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一观音坐像,似乎人间的统统苦难在她的心田深处都得到化解

佛教的众多菩萨中,观世音菩萨也最为民间所熟知和信仰。在中国的江、浙、闽、广、台湾, 以及南洋华侨间,观音信仰极为普及,所谓“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浙江舟山群岛,自古以来一直被视为观世音菩萨应化的道场,这里的露天观音像也是最出名的。而在广东南海西樵山大仙峰顶,则坐落着世界第一的观音坐像,它高达61.9米,寓意观音成道于之意。

“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普陀山势随峰起,秀林葱郁,气顺脉畅,碧波荡漾。与之大不相同的是,西樵山并非海外之山,而是一座具有四万五千万年历史的死火山,最特别的是山体外陡内平,状如莲花簇瓣。西樵山有72座峰峦,16个岩洞,232个泉眼,28处瀑布,山顶有3个“天湖”。群峰罗列、参差有序,“山里有湖湖里有山,水在山中山水里”。

观音坐相所在的大仙峰海拔292.47米,系西樵七十二峰之一,左右分别为双马峰和马鞍峰。由南海观音主体法相、圣境汇芳、圣域市肆、福寿莲池和环海镜清组成。观音法相莲花座直径36米,四面环水,有四桥通达,寓意四方净土,八方德水,四边皆道之佛境。法相为坐姿,慈眉善目地稳坐在莲花台上,广视众生,显现安详凝重,似乎人间的统统苦难在她的心田深处都得到化解。

宏伟壮观的观音巨像相映的还有千佛映辉景点,依山傍势建成的三十三座名亭,分别供奉着观音的三十三种化身。观世音菩萨能闻声救苦,到处行慈运悲,以此大悲行愿而救度众生,广做佛事。观世音菩萨的大智大悲、大愿大力,即是他成就佛道之所,所以观世音菩萨乃是大悲为道场。

西樵山素有“珠江文明的灯塔”的美誉,其实这里不仅有耸立于西樵第二高峰大仙峰上的世界第一观音座像已成为人们研究观音文化的必到之所。其以佛、儒、道三教融合为其特色的鲜明宗教特点以及一百多年前诞生在这块土地上的一代武林宗师黄飞鸿,今天都成为了人们慕名而来的动力。这里还是国家森林公园,以其美好的生态环境和优越的地理位置,被称为整个“珠江三角洲”的“后花园”。

云泉仙馆原为玉楼书院,后被改建为道观。云泉仙馆依山势建筑,为二进歇山顶建筑。清代的精美砖雕、雕像双龙抢珠、百鸟朝凤壁画等都是馆内重点文物,它见证了佛山陶瓷的辉煌,作为广东砖雕主产地之一的佛山,像云泉仙馆保存如此完好的清代砖雕并不多见。

白云洞创建于明代嘉靖年间现名樵园。白云洞位于山西北麓,是西樵山36洞之一,周围峭壁凌空,飞泉吐玉,亭台楼阁掩映于苍松翠柏之中被称为西樵山风景区的总汇,曾有“欲揽西樵胜,先应访白云”之说。历代的士大夫、文人、墨客给白云洞留下了丰富的文物古迹。其中“西樵云瀑”在清朝已列为“羊城八景”之一,君行西樵,宛若画中游历。

西樵山宝峰寺有着六百多年的历史、为南粤四大名寺之一,是一个旅游、祈福的好地方。自晋代佛教东传,在西樵山建寺弘法的高僧就很多,到了明代香火鼎盛。宝峰寺得到惠连法师兴教弘法,颇有名气。该寺建于明永乐甲申年(一四零四年),成化己亥年(一四七九年)重修。奈古刹风华正茂之际,历尽沧桑,现仅存断墙残壁。

西樵山黄大仙圣境园,集道教文化、领南建筑艺术自然景观于一体,是信众祈福朝圣的道教圣地。黄大仙圣境园门口的广场为太极图案,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八卦广场。山门前有巨形石雕,左为青龙,右为白虎,前为朱雀,后为玄武,山门设计有西樵民居特色,左右三重,立体多变,步移景异。

碧玉洞位于西樵山东北部,是一条东西走向的断崖峡谷。洞中有玉岩珠、玉书室、遇仙桥、东天湖等景点。玉岩珠瀑是山中最大的瀑布。

翠岩位于西樵山中部,是一条上窄下宽的漏斗状的峡谷。其中无叶井更被誉为“樵山第一泉”,此泉水甘清冽,终年不歇,更为神奇的是,无论寒来暑往,叶落纷纷,井面断无残叶一片,“无叶井”因而得名。谷内左崖上榕根攫石如网,异卉纷陈,有山海棠紫背天葵、翠云草、石上柏等阴生作物,到处充满了花木葱茏、泉歌不绝的诗情画意。

Hash:78e9da2afa3c5fb79f763382dcebe334e7b30b62

声明:此文由 西藏西藏呀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