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晋祠是唐氏祖祠,还是张氏祖祠?
内容提要:可见,台骀因功绩彪炳史册,后人为其在晋源立有祠堂。但其实,台骀不是张姓的得性始祖,张公挥才是张姓始祖,台骀是其孙,而张姓的祖祠在河北清河,张公挥的坟茔在河南濮阳,这还是比较复杂的。但即使如此,晋祠台骀庙的建造也是在唐叔虞祠之先,更何况唐地在翼城县,祖祠怎么跑到了晋阳,这实在需要考量?沧海桑田,南北朝的纷乱,人们只可从三家分晋的历史指缝中约摸推算唐晋的缘渊关系,迨至宋元明清更是以讹传讹,终不至晋地来源。至到建国后一系列的考古发现,才揭开了历史谜团……
近日,中华唐氏在晋祠祭祖,甚是热闹;
但也有张氏前来晋祠台骀庙祭祖,
晋祠到底是唐氏还是张氏宗祠呢?
唐氏来源
出自祁姓和姬姓,为黄帝轩辕氏之后。相传帝尧是黄帝轩辕氏的玄孙,姓伊祁,名放郧,尧是他的谥号。他最初被封于陶,后来迁于唐,所以被称为陶唐氏。成为天子后,开始以"唐"为国号,所以又称唐尧。尧做了100年天子后禅位给舜,尧死后,舜封他的儿子丹朱为唐(今河北省唐县)侯。到周武王时,唐侯作乱被成王所灭,唐国之地就被改封给成王之弟唐叔虞,原来帝尧的后裔则被迁往杜国,称唐杜氏。唐杜氏的后裔有以国为氏的,称唐氏。另外唐叔虞的子孙也以国为氏,后来就姓了唐。
桐叶封弟的故事
晋国的唐叔虞是周武王的儿子,周成王的弟弟。当初,周武王与叔虞母亲交会时,母梦见上天对周武王说:"我让你生个儿子,名叫虞,我把唐赐给他。"等到武王夫人生下婴儿后一看,手掌心上果然写着"虞"字,所以就给儿子取名为虞。周武王逝世后,周成王继位,唐发生内乱,周公灭了唐。一天,周成王和叔虞作游戏,成王把一片桐树叶削成圭状送给叔虞,说:"用这个分封你。"史佚于是请求选择一个吉日封叔虞为诸侯。周成王说:"我和他开玩笑呢!"史佚说:"天子无戏言。只要说了,史官就应如实记载下来,按礼节完成它,并奏乐章歌咏它。"于是周成王把唐封给叔虞。唐在黄河、汾河的东边,方圆一百里,所以叫唐叔虞,姓姬,字子于。
——《史记》卷三十九〈晋世家〉
台骀
台骀是开拓太原最早的人。《左传•昭公元年》记载,说黄帝之子金天氏少昊青阳有裔孙,叫昧,任治水官,生两个儿子,叫允格、台骀。台骀能继父职,治理了汾河、洮河和大泽。大泽也称晋泽,经台骀治理后,人们始处太原,故又称台骀泽,即今晋祠之东盛产晋祠大米的大片稻区,誉为“北国江南”。台骀治水有功,受到帝颛顼嘉奖,封于汾川,为汾河之神。台骀是一位早于大禹的大禹式治水人物,后人建庙祭祀,即台骀神庙。
晋祠台骀神庙
台骀神庙是张氏祖祠。唐林宝<元和姓纂>和宋欧阳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皆载黄帝子少昊青阳生挥,为弓正,始制弓矢,赐姓张氏,为张氏之祖。《尔雅•释诂》:“正”即“长”。“弓正”即“弓长”,合起来便是“张”。明、清张氏族谱记载:“始祖挥公受封之国在山西太原府太原县。挥生昧,昧生台骀”,“庙在太原县尹城里”,所居张氏“尹城派,天下通派之祖也”。尹城里即今王郭村。
可见,台骀因功绩彪炳史册,后人为其在晋源立有祠堂。但其实,台骀不是张姓的得性始祖,张公挥才是张姓始祖,台骀是其孙,而张姓的祖祠在河北清河,张公挥的坟茔在河南濮阳,这还是比较复杂的。但即使如此,晋祠台骀庙的建造也是在唐叔虞祠之先,更何况唐地在翼城县,祖祠怎么跑到了晋阳,这实在需要考量?
晋祠,初名唐叔虞祠,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而建。叔虞励精图治,利用晋水,兴修农田水利,大力发展农业,使唐国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富足,造成日后八百年的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呈现出一派兴旺景象。叔虞死后,后人为纪念他,在其封地之内选择了这片依山傍水,风景秀丽的地方修建了祠堂供奉他,取名“唐叔虞祠”。叔虞的儿子燮父继位后,因境内有晋水流淌,故将国号由“唐”改为“晋”,这也是山西简称“晋”的由来,祠堂也改名为“晋王祠”,简称“晋祠”。问题是,燮父继位后把唐地从晋南的翼城县迁到了太原的晋源区吗?
事实是什么呢?晋祠始建于北魏386年,现有宋元明清各式建筑百余座、雕塑百余尊、碑碣四百余座,千年古树二十余棵,文物精品之多,实属罕见。晋祠的主殿圣母殿,建于宋代,殿堂内有43尊彩绘泥塑像,除圣母像两侧的小像外,其余都是宋代原塑。
燮父改唐为晋的故事
唐叔虞在位30年左右之后即于公元前1015年左右病逝,其子姬燮父继位,改国号唐为晋,是为晋侯。
燮父为什么要改唐为晋,其依据是什么?自东汉以来,大都认为因唐国境内有晋水而改称晋国,这种说法始于东汉史学家班固。班固(32—92),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省咸阳东北)人。
《左传·昭公元年》在记载“叔虞封唐”时有这样的记载:“迁实沈于大夏,主参”,“以处大原”。“大夏”之意,东汉经学家服虔在《春秋左氏传解谊》中解释为“指汾、浍之间,即山西翼城之区”。“大原”按《左传》原文之意“指汾水,洮水(即涞水)流域的广阔原野之意”。而班固却认为大夏和大原指太原,并以此为依据,将此与“叔虞封唐”紧密联系起来,将叔虞封地具体化“太原晋阳县,故《诗》唐国,晋水所出,东入汾。”并借《史记·晋世家》“唐叔子燮,是为晋侯”之句,认为燮父既称晋侯,而且连国号亦改为晋,必然境内有晋山或晋水。无巧不成书,古晋阳之南恰有晋水一流。然而班固忘记晋阳城的营建时间在春秋末年即公元前500年左右,而非西周初年,在《汉志》中写道:“唐有晋水,叔虞子燮为晋侯,是燮以晋水改为晋侯。”凭空给唐、晋增添了一条晋水。
东汉经学家郑玄作《诗谱》,由于有了《汉志》,不但认晋阳为晋国的初都,同时又给这个所谓的“晋都”蒙上了一层神话色彩。《诗谱》说:“唐者,帝尧旧都之地,今日太原晋阳是,尧始居此后乃迁河东平阳。成王封母弟叔虞于尧之故墟,曰唐侯,南有晋水,至子燮,改为晋侯。”为《汉志》中的“晋水”确定了方向。所谓南有晋水,则晋都在其北了,日后倘有人企图另找晋都,那么它不仅应有晋水,而且必须在晋阳之南。
自东汉以来的历史学家、地理学家如杜预、郦道元、顾祖禹等也都赞成晋阳说。尤其到唐代,因李唐发迹于太原,当时许多文人都乐意把太原描绘成一个龙兴之地,致使晋都在太原,还是在翼城争论了一千余年。由此可知,“晋阳”、“晋水”说是从东汉到清初一千五、六百年间像滚雪球一样形成的。
其实,不要说西周初年,就是到春秋(前722—前481)中期。太原一带还是戎狄活动的地方,社会发展还处在渔猎畜牧阶段。到公元前661年,晋献公的太子申生以下军灭霍国以后,晋国势力主要向南发展,还未越过今山西介休,直到晋平公十七年(前541年),晋荀吴(中行穆子)败山戌无终(山戌国名,时在太原市东,后为晋国所併,迁至今河北省涞源县一带)及群狄于太原。可见当时晋国还没有到那里建国的可能。直到公元前500年左右,即春秋末期,晋国的正卿赵鞅使其家臣尹铎(南梁镇西尹村人)修建晋阳城(见《国语·晋语九》),晋阳城于晋国建国五百四十余年之后才建成。可见,晋都在“晋阳说”是不可能的事。
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学者顾炎武,骑马负书,远涉山水,从江苏昆山到山西来,长期居住在曲沃,亲自观察山川形势,采访民间的佚事传闻。他认为晋国是从翼城一带扩展开去的,没有远迁七百里由晋阳到曲沃,然后再迁翼城的可能,而翼城一带的遗迹又远较晋阳可信。所以他在《日知录》一文中指出:“窃疑唐叔之封以至侯緍之灭,并在于翼。”天马——曲村遗址的发掘更有力的证明了晋国的都城在翼城而不在晋阳。由此可知,“晋阳说”是一些历史文人受班固的误导一手制造的伪晋都。既然“晋阳说”不存在,则“南有晋水”也就不可能存在了。
燮父在位于周成王之末和周康王之世,史称“成康之治”正是西周王朝之鼎盛时期。燮父改国号唐为晋,不只是他一个诸侯自己说了就算数的,一个正处于鼎盛时期的周王,又实行着等级森严的周礼制度,岂能容许下属一个诸侯随意改变国号!所以燮父改国号必须要得到周王室的认可才行。那么燮父又是以何为依据改唐为晋呢?现在好多文史学家都认为燮父改唐为晋,当别有原因,作为周王室允许下属诸侯改国号,当然要对周王室有政治意义,这便只能联想到叔虞当年晋献嘉禾,获得周成王和周公的赞扬,认为燮父取“晋”字的本意,改唐为晋。
《史记·鲁周公世家》载:“天降祉福,唐叔得禾,异母同颖,献之成王。成王命唐叔以馈周公于东土,作《馈禾》。周公既受命禾,嘉天子命,作《嘉禾》。”这段记载的意思是说,唐叔虞分封到唐国以后,由于其具有非凡的才能,德行美好,武艺高强,治国有方。于是天降大福于叔虞,出现了“异母同颖”的祥瑞征兆,即生长于两个母体的禾苗,却长出了同一个穗。于是叔虞将这株“嘉禾”晋献给周成王,成王便命叔虞将“嘉禾”送给正在东土作战的周公姬旦。周成王作《馈禾》,周公作《嘉禾》,赋诗撰文相唱和。“嘉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即西周刚刚灭殷商取得政权,“三监”(即菅叔姬鲜,蔡叔姬度,霍叔姬处)和武庚(殷纣王之子)叛乱,周公东征胜负未卜的时候,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与当时“以德配天”的思想联系在一起,寓意天下归周。可以想见,当周公东征胜负未卜,叔虞晋献“嘉禾”,成王便作《馈禾》之篇,并命叔虞将“嘉禾”及《馈禾》之篇馈赠给周公,这对周公率军作战是极大的鼓舞。同时也极大地坚定了东征将士的战斗意志和必胜信心。于是周公“嘉天子命,作《嘉禾》”,以报成王。正是这株“嘉禾”的晋献,使周公在三年时间内很快平定了叛乱,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巩固了西周王朝的稳定。所以这株“嘉禾”给予了西周王室和贵族心理上很大的慰藉。在叔虞的子孙们看来,先祖向周王晋献“嘉禾”,并得到了周王的歌颂和嘉奖。这当然是一桩不朽的盛事和国家莫大的荣耀,值得后世永远纪念。况“晋,进也,日出万物进”,有前进和上进的意思。所以燮父正是出于纪念其父叔虞向周成王进献“嘉禾”的荣宠,继位后称晋侯,并将国号由唐改晋。周康王出于叔父叔虞当年晋献“嘉禾”在平息武庚、“三监”作乱的周公东征中所作的贡献,很快准许了燮父改唐为晋和称晋侯之举。
燮父继位后,继承父业,励精图治,经济发展,国力强盛,受到周康王的嘉奖。正如《左传·昭公十二年》载,楚灵王对右尹子革曰:“昔我先王熊繹与吕伋、王孙牟、燮父、禽父并事康王、四国皆有分,我独无有。”意为楚灵王对右尹(官职名)子革说:“从前我们先王熊繹(楚国始封君)和齐国君吕伋、卫国君王孙牟、晋国君燮父、鲁国君禽父一齐事奉周康王,四国都被颁赠珍宝之器,唯独我国无有。”可见燮父作为晋国君主,成为周康王的股肱之臣,并被赐予玉珍之宝。为之后的“文侯勤王”、“献公拓疆”、“文公称霸”奠定了坚实基础,致使晋国这一国号一直沿用了600余年。直到晋烈公十九年(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晋侯仍然保留翼城、绛县、曲沃、侯马之地,晋国号仍然使用,直到晋静公二年(前376年)三家灭晋,晋国消亡。
Hash:8750cf49e65291583a72616603f141de4cad8a0b
声明:此文由 三思堂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