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城仪式”开启山城美好一天

如果把一个城市比喻成一套房子,它应该由城市入户大门、城市会客厅、城市阳台、城市中庭、城市花园等要素组成,在《两江四岸核心区整体提升实施方案》中,这些城市要素的整体提升也都一一体现。

依托着朝天门广场的独特区位优势和城门历史寓意,《两江四岸核心区整体提升实施方案》将研究策划朝天门“入城仪式”,重点围绕城门意象、入城形式、入城时间等方面深入研究,集中展现山城历史人文特色。特色船笛声将开启山城美好一天。

弹子石—龙门浩片区面朝长江、背靠南山。结合这一自然地形,这里将被精心描绘成一幅城市会客厅山水画卷。具体来说,是将弹子石广场至慈云寺滨江地带1.3公里整体打造为城市会客厅。同时,8公里长的滨江人文风景岸线建设也渐渐铺开。将精心打造弹子石—海棠烟雨公园公里滨江山城步道,重点打造黄葛晚渡公园、海棠烟雨公园、开埠文化遗址公园、龙门浩、弹子石广场等节点,以雕塑植物造景、高科技等手段展现黄葛晚渡、海棠烟雨、龙门浩月、字水宵灯等巴渝文化场景,形成起承转合、步移景异的观景体验。

精心雕琢,深入展现江北记忆之城、未来之城。这是对“城市中庭”的定位。“首先是恢复5公里水岸生态。”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以“千年江北城,美丽滨水岸”为愿景,实施江北嘴大台阶生态化改造,治理消落区,柔化滨江岸线,优化景观小品、景观照明、植物配置,使其近看有细节、远观有效果,提升滨江环境品质,体现绿色自然风景。同时,通过山城步道串联五大景点、特色景观以及明玉珍睿陵、天主教堂、基督教堂、测候亭、古城墙塔山浮翠、龙美术馆、金融博物馆大剧院、科技馆等特色景观与公共建筑,加强公共艺术设计,丰富旅游活动。

如何让重庆从“桥多之都”变成“桥美之都”?最重要的就是提升跨江大桥景观,让每座大桥都成为艺术精品。还将统筹桥上、山上水上、陆上、楼上“五重视角”,重点突出朝天门、大剧院、南滨路等重要节点,提升打造22处山城阳台和5处超高层建筑观景平台,打造山水城桥相融合、富有山城特色的景观眺望空间。

重庆晨报·上游新闻记者 蒋艳 黎静

Hash:0428073cbf9a44a362498adeab8691a604992150

声明:此文由 重庆晨报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