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阳金溪蔡氏象地古墓与虱母仙何野云

相传元末起义军陈友谅军师,元朝末年,陈友谅兵败,其军师化名“何野云”为避过朱元璋军队的追杀,化妆成乞丐一样,故世人称“虱母仙”,在潮汕一带云游,寄情于山水。明洪武年间,何野云流落到了潮州府地界——主要是潮阳揭阳以及海阳,为人营造阴宅,指导建筑风水,成为名噪一时的地师。何野云技术高超,据说他有时候哼着“人生在世不得意、牵动长江万里愁……国山河在……”等词句。

明朝初年,潮阳金溪一户姓蔡人家,闻听这里隐居一位道行非凡的大地师虱母仙,为人择地看风水均得宝地,百试百验,便专程前往聘请虱母仙为其家择地葬祖。虱母仙见其来了兄弟二人,便问其家有多少“房头”(即多少兄弟)。两兄弟互递个眼色,告诉虱母仙他们只有两兄弟,即二个房头。虱母仙便在山上帮他们精心选了一块只适合两房头的“象地”风水宝地,待另择日安葬先祖。

这一日,虱母仙择妥“象地”风水地之后下山,正走到不远的一个小山丘处,见一少妇伏在一丘土坟上嚎啕痛哭,甚是悲恸,其情堪怜。虱母仙心生恻隐,遂上前相询其故。少妇打量他一番,知其便是大名鼎鼎的虱母仙,忙擦干眼泪,止住悲伤,一字一句向其道出原委。原来,去请虱母仙择地修祖坟那两兄弟并非真的仅两兄弟,而是有三兄弟,他们俩一个排行老大,一个排老三,老二却不幸早逝,而这位少妇不是别人,正是已故的老二之寡妻,其家中还有一十岁孤儿。这老大、老三两人心胸狭窄,心术不正,为争夺祖上遗留下来的几分薄地和二间破屋,明争暗斗已久,自老二去世后,他们更是合伙欺负这孤儿寡妇,企图将他们母子逼走或逼死,然后霸占所有家业进行分赃。这寡妇生性倔强,虽平日多受叔伯两家欺凌,日子过得很艰苦,但她还是硬撑起这个家,专心致志抚养孩子。今日她闻知叔伯二人撇开她这一房头,私自请风水大师择地修祖坟,心中伤感,想到丈夫去世后,平日虽老老实实做人,仍常受叔伯欺负,不禁悲从中来,跑到丈夫坟前失声痛哭起来。

虱母仙了解详情之后,义愤填膺,鄙视那两兄弟狼心狗肺,为谋私利不惜骨肉相欺,甚至狼狈为奸欺骗他一代宗师为其择宝地修祖坟,心想若非今日所遇所见,岂不让他们蒙骗帮其阴谋得逞,害了一家无辜之人,这两兄弟实在可恶。同时,他对少妇的遭遇报以十分的同情,也受少妇作为一妇道人家竟能如此坚强不屈、守节育儿的美德所感动。于是,他一面不露声色继续帮那无良兄弟把祖坟修成,但只是修成平平稳稳的普通风水,既不给其显达之报,也不对其造成伤害,因为神仙必有容纳人的宽广胸怀,即使受骗也不生害人报复之恶念。一面却悄悄在半山的另一处为少寡妇择了一处风水宝地,名曰“半天吊灯笼”,并指点她某日某时将其亡夫骸骨迁葬于该处,保其日后非但不灭反得大发展。

少寡妇千恩万谢,并依言而行。不久,日子逐渐好过起来,诸事均顺利,后来儿子长大也大有出息。再后来,整个金溪就算这一户二房头的子孙最兴旺发达。

虱母仙何野云介绍

何野云(1325~1393),原是生于元末、活动于明初的一名道人。元末时下山作为军师,辅助陈友谅的红巾军,和朱元璋率领的、刘伯温当军师的起义军,逐鹿天下。后来,陈友谅败亡,何野云浪迹天涯。因浑身虱子,蓬头垢面,行为怪异,故民间称其号为“虱母仙”。在潮汕一带云游,寄情于山水。明洪武年间,何野云流落到了潮州府地界——主要是潮阳,揭阳以及海阳,为人营造阴宅,指导建筑风水,成为名噪一时的地师。何野云技术高超,据说他有时候哼着“人生在世不得意、牵动长江万里愁……国山河在……”等词句。

供奉虱母仙的庙宇

一代枭雄陈友谅的军师,易名何野云,民间称虱母仙,成为潮汕地区一方保护神,乃是潮汕一大独特的民俗。虱母仙何野云因为功德卓著,深得潮汕百姓人心,升仙后潮汕各地都有庙以纪念仙师,四时香火旺盛。潮汕人为纪念何野云,建庙供奉。主要有:潮阳贵屿何僊陵、仙湖福天宫、仙城安乐三仙宫、揭东风门古径三仙庙博罗普济寺普宁树脚村云昌殿、潮南峡山龙尾庙、揭西黄山王公庙、潮州鳌头龙尾庙、汕头岐山古庙、金港龙尾庙、南畔寮龙尾庙、高埕古庙、佳和善社、东墩龙尾庙、径脚三仙庙、两英鹤丰紫云观三仙庙、揭西仙坡乡三山永峙庙、洪阳虱母仙庙以及澄海港口龙爷庙等。现潮汕祭何野云(龙尾圣王)的庙宇达60余座,义社(父母会)龙尾圣王神坛更是无法统计,仅汕头龙湖区下蓬镇各义社(父母会)会所供奉龙尾圣王就多达近百座。

虱母仙曾经是陈友谅的军师

根据各种史料及民间传说均明确地记载 “虱母仙”何野云是陈友谅军师,得到潮阳县志的记载,为唯一的官方文件,这点毋容置疑。虱母仙“何野云”确有其人,但并非真实姓名。另外从生活常识来说,我们会把自己的情况告知身边比较亲近熟知且信任的人。虱母仙为仙城赵氏建了城寨、建了赵氏宗祠、一世祖五千公墓米缸地(传为迁骸骨)、二世平田公祖墓双凤朝案、三世碧川公祖墓虎地,做这么多工程,其跟赵碧川必然非常熟悉,且交情深厚。所以赵家应该是知道虱母仙的身世的,从仙城流传下来的说法,虱母仙曾经是陈友谅的军师。虱母仙何凤港卢氏,虱母仙为凤港卢氏建了欹寨门、四世祖公墓飞凤地,四世祖母墓石壁岭鸡母石,他们交情亦绝非泛泛,虱母仙在凤港还有一养女。按照常理,在长期相处的情形下,虱母仙必会跟他们透漏他自己的身世:陈友谅军师的身份。现在仙城和凤港流传下来的说法,就是虱母仙曾经是陈友谅军师。这与广泛流传在潮汕民间的说法是一致的。潮阳县志亦印证了这个说法。

据记载,何僊者,俗称虱母仙,化名何野云。公元1362年,何野云事助陈友谅,与朱元璋争雄天下,后来战败。至正二十八年,即公元1368年,朱元璋统一天下,改号明洪武元年。洪武六年,即公元1373年,何野云,来到了潮汕,便开始隐逸于荔枝岩,风门古径,径脚仙寮,桑浦山金鸡把后门,凤港,山门城等地。何仙行踪飘忽莫测。到了后来,便经常居住在凤港卢氏四世祖卢宽家中。并以擅长造祠堂庙宇、名胜亭阁、围筑乡里、造桥通津、掘井泉、修筑渠道以利航运著称乡里。何仙还以善占卦、择风水称誉乡众。何仙又被称为地僊,其足迹广布潮汕各地。洪武二十六年,即公元1393年,何仙逝世,享年68岁。卢氏主人,遵其嘱咐,在凤港乡外凤颈处,为他修筑了一处墓穴,并镌其铭曰:何僊陵。

虱母仙何野云其遗作《何野云潮州名地钳记序》结尾处有诗曰:

何人晓得是神仙

野鹤孤飞年又年

云开露出牛眠地

留与人间种福缘

此诗是一首藏头诗,每一行第一个字连起来,即“何野云留”,表明是何野云留的诗句,亦表明仙师在潮汕地区的作品,是留给潮汕地区的一笔文化遗产财富。第二句“野鹤孤飞年又年”,表明何野云自从陈友谅兵败后,多年孤身一人的落寞心情。第三句的“牛眠地”,比喻风水宝地,何僊帮潮汕各村各寨做的各项工程建筑,都是其高超技艺的结晶。最后一句,表明何僊与潮汕人民的缘分,劝诫世人为善结善缘。

据光绪十三年(1884)《潮阳县志》卷十三杂录篇中的原文记载:“明初有虱母仙者,精于青乌之术、至潮阳为人择地,而多不扦穴,听人自得之,矢口成谶,后吉凶皆如券,每遇其蹲坐处,则多吉地,故人往往阴识之以为验。或曰:即何野云也,从陈友谅而败,佯狂来此,然终不得而详,居止无定,多在凤港卢家,其乡外有冢累然,传为所葬处。”

何野云墓位于潮阳区贵屿镇凤港乡凤颈下手砂,碑文为“元地僊虱母山先生墓,凤港主人卢立,光绪十三年(1887)重修”。据重修仙陵碑记所载:何仙师享年六十八岁,逝于1393年,此穴位乃仙师生前已相中。光绪十三年重修其墓,至1996年又重修。墓旁有何僊纪念祠。(照常理,墓碑应该写的是姓名,仙师墓碑没有写姓名何野云,而是写虱母山先生,估计是因为“何野云”是化名、易名之故,不是虱母仙的真正姓名)

虱母仙在世时是一位道人

从一些传说,比如“凿仙泉救难”、“坑水变酒嫌无糟”等,可知虱母仙何野云当时是以道人的形象行走在潮汕大地的。

其遗作《何野云潮州名地钳记序》中言道:“谁识仙风道骨”,进一步证明虱母仙何野云是一位道人,这个事实也有上面多方文献证明。邹普胜是白莲教徒,也是一位道人,所以虱母仙何野云有可能就是邹普胜,这个结果只是可能而已。

虱母仙何野云其遗作《何野云潮州名地钳记序》中更有言道:“国不介虑,家无牵怀,脱志在尘埃之外”,说明自从陈友谅兵败后,虱母仙寄情山水,闲云野鸭的心境。

“何野云”是陈友谅军师的化名就完全符合逻辑。先简单从这两个名字的字面意思理解,“何”即暗含有“自己不知自己从何而来”,或者说“不愿告诉世人自己是从何而来”的意思;似在暗示自己“改名换姓后隐居山林”之意;“野云”就更好理解,意思是“从此不问政治,不卷入俗世纷争,不贪俗世凡尘的荣华富贵,甘心寄情山水,过闲云野鹤的生活,乐得安逸超脱。”这样理解则完全与史料记载及民间传说相吻合。

据知情的凤港乡里人介绍,在1970年破四旧,立四新时虱母仙墓被开掉,里面存一副道袍和一支尘拂,据此可知,虱母仙在世时是一位道人,这是确凿的。但并不能证明这只是一座衣冠墓,为什么呢?据迁坟有经验的人介绍,在潮汕比较潮湿的环境中,骸骨埋到地下,如果在山地干燥的地方骨头可以存在三百年左右。当然我们这里讲的是潮汕民间的安葬方法,而不是像埃及木乃伊那种经过特殊加工且极度干燥的地方,骸骨可以存在千年以上。而在潮湿的地方,几十年就化没了,成为泥土。这个经验是得到多方证明的,而且他曾经迁过一座30年左右的坟,里面的骸骨就已经化没了。所以照这样分析,虱母仙的墓是座落在潮湿的练江边上,甚至有时候发洪水时水会漫过坟埕,因此虱母仙的骸骨不能保存太久。虱母仙逝于1393年,距1970已经577年了,近600年历史其骸骨极大概率已经化为泥土。综合上述,可以得出结论,虱母仙在世时必是一位道士。这与流传于民间的很多传说的形象相符。

思考1:朱元璋为什么没彻底追杀陈友谅军师? 从另外一个史实来推测,为什么朱元璋不会追杀失踪了的陈友谅军师。鄱阳湖大战陈友谅死后,陈理率众退入武昌据守,众将拥陈友谅儿子陈理为帝,不久,明兵破武昌,陈理降,元末第一猛将张定边遁入佛门(在福建泉州晋江灵源山上隐居,采药救人,当地有很多他的传说。后来活到99岁,明朝已经换了三个皇帝。作为曾经跟张定边共事过的陈友谅军师,到潮汕而为地僊,他们两人算是各有所归了),后朱元璋封陈理为归德侯,礼送陈理出境入朝鲜,后终老于朝鲜。朱元璋对陈友谅的老父老母也予以善待,陈友谅的哥哥陈友才得到父母侄儿安全的消息后,也率部投降。 思考2:手上沾过血的陈友谅军师有可能是仙吗? 《楞严经》中有言:“无一众生而不具如来智慧,但以妄想颠倒执著而不证得。”“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就是这两句经文的方便说法。在佛家看来,众生皆有佛性,即便是过去作恶多端的“坏人”,若能改换心性,弃恶从善,也可成就菩提佛果。譬如《法华经》当中,佛陀就为“出佛身血”的提婆达多授记,未来当得做佛。“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也就这样成了劝导恶人停止作恶,一心向善的经典之语。 《左传·宣公二年》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思考3:"傍名人"现象 近年来各种“傍名人”现象见诸于报道,网络搜索很多这方面的信息。名人故里争夺之风愈演愈烈,从神话传说、三皇五帝,到先秦诸子、三国群英,甚至佳丽、反派。风起云涌的“故里争夺战”,女娲炎帝、牛郎织女等传说人物,老子、西施曹操等众多历史名人都未能幸免。因为虱母仙何野云在潮汕家喻户晓,但是其真实身世又没有官方说明。利益驱使,虱母仙无可幸免地,被"傍名人"了。有的人牵强附会,说虱母仙故里是他们某某地方的,他们会杜撰一些理由及文献佐证他们的观点(真实性存疑),但其实是破绽百出,经不起推敲;有的人把虱母仙在潮汕为民谋福的故事,杜撰安插到他们的祖先身上;有的人否认虱母仙何野云曾为陈友谅军师,理由是他们的祖先何野云其实是个大官(这样只能说明他们的祖先何野云,跟潮汕虱母仙何野云是不同的两个人,同名同姓古来有之);有的人说他们的祖先寿命跟潮阳凤港何僊陵记载的寿命不同(同样只能说明潮汕虱母仙何野云跟他们的祖先是不同的两个人);有的人把“何野云”这个名字,安插到他们祖先(原名非此名)的身上,杜撰出一些文献证明“何野云”是他们祖先(其实他们祖先原名并不是“何野云”);甚至还有人声明虱母仙的墓在他们的家乡(但实际上他们所谓的家乡没有像潮阳何僊陵一样的古代墓碑和碑记为证),如此种种,实在可笑,是希望通过“傍名人”吸引人去投资发展旅游业?他们的"傍名人"并不会被潮汕人民所认同。所谓谣言止于智者。

“虱母仙”何野云是陈友谅军师,得到潮阳县志的记载,为唯一的官方文件,这点毋容置疑。并且何僊陵重修碑记也是如此记载。虱母仙“何野云”确有其人,但并非真实姓名,只是化名。古往今来,有无数高人奇人没被历史文献所记载,所以曾经的陈友谅军师“何野云”的真实姓名,根本就没必要再去考证,现在根本不可能去考证距今600多年前的具体史实(一些文献只能参考),肯定没有确定的答案,就让其作为一个美丽的谜,一个神奇的传说在人们心中千古流传。

虱母仙在历史上实有其人,详情参考下面链接: “虱母仙”及其化名“何野云”称呼的由来 虱母仙何野云墓--潮阳贵屿镇凤港何僊陵 虱母仙何野云的身世之迷

Hash:6c23bf5f333fad943aacb618d1ef24fe4c274be8

声明:此文由 天星突起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