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先贤的龙瑞古塔
“塔”与佛教一起从印度传入中国,并逐渐中国化,外来的“窣堵坡”与中国重楼式建筑相结合,演化出各种“塔”和“阁”。建筑平面从早期的正方形逐渐演变成六边形、八边形乃至圆形,使用材质从最初的圶土、木材扩展到砖石、陶瓷、琉璃、金属等。14世纪后,塔逐渐从宗教界走向世俗社会,不再为佛教专用。
在中山沙溪镇龙瑞村,有一座古塔,历史和烟墩山上的文塔一样悠久,都建造于明代万历年间。这座塔为实心,高约12米,塔基为八角形台基,每边长1.6米,高1.3米,塔基上是三层八角形塔身,依次收小,每层高2.6米,各有塔檐,斗角上翘,简明流畅,塔身之上叠立两个扁圆形球体,一杆直立,穿球而上。塔身以白色为主,属于仿“浮屠”式风水塔。
相传北宋以前,这一带原是海滩,后来有一户渔家从远处到香山捕鱼,在这里定居下来,繁衍子孙,形成村落。北宋末年,村民为纪念先祖开村,便在此竖立一个圆形石碑,到明万历年间,又在石碑上修建了一座塔,即现存的龙瑞古塔。
龙瑞古塔(图源网络)
这个塔还有另一个传说:很久以前,山溪角(云汉、龙瑞村的古名)海边长出一个石笋,高六尺,径二尺余,常有一公鸡立其上,黎明之际向东而鸣。某日,村民发现石笋断成两段。
追查原因,原来每当鸡鸣之际,山溪角东面不远的另一村女性皆感躁动不安。该村遂派人乘夜阑人静之际,潜至此地把礁石打断。接着,种种怪象接踵而生,山溪角村中诸事不利。请教神巫,得知龙脉已因石笋中断而受损。村民为此集资修建一座石塔,将断石笋包于石塔内,选定吉日祭祀。又将另一半礁石,雕成土地公形象,供奉于石塔侧,从此两村安然无事,直到今天。
龙瑞古塔(图源网络)
两相比较,纪念先祖建塔传说更可信。
注
资料来源:《中山文史 第六十七辑—民间瑰宝》/刘居上著.--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5.1
编辑丨刘思佳
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山档案方志
Hash:da0ca62e8d6fff1a8139fd26f0740b76eb9a2c45
声明:此文由 中山档案方志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