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南长城,战国历史的重要载体

南长城示意图

往事悠悠,稍纵即逝。墨写的文字还要铁血的事实见证,永恒的惟有人的精神和民族的文化

文化是民族繁衍的命根与基因图谱。没有文化的民族在世界历史上从来就没有存在过。

如果没有异彩纷呈的文物古迹作为历史的所指,盘古开天、伏羲八卦女娲补天炎黄涿鹿、尧舜禅让……将成为匪夷所思的符号堆砌、毫无意义的能指盛宴。

长城,乃战国文化的基本特色。作为重点保护单位的燕国北部长城几乎家喻户晓、尽人皆知。但提起河北保定廊坊地区的燕国南部长城,可能知者寥寥。

近年来考古调查表明,燕南长城,西起涞源乌龙沟,经易县紫荆关徐水县遂城、雄县张青口、文安县新镇、苏桥、左各庄、滩里,向南过黄甫、德归,至大城县刘固献南部子牙河畔。墙体残高从几十厘米、1.5米、2米到4米不等,宽4米到8米,顶有夯层,平坦如履,可容数量战车并列驰骋。文安韩村、大城旺村、王轴北、郭底等地发现烽遂遗址,俗称“烟墩”。

如果说燕北长城主要用于对匈奴的军事防御目的的话,燕南长城则属于战略进攻体系。

据《战国策》、《史记》、《东周列国志》等史料记载,公元前三一四年,燕国太子平和将军市被发动叛乱,反对因燕王哙“禅让”而取得君位的相国子之。齐宣王趁机发兵干涉,乃使匡章为大将,率兵十万,从渤海进兵,齐军仅五十日就攻下了燕国都城蓟(北京大兴西南),燕王哙自缢于别宫。子之兵败被擒,押解临淄,齐宣王陈其罪过,凌迟处死。燕人见齐宣王意在灭燕,众心不服,乃共求太子平于无终山(河北玉田一带),奉以为君,是为燕昭王。赵武灵王欲立公子职为燕王,闻太子平已立,乃止。

燕昭王即位后,勿忘雪耻,改革政治,励精图治,奋发图强。“于易水之旁筑台,积黄金于台上,以奉四方贤士”。修筑长处,扩军备战,苦心经营二十八年,“国家殷富,士卒乐战”。

公元前二八四年,燕国上将军乐毅沿长城由西向东,统帅燕、秦、韩、赵、魏五国联军向齐进发,齐都临淄不保,齐缗王逃亡到莒(山东莒县),被前来救援的楚将淖齿所杀。“燕尽降齐城,唯莒和即墨(山东平度县东)两城三年不克。”

燕昭王好神仙之术,服食神丹,内热发病而薨。太子乐资嗣为惠王。惠王疑忌乐毅,改用骑劫领兵,乐毅出走赵国。骑劫残害齐军降卒,掘墓焚尸,激起齐人共愤。齐将田单趁机用“火牛阵”诈降夜袭燕军,骑劫被杀,“燕军扰乱奔走,齐人追亡逐北,所过城邑,皆畔燕而归。田单乘胜,燕日败亡,卒至河上,乃迎(缗王子法章)襄王于莒,入临淄而听政。”

燕南长城,应是燕国攻打齐国的最佳进军路线。在文安县庄子—天德店等战国遗址,地表随处可见陶器残片。被称为“唐王墓”的封土堆下有烧烤土层,疑为当时战道沿线一处军事要地。

公元前二二七年,燕太子丹派荆轲去刺杀秦王嬴政,壮士别下都,经燕南长城,出紫荆关,奔咸阳。图穷匕首现,荆轲粉身。秦将王翦、辛胜领兵攻燕,在易水以西击败燕军主力。公元前二二六年,王翦攻克燕上都,燕王喜逃往辽东(辽宁辽阳西北)。公元前二二二年,秦大将王贲攻下辽东,燕王喜被俘,燕国灭亡。从此,燕南长城,渐渐失去军事意义,被挖掘、分割得面目全非。

告别了远古荒蛮、诸侯争强、封建割据,进入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二十一世纪,我们理应保护好燕南长城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使它成为中华文化重要象征的万里长处的组成部分,昭示后人,启迪心智。

( 发布时间:2006-12-12 文章出处:中国考古网 作者:宫进忠)

Hash:8d6828b5ab918b16ebb3a39839c356b47fcd9f69

声明:此文由 寒岚藏奇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