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安第二届“最美家乡”系列之:七里坪镇吊桥村

红安第二届“最美家乡”系列之

七里坪镇吊桥村

注:文中部摄影作品来源网友“方氏吊桥”。

据《红安县志》记载:吊桥村位于红安县七里坪镇檀树岗北约三公里,旱年,居民为了安全,在村子周围挖有壕沟,利用吊桥出入,由此故名吊桥。

吊桥村,村东与河南新县箭厂河乡接壤,村北与新县陈店乡交界,村西有檀树岗水库,村北有“木城寨”山,南面有“和尚头”山。毗邻水库,有淳朴之民,生态之原,环境之美。

朝阳

霜天倒影

圆石墩

据村民描述,现今吊桥传说的鉴证就是这块硕大圆石墩遗迹,另一说是在此石墩桥下,因历史的风云变幻、目前有仅有的痕迹就是这个两个圆石墩了。

吊桥村原名“来庄”。明初,自方氏俊斋公支系六世祖方伯椿(字宗仁)始,方氏六世祖~博学鸿儒方伯椿公隐居之地,在此建亭台楼阁,被誉为“三楚名家”,通衢驿路,京广客商,儒学骚客常聚于此。声施两京,文人居士、京广商贾常聚于此,至方氏八世祖方正、方望兄弟,富甲齐安,声施两京,吊桥村闻名全国。因城郭有吊桥相通,后世名之为“吊桥”。现在,该村主要姓氏有:方、王、李等。

吊桥村,全村辖4个村民小组,4个自然塆:吊桥塆,葫芦洼,王家洼,官上塆,总人口近700人,全村版图面积4000亩,其中耕地面积592.01亩,山林面积2700亩,水域面积600亩。春釆清茶,夏种水稻,秋收花生,冬安家业。该村历史悠久,文化深厚,是红安方氏发源地,鄂豫民俗文化交汇地,革命战争年代根据地。

吊桥村的水稻

村风

吊桥村方氏宗祠

吊桥村——王家洼

吊桥村——官上湾

吊桥村——官上湾

吊桥村——葫芦洼

吊桥村——木城寨

原野

田野

古树

“大集体”时代的标语

吊桥村小学旧址

六十七年代老榨油厂

土法煮粮食酒用的设备

老房的墙壁运用红砖组成菱形花

红砖组成“喜”字——预兆年年有喜 吉祥寓意

美丽乡村 壁画

池塘边的一口老井

村里正在盖的新房子

吊桥村村委会

吊桥村委会(曾经的吊桥村小学)

溪流

水库

夕阳

吊桥村檀树水库

黄麻起义后著名的木城寨会议在村北召开。该村仅在民政部登记的革命烈士达33人,还有很多无名烈士。

很高兴和村委会领导合影,

当然还有幕后腼腆的摄像师们,

辛苦了!

著名画家卢文河为吊桥村官上塆作画

《方氏宗谱》上关于“吊桥村”的记载(文言文)

双山门之十里许,有村名吊桥,旧曰来庄,鸿儒伯椿字宗仁公潜居之所。

来龙之黑石鸡公寨,层峦叠嶂,蜿蜒护从而来,突起屏座如帏,中央广坦如燕窝形。公倚中小岭名逍遥岗,建高楼二座,各置板三层,砌石阶二十三级,后筑土墉,围垣数层为卫。

楼前造栋宇高华,有“望月轩”、“观星楼”、“省心斋”、“退思阁”、皆公之所,以治修省者,不啻到道,堂前土窟浣花溪上草堂也。精巧之制,灵慧之想,磨砖砌石,足壮观瞻。堂构之宽阔,轮奂之大小不一,墙壁花砖缝起如画工者,蒲桃、岩松、海棠、兰草、竹木之不等,鹭鸶、喜鹊、兔鹿、禽鹤之不侔,题曰:“会心山水真如画,好手丹青画似真。”

左右“装金楼”,“集银阁”,嵌金砌玉,琉璃碧氏之璀璨,人世之稀奇也。而平楼院植奇花异卉,为不时观赏,又不啻石李之平泉金谷矣。冢宰李文祥题门额曰:“三楚名家”。左右“金枯井”深数丈,置石砚,灌水于宫中,用之甚便也。

门东有独脚,门左构“桂花楼”三间,以树抱馀名题曰:“肃艾遽庐”联曰:“检身不及公室,寡过无殊正考堂”。又额曰:“寻乐处”,又题“真乐堂”。盖为公憩息读书之所。已不啻月榭之佳矣,楼前为濠,濠之剥岩上造小屋三间,用石柱数十根置水底,上盖石板,覆土而造成者,真雪巢、明月、清风之再观矣。

楼院中建石卷棚,桥为路,下边濠水洞,乃养鱼渊薮也。公喂鱼处,客至,举网得之锦麟,不难也。又额“临流轩”,“活泼地”,真奇境矣?。王文恪题曰:“鱼跃不须熊虎钓,花香拟步月娥宫,”又联“鱼跃鸢飞皆妙道,花香宫署是文章。”又“寡过斋”、“乐善堂”,皆缙绅名公题,无半点尘埃诚颐公玉山之佳处。而“五知”,“四畏”,清幽者矣,案积诗书,雅致幽闲,令人读而忘倦焉。题曰:“寒影倒吞凌汉树,水光高浴半天星。”

云其曰:“吊桥者”瀹二濠于门首,中砌石墩而缺,中置铜板于桥上,二门者,汪听、王旺宿独脚门楼,朝夕侍桥,旦则放下通来往,夜则吊起防奸宄,公之防微杜渐甚密也。前少清溪活水,凿下大塘为池,约百十亩地,塘之东西,造亭台阁榭苑囿,俱壮丽冲霄,乌革翬飞,无异奇云落星矣。东有“居士轩”,灵泉先生联云:“王谢门高,次第芝兰森玉树;苏张盛世,后先袍叠云山。”左称“处贤馆”,右名“乐宾馆”,西曰:“接宾亭”,耿公苻题曰:“磐石金瓯,国运协家声并远;土茅玉烛,皇恩与祖德皆深”。左题曰:“萃英馆”,右曰:“广交堂”,又名“市义堂”。杨文贞联曰:“食供不闻弹铗剑,劵焚奚借市恩公”。俱置名葩满院,珊瑚异卉,艳丽非常,有不可以名言者。

此通衢驿路,京广客商,四方游士所寓,骚人隐逸,文人居士所必至者也。凡寓,有侍童随到即茶,有一来即去者,有信宿去者,皆有馈赠之仪,多寡厚薄不等,非独名士赠之,即仆奴下人,莫不然也。岁欠施饮粥,丰年布衣履,人知公之乐施好善如是,而不知公之宅心淳厚,秉性刚明,阅书藏锦绣,读卷识中奸。且起经堂三间,藏经版满屋者,公父义宰道公,镌有玉皇经版。广传于世已久矣。其东石台非遗迹也。

夫上有好善之父,下有乐施之子,又生北山白石之孙,文明钦世,取青紫如拾芥耳。庭前令子双双,世称二妙:阶下贤孙济济,争羡八龙,燕翼诒谋,岂不如门高大之乎!矧正、旺二公富甲齐安,广交善士,是以声施两京,而吊桥之名传海宇。父作如前,孝子贤孙接武如后,其人其地,可不传之不朽乎?

予与典膳公昆玉交最久,暨懿亲有年,今适所居,凡耳所闻于京邸者,且可亲睹也。盘桓数旬,偕一卿吟咏其中,游月轩,观星楼,过金装银库之地,见石门石柱、古础粉壁之生色,琼花瑞草之扬芬,游目骋怀,信可乐也。楼台上下照火,奴仆往来人看人,迨游“桂花楼”,香风袭人,前临卷棚桥,游鱼跳跃,诚活泼地也。所履处,均有明窗亮儿,静案琴书,名公巨卿操觚留题者其殆备猷轩之采而开阀阅之荣者乎?又东西之邮亭、馆舍、台榭之华美,兔薮苑囿之足观,特宫墙外望者耳,安能睹公之万一哉?如是,记其所游而录之,诚游览之一大观也夫!

时明嘉靖三十三年甲寅(公元1554年)桂月中秋吉旦,赐进士,戚晚梅国栌顿首拜撰。

“吊桥村”位于湖北省红安县七里坪镇与河南省新县交界。进村,可由湖北省109省道往北,过红安县城、七里坪镇,再过檀树岗,往北1公里左右,从“泥家河新村”处左拐进入;或从河南省新县县城,走河南213省道往南,过箭厂河镇,进入湖北省界1公里左右,从“泥家河新村”处右拐进入。

(注:部分内容主要参考《红安县志》《红安县地名志》以及村委领导的热情接待和工作指导,还有网友“方氏吊桥”提供的大量原创摄影作品,一并表示感谢!)

发掘红安美丽乡村旅游市场潜力

宣传“红安最具旅游发展魅力乡村”

——红安第二届“最美家乡”网络征集活动

活动参与方式,

扫码进入红安红主界面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红安红原创。版权归红安红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本公众号获得授权,若擅自转载,将承担相关的法律责任。

—————— 广告推广 ——————

Hash:ddf9d2e5b0f945681c3a9a0838756b60af60d2dd

声明:此文由 红安红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