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故事 | 陈心陶:为群众健康事业而奋斗的血防泰斗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深刻改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创造了中国的新生。佛山是一片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热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大潮中,涌现了一批革命英雄人物。让我们共读红色故事,追寻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镌刻在佛山大地的红色足迹,致敬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清光绪年间,血吸虫病(俗称“大肚病”)在六和、迳口等地流行,其后100多年间在三水大地肆虐。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国家对血吸虫病的防治工作十分重视。上世纪50年代,著名寄生虫学家陈心陶来到佛山三水血吸虫病疫区,探寻病因及防治办法,为我国消灭血吸虫病作出了杰出贡献,也因此与三水结缘。

陈心陶纪念碑位于三水区南山镇六和村委九龙岗,是佛山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佛山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如今,时有陈心陶的亲友、中大师生来到这里,缅怀他的卓越功绩。

临危受命 赴疫区解“大肚病”之谜

血吸虫病由寄生于钉螺中的血吸虫尾蚴感染人体而发生,其重症患者骨瘦如柴、脸黄如蜡、肚胀如鼓,最后往往因肝脾肿大、腹水不治而死亡,这种病曾让包括佛山三水在内的国内不少地方的人闻名色变。

据《三水县志》记载,三水西北部、北江西岸的大片地区因地处低洼而长年积水、杂草丛生,从而成为血吸虫病中间宿主钉螺的孳生地,血吸虫病也因此在这片地区肆虐蔓延。

清光绪六年(1880年),六和、东和地区已发现此病流行,上世纪初叶,此病流行范围更广,危害尤甚,六和、东和地区也因此成为广东省重疫区县之一。新中国成立前,六和地区原有214条自然村,其中14条村因血吸虫病流行而人口死绝,村中只剩残垣断壁、衰草枯蓬,一片“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的凄惨景象。

新中国成立后,三水县政府建立了防治血吸虫病的机构,多次组织对疫区进行全面调查。资料显示,当时血吸虫病疫区占全县镇总数的63%,三水钉螺面积达9092.75亩,其中六和占了4545亩。

陈心陶是中国寄生虫学奠基人之一,1931年自美国学成归国后,在岭南大学任教,担任生物系主任、理科研究所所长。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对血吸虫病的防治工作十分重视,时任中山医学院寄生虫学教研室主任的陈心陶临危受命,于上世纪50年代来到血吸虫病疫区,破解“大肚病”之谜。

科学治螺 终止三水血吸虫病流行

在三水、四会交界的“六泊草塘”等血吸虫病疫区,陈心陶深入沼泽中的“毒河”,寻找病因,终于在漫水河岸芦苇下寻得血吸虫病的中间宿主钉螺,破碎钉螺后果然查出日本血吸虫尾蚴,又在病人粪便中找到血吸虫卵,“大肚病”之谜得以破解。

1956年6月,中共三水县委成立血吸虫病防治领导小组和县血吸虫病防治站,在陈心陶的指导下,由150多人组成的专业队伍顶烈日、冒风雨、涉疫水,踏遍县内疫区每个草塘、洼地,在每一寸泥土中查找钉螺。

经现场调查,陈心陶认为消灭血吸虫病的关键在于消灭中间宿主钉螺。当时,不少人坚持采用国外惯例,要以药物灭螺为主,采用高效农药喷洒。陈心陶认为这种方法耗资大,且污染严重。陈心陶开创了“水、垦、种、灭、治、管”六字方针,在水网地区结合农田基本建设,改造钉螺孳生环境,在丘陵地区则兴修水利,填旧沟埋螺,开新沟灌溉,用草烧螺,用水淹螺,这些方法成为广东省消灭血吸虫的科学“利器”。

据《三水县志》记载,从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的二三十年间,三水共建造了28项血防水利工程,改造了两万多亩钉螺孳生地,并为1.6万多名病人治愈血吸虫病。

1983年10月,广东省人民政府组织有关专家、技术人员到三水全面考核验收,鉴定符合消灭血吸虫病的标准要求,同年11月29日,宣布三水终止血吸虫病流行。

缅怀先贤 亲友学生常来瞻仰纪念碑

昔日“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的三水,如今已成为繁荣昌盛的现代城镇。

“送瘟神,思故人”,三水人民没有忘记曾经为他们作出过巨大贡献的陈心陶教授,为了纪念陈心陶,表达当年疫区人民群众对他的敬意,1990年,三水县人民政府、六和镇人民政府在当年的重点疫区旧址(即今天的南山镇九龙山)建造了陈心陶纪念碑。

据了解,陈心陶纪念碑所在的位置正是他当年工作过的地方,为了纪念他对消灭血吸虫的功劳,修建了这处纪念碑和衣冠冢。

来源:三水发布、广州日报

编辑:佛山新闻网 罗青霞

审校: 曹欣仪、 张建杰

佛山科技微信小组编辑

Hash:810fddc58d6db6e97950ea130dda0d831c8ab889

声明:此文由 财经早知道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