀、李大钊等人的教育和熏陶。

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在北京爆发,谭平山和谭植棠走上街头参加反帝爱国游行。身在广州的谭天度,亦带着进步学生们一起上街游行,积极声援北京的五四爱国运动。1920年7月,大学毕业后的谭平山、谭植棠回到广州,开始了在广东的革命活动。

同年10月,谭平山、谭植棠和谭天度等人通过私人筹款,创办《广东群报》,谭天度负责该报的组稿和征订工作。谭平山、谭天度、谭植棠分别在《广东群报》创刊号上发表文章《对于文化宣传的我见》《广东新文化事业之前途》《怎样才能够发展人类的群性》,积极宣传新文化思想。1921年,陈独秀、谭平山、谭植棠等在广州组建了广州共产主义小组,《广东群报》成了广东党组织的机关报。

1924年第一次国共合作,作为中共广东支部书记的谭平山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到1927年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谭平山又参加领导了南昌起义。南昌起义后,一直坚持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

“三谭”革命事迹展览馆外的“三谭”雕塑。李静摄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谭植棠着力开展工农运动。1926年积劳成疾,不得不暂时停止个人革命活动,直到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他又投身到抗日斗争中去,曾参加东江抗日根据地建设。谭天度亦参加了南昌起义,任政治保卫处秘书。起义后,曾先后到香港上海等地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并到南洋各地联络失散的共产党员。这期间曾数度被捕入狱,1937年从南京监狱获释后,又投入到抗日战争的洪流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谭平山当选为新中国首任政务院人民监察委员会主任。任职期间,参与处理了“刘青山、张子善贪污案”等重大反腐案件,遵循“爱国、为公、奋斗”的人生信念,从不利用特权为家人谋私利。谭植棠曾任广东西江专署工商科科长兼贸易土产、粮食、百货三大公司经理。环境变了,谭植棠艰苦奋斗的作风没有改变。他放弃作为领导干部“吃小灶”的待遇,坚持与一般干部在饭堂就餐。1952年在“三反”运动中含冤去世,1979年获得平反昭雪。谭天度历任广东西江行署专员、广东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中共广东省委统战部副部长、广东省政协副主席等职。

谭平山、谭植棠和谭天度都是中国共产党建党时期入党的党员,经历了五四运动、第一次国共合作、省港大罢工等国内党内大事,他们相互支持,负责不同领域的革命工作。虽然他们各有不同的人生经历,但他们都有共同的革命理想信念,时刻把自己的前途命运和党、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

为了缅怀“三谭”,纪念他们对建党、建军、统战等各领域作出的贡献,让后人学习他们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和爱国主义精神,高明区在“三谭”的家乡明城兴建了三谭革命事迹展览馆。1998年7月1日该馆建成,对外开放。

◎参观指引

开放时间:上午8∶30~12∶00,下午14∶30~17∶30,每逢周一闭馆

预约电话:0757-88836959

Hash:08e13233b45af47442a80fc8b510dc73937f8200

声明:此文由 佛山市图书馆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