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风情浓郁的五桂山
五桂山街道位于中山市南部,土地面积101.2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85万人,户籍人口8144人,是 中山市唯一以客家人为主的聚居镇区。境内群山连绵,层峦叠翠,是中山市之天然氧吧,有 中山“市肺”之美誉,先后荣获全国十佳生态文明景区、广东省教育强区、广东省著名的革命老区、中山市生态保护区等荣誉。
五桂山民风习俗淳朴且有特色,有华光诞、沙爷诞、观音诞等习俗,岐澳古道等历史遗迹,珠江纵队司令部旧址古氏宗祠,客家山歌、客家狮子舞表演等民间艺术,以及客家茶果、三丫苦粄、叶子粄、牛筋粄等传统美食。
珠江纵队司令部旧址古氏宗祠古氏宗祠
桂南醒狮队
三丫苦粄
牛筋粄
茶果
叶子粄
客家山歌
五桂山的客家山歌主要是 白口莲山歌,山歌围绕人们实际生产和生活的需要,顺口拈来,出口成歌,山歌分为上下两句,格式和节奏比较自由,方言化、口语化、生活化、形象化是白口莲山歌的特色。
五桂山客家山歌(白口莲歌)演唱
随着“客家山歌进课堂”、“客家山歌培训班”和山歌比赛活动的推进,客家山歌得到进一步的传承和发展。越来越多的村民学唱客家山歌,石鼓马槽村 蔡丽芬与桂南马溪村 周庆基对唱的客家山歌《采茶歌》,在2008年9月河源市举办的全国山歌大赛中荣获铜奖。2007年白口莲山歌被评定为“ 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刘永荣成为白口莲山歌传承人,2009年《采茶歌》在中山市咸水歌演唱大赛中获金奖。
客家山歌(白口莲歌)参加比赛
五桂山客家山歌歌手周庆基教唱客家山歌
华光诞
每年农历九月二十八日为 华光诞。相传清嘉庆年间,南桥一带发生疫病,华光携带医学药书从石岐华佗庙乘轿到此(今华光庙),留下药书后不见踪影。村民依华光所留的书中药方治愈病人。传说华光有千里眼、顺风耳,知晓山旮旯地区发生严重疫情。为纪念这位神医,祈求安康,村民建华帝殿,塑造“ 三眼华光”神像,供拜祭。华光诞是南桥地区最盛行、最隆重的神诞日。当日村民用金猪、果品到华帝殿供奉祭祀,祈求保佑。
南桥村民到华光庙祭拜
古道文化
岐澳古道作为连接粤澳两地的陆上通道,是数百年来粤澳两地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见证,被今人誉为“ 中山的丝绸之路”或“ 香山近代的茶马古道”。岐澳古道包括东干大道和南干大道,而今留存的五桂山石莹桥云迳山的一段,是属于南干大道的部分,保留着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古迹,包括古道遗迹、云迳寺及桂峰茶亭遗址和古沉香、古黄花梨等珍稀名贵树种等。
岐澳古道五桂山段
约在1553 年,葡萄牙人登陆 澳门后,澳门逐渐成为中国了解西方和开展商贸往来的一个重要窗口和出海口。明清朝后,很多失去土地的农民或在城中生计无着的贫民,从石岐将瓜果蔬菜等本地农产品担到澳门关闸,再从澳门担回当时石岐紧缺的洋火(火柴)、火水、蜡烛等,换回一日的生计。由此就有了这条古代从石岐到澳门的陆上通道,称为“岐澳古道”。清咸丰七年(1857年),岐澳古道得到重修,用花岗岩石条铺砌,路面规整用料考究。 一直到民国初年,岐澳古道是香山县东南诸乡同香山县城和澳门最主要的交通道路,是使用最频繁的主干道。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 岐关车路全线通车,岐澳古道完成其历史使命,逐渐退出道路交通的舞台。
岐澳古道路边的石碑
文丨张安根 顾文丽 高志良
如若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山档案方志
Hash:6b4be0d471cba370dfd9abe29395580b110d4e6c
声明:此文由 中山档案方志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