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建筑风格的倪公祠

1920年5月,蚌埠西南朱家岗的田地上,倪公祠这座庙堂式建筑突兀而起。当时,这一带附近还是黄庄、朱家岗、席家沟的村庄,蚌怀路尚未开通,郊外那片田野茅屋草舍之中,倪公祠大殿的飞檐翘角,在微风中飘着清脆的铜铃声,陡然显赫起来。蚌埠人从市区到西南,老远就望见了这个庞然大物。直到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在蚌埠西南,凡是问路或去某个地方,都以这个建筑为座标,说是到倪公祠向西或向南。因为它是蚌埠城市兴起之初的老建筑,具有多方面的历史价值,常常被后来的蚌埠人提起。

祈长生而建祠堂

古代祠堂一般都是为建立功勋人物逝世之后而营造,如果是生前建立,称之“生祠”,含有祝愿主人长生不老之意。倪公祠系主人生前所建,属于“生祠”。1995年版的《蚌埠市志》记载:“军阀倪嗣冲于民国二年(1913年)来蚌督皖,民国7年,染重病在身。当年春,适逢倪夫妻50寿诞。祝寿时刻,倪因病只能躺卧寿堂。事毕,其‘府内僚属、幕中才人’以所谓‘昭彰将军之功德’为名,进言为倪建造生祠一座,倪自然应允。”当时为建生祠,要选一古雅清幽之处。朱家岗稍南(今蚌埠四中学校院内)原有一座土地庙,旁边有两株百年老树“黄连头”,正好被选中。于是倪府中人强购该处农田40亩,按低价每亩给银30元。1919年春,生祠动工兴建。所需经费一部分由安武军军官从士兵军饷中扣除,一部分向皖省各地摊派。

蚌埠四中门旁的黄连木

1920年5月,倪氏在生日当天,举行倪公祠落成典礼,邀各省疆吏、各地官员参加。祝贺者有以匾额进献,有以对联颂扬。其匾额不下数百块,有姜桂题所送“功冠凌烟”,曹锟所送“江淮壁垒”,马联甲所送“万家生佛”,以及其他人所送“锦堂贵相”、“颂德歌功”等。全皖各县联名在生祠内勒石立碑,高丈余,阔五尺。因倪氏无多少功绩可记,仅将他开掘淝河水利工程等勉强载入碑文。典礼时,还专请北京名伶孙菊仙、贯大元、李百岁等献艺,但场面已不如当年得势祝寿时的堂会那么气派。

但这只是名噪一时而已。随后,患病中的倪嗣冲辞职,在军阀混战中逃往天津,1924年7月56岁的倪嗣冲因病在天津逝世。蚌埠的倪公祠被频繁更迭的军阀部队进驻,祠内设施和“淮上公园”先后被毁。1929年起,生祠房屋改为安徽省立第四中等职业学校蚌埠分校,设置制革、染织两专业,招收学生三个班,达到150人左右,对蚌埠及淮北地区这两个行业的发展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后在原址基础上建立蚌埠市第四中学。

清末风格的古建筑

蚌埠商埠起初还是乡村集市面貌。最早建成的安徽督军公署,砖瓦平房落院,外加西式门面八字墙,属于中西合璧的衙门。早些时候兴建的唐家花园,是西式建筑风格。1919年“民八大火”之后,蚌埠街区建筑欧风流行,新建的东亚饭店完全仿照西洋风格。唯有倪公祠样式墨守陈规,完全采用清末庙堂建筑风格,正是符合倪嗣冲这位清末遗老的心意。

清代中期因人口骤增,与资源矛盾开始趋紧。明代以来的传统古建筑样式,受到了木材资源日渐匮乏的影响,再上西方建筑风格传入,迫使人们对传统木结构进行改造,逐步增加砖石材料的应用范围。倪公祠殿堂就属于砖木混合结构的清末建筑。拆除时仍可见到,那面向东沿朝阳路的大殿山墙,就是青砖砌筑墙体。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这面墙上不知贴过多少次标语和大字报,可谓是路人皆知。九十年代初全民经商那时,这面砖墙曾被打了个门洞,开起路边的“古祠饭店”。

根据对遗存建筑和时代背景考察,倪公祠的兴建或因倪氏观念保守、或限于工匠技艺,却仍然采用清末建筑样式。祠堂房屋周围筑有高大院墙,平面布局为三进三开。大门如官衙仪门,右侧两株“黄连头”树木并列。从中间进入门厅,二进堂内供奉倪氏祖宗牌位。三进甬道两侧立有碑刻供人浏览,至后大殿。立于阶下,可见大殿重梁叠柱,斗栱平座;单层歇山屋顶,脊背镶有花纹砖,间隔组成所谓“五脊六兽”;翼角起翘,飞檐勾角,悬挂铁马响铃。让人感觉它高大巍峨,如同庙堂,又似官衙。大殿内正中,案台香炉烛台之间,摆放着倪嗣冲将军的“长生禄位”。按佛家解释,“长生禄位”属于在生祠中供奉的祈福牌位,通常称“禄位”或“延寿禄位”。可让禄位主人得神明保佑,消灾延寿,福作绵长。平时,督军公署派兵丁守护祠门,戒备森严。路人偶从祠门探望,都有阴森恐怖之感。

倪公祠大殿正厅构件还原效果

离殿堂向西约数丈远处,专修有供倪氏家族游乐的“淮上公园”,内有块石所砌之假山,人工开凿之池塘,池中建亭舍一栋,过池面曲桥可入亭舍,山池周围还有花木点缀。

倪公祠平面示意图

构件木雕图案的含义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为了在城市改造中拓宽朝阳路,当时仅存的倪公祠大殿被拆除,许多木构件被收藏在市博物馆。现存的大木构件主要是梁枋及少数廊柱,更多的是拆除后斗栱、斗栱附件、廊头,以及散落的木结构碎片,大体还能看出倪公祠大殿木结构面貌。另外,还有大殿前廊木柱石础等,总计400余件。细观斗栱制作工艺考察,与徽州明代木结构建筑相比,有部分不合传统的营造规制。其实,这正是传统木结构演变到清末的结果。

用这些木构件还原倪公祠,可以看到它的屋顶为单层歇山结构,三开间带前廊布局,建在台基之上。随着清末采用砖石墙体承重,元明两代以来的斗栱构造规制,逐渐退化或减弱,内檐构架基本上摆脱了那些繁复重叠的斗栱束缚。墙体与屋顶木构架之间,出现较之斗栱叠加更新的做法。同时采用了构件拼接法,使用了铁箍件拼接、穿钉等方法。出现“斗接包镶”的柱梁工艺。倪公祠木构件正是这个时代背景下的产物。在柱梁方面,基本上保持了传统做法;对于传统的斗、栱、昂、翘、耍头等组件制作以及安装,基本符合传统规范,但是,因斗栱的部分功能变化,制作也随之而变,许多组件使用穿钉拼接。甚至大殿前廊正面梁枋之间,还出现了装饰性的斗栱。

斗栱

解读这些构件的形制和木雕,既可以帮助我们认识我国古代传统建筑的艺术,又能深入认识北洋军阀倪嗣冲的思想观念与审美意识。

清代中期以来,艺术风格上的装饰主义盛行,由日用生活品开始向建筑上推移,木雕技艺在建筑上广泛应用。倪公祠大殿建筑木构件上的雕梁画栋,主要分布在轩梁、梁枋、廊头、雀替、檐条、月梁、梁架、云头、棹木、斗栱及附件云头木、风头昂的位置上,另外,还包括门窗扇、栏杆等。砖雕因拆没有保存,不得而知。石雕仅限于大殿前廊木柱石础周边圆点组成的图案。

倪公祠大殿木雕题材大体三类:一是历史人物故事,用于表达生祠主人的心愿与情趣,集中在前廊内轩梁、殿内梁枋。二是花草,从轩梁到殿内梁枋均有,除了起着装饰作用之外,也表现生祠主人心愿;三是云纹,主要在柱头,斗栱附件云头木、风头昂、云头。这些部分是大殿建筑与自然环境接触的部位,以云纹装点,使之与天象融为一体。雕刻所用的艺术手法,从简单的线刻,到高浅浮雕,平圆雕、透雕、镂空雕。其中,以人物故事较为讲究,其工艺比较皖南明清建筑木雕,虽然刀工粗放,但具有形神兼备的效果。色彩分别有菊黄、大红、绿、底色为灰色,醒目而不艳丽。

江流故事浮雕

江流故事浮雕

木雕的人物故事最能体现生祠主人用意。根据现存木构件长度和形制推测,大殿前廊两道轩梁上,以古代传说《江流故事》为题材创作的两组浮雕,可能是为倪公祠主人精心选择的题材。它的母本可追溯到《吕氏春秋》提到夏末的伊尹出生,坐在木盆中随江飘流的情节。伊尹是辅佐商汤灭夏的臣功,这种神话般的传说,雕在倪公祠大殿轩梁,位置十分显要,其用意当然是附会倪嗣冲这位了不起的大人物,出生神奇,而又做出不凡的成就。当年倪公祠落成典礼之时,祝贺者似乎早就领悟其意,曹锟、姜桂题、马联甲这些北洋军阀,敬献匾额的题字,把倪嗣冲追随袁世凯,残酷杀害淮上军,镇压安徽二次革命的“祸皖”罪行,称为“江淮壁垒”,颂扬为“功冠凌烟”人物;又将他督皖七年,粉饰为“万家生佛”。同时,又将他督皖政绩刻碑记事,树在进入大殿的甬道旁。

镂空莲花构件

雕梁画栋应用广泛的题材是花草。倪公祠大殿枋梁为人物故事浮雕,而背面则选用花草图案作陪衬。斗栱附件的棹木上,选用梅花图案。莲花图案在大殿选用最多,采用雕刻手法较多,尤为突出。正厅两侧的山界梁与梁枋之间,各有一副镂空雕刻的莲花图案,色彩至今清晰鲜明。只要稍知清末民初历史的人都会知道,倪氏等人完全不配佛教中莲花的象征寓意。佛即是莲,莲花代表善良圣洁,忌杀而宽容大度。靠镇压淮上军被称“倪屠户”倪嗣冲,此刻身处疾病缠绕的痛苦之中,昏迷中还出现被“阴魂”纠缠的惊恐不安,不知他可能会有忏悔之心。

棹木

历经近百年风雨的倪公祠大殿,许多木构件已经受潮腐蚀,黑斑成片,而在大殿正上方的脊桁与山界梁中央,在这个极为显要颇为神秘的位置,还保留着当年“脊座斗”。这件并非承重的方斗,四面全用镂空手法雕刻的“孔雀牡丹图”,底部加托,顶部专门镶包花边盖帽。可能它位置在大殿顶部,环境通风干燥,使这件装饰性极强的方斗,保存相对完好,作为“吉祥富贵”的象征留在今天。让我们联系到倪氏身后那些风云激荡的历史,真是回味无穷,毕竟那是一段不太遥远的难忘历史。

脊座斗

图文:郭学东

编辑:徐德光

审阅:袁梦茹

Hash:92410dc4e68a247bfd345810ceec0750dc9653fd

声明:此文由 蚌埠市博物馆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