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安古老的风雨亭,你知道还有多少座吗?

亭,人们司空见惯,大凡园林类的游览景点,可谓亭的身影无处不在,有的在山巅,有的在水边,有的在丛林,有的在花园。这样的亭大多有顶,顶为翘角飞檐;无墙,只有立柱和坐栏。这样的亭主要是为增添游览区的景观或供人们在游览中赏景,歇脚而建。

现实中还有一种不是为赏景而建的亭,这种亭有顶但不飞檐翘角,有墙但墙非四面。它专建在公路边或河岸边,是专供行人等车或等船用的,人们称之为“候车亭”或“待渡亭”。与有顶无墙的赏景亭相比,候车亭或待渡亭因为多建了两三面墙,所以好歹可供人们避点风雨,因而,这样的亭也叫“风雨亭”。

风雨亭在古时候也有,但除了建在河边的待渡亭是供人等待过河的渡船之外,建在路边的风雨亭则不是供人等车的,相反,是供推车人、挑担人或其他步行的人歇脚用的。这样的亭多叫“路亭”。有的路亭会有人售卖茶水,因而这样的路亭也叫“茶亭”。以前出朝阳门往蓝坊去的大路上就有个茶亭,日子久了,这个茶亭竟然成了一个村庄,叫茶亭村。由于路亭是供路人歇脚纳凉用的,因而民间也称“凉亭”。

古时候的路亭一般为民房样式,长方形的外结构,歇山式的瓦屋顶,砖石砌的实心墙,以二门二墙为多见。有些建的好的,样式还跟观赏亭差不多,门面建的像牌楼,比如过去瑞州街道的月潭村委会就有个牌楼式的路亭,叫五里牌。有的外形建成八个角,叫八角亭,以前高安大道的连锦桥头就有个八角亭,但如今只是个路名罢了。

路亭大多盖在大路边,每当炎天暑热,或风雨骤至,行走在荒郊野外的路人尽可行一时之便。有的路亭更显人性化,干脆跨路而建,把大路一并收进路亭里,路人走得困乏了,干渴了,走到亭中直接就可坐下休息,因为亭内两边都设有座位。有的路亭还为夜间歇息人的照明有所考虑,在一边的墙体上设置了个小小的放灯台。

路亭大多都会有个名字,以便让行人识记辨认。亭名恐怕多以地方名为名,犹如以前的驿站,亭近杨家叫杨家亭,亭在半山叫半山亭,亭在黄溪叫黄溪亭等等。也有以距目的地远近来命名的,一般每五里设一亭,相距五里的叫五里亭,相距十里的叫十里亭。高安的五里亭,原先在灰埠有一个,位于灰埠圩与五里谌家之间;高安瑞州街道有一个,位于高安城与望城岗之间,不过该亭为牌楼式而叫五里牌。五里牌往伍桥方向延伸五里有个十里牌。真正以亭为名的还是瑞州街道濠溪村委会的十里亭,如今已变成瑞阳新区的一条路名了。

以其它词语命名的路亭,眼下只有伍桥龙山的半山亭了。龙山的路亭建在龙山的半山腰上,是华林地区往高安县城大路上的一座路亭。路亭建于清同治甲子年,也就是清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是由龙山族人出资兴建的。该亭建在大路上,亭门两度,每门都有一块门额,上刻亭名颇显独特,叫“汔可小休”。其中“汔”字不好理解,按汉语字典解释为“庶几”。“庶几”也不直白,反正结合后面“可小休”三字来理解,大意就是,进到亭子里便可小小的休息一下了。

从前的路亭几乎都是民间自发兴建,有的是行善积德之人独资修建,有的是一方民众集资兴建,比如现存的伍桥龙山半山亭,原本为清同治三年始建,后因毁坏,只留石额,是龙山八、九两个村民小组于2005年冬季集资重建的。巧的是位于太阳镇与灰埠镇交界处的寮山路亭也是清同治三年有当地村民集资兴建的。该亭由上九甲村民奉献地基,合族祠堂人,还有下九甲、上七甲、祥兴店、仁兴店,以及几位富户个人,甚至当地所有读书人都给予了赞助。

古时候的路亭是很多的,只要是通衢大路,无论东西南北,总有豪门大族,乡绅义士会怜人疾苦,不吝解囊,修路建亭,施茶送水,为南来北往,奔走野外的路人提供方便。那一个个沿路散布,或精致或简陋的路亭,不仅成为旅行者温馨的临时港湾,也成为高安乡野大地的一道独特风景

本文经作者授权,转载自谢华平老师开设的公众号“高安寻古”(微信号:gaoanxungu),这是一个专为高安人寻根问祖、访古探幽、思乡怀旧而设的公众号。

投稿请邮件发至:admin@igaoan.com

Hash:3f9539a2f4406cfe26f73700a257eb3c7926a5f1

声明:此文由 中国高安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