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樵先生:阳明先生岭南第一弟子

1510年,阳明先生进京觐见、汇报工作之后,很快被升为南京刑部四川清吏司主事,也就是四川地区的大法官,当黄绾和甘泉先生知道先生要调走时,感到大为遗憾,他们的“无敌三人组合”在北京城的讲学事宜才刚刚起步,而且做得风声水起,怎么能这么快就解散了呢?

于是二人找到乔白岩,仔细商量之后,一起请出当时的户部尚书杨一清,好说歹说请他上疏,将王阳明留在北京城。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精心运作,他们如愿以偿,第二年正月,王阳明继续留在了京城,而且又升了官,这一次是吏部验封清吏司主事,负责官吏封爵等工作。

就在这一年,阳明先生有一位重要的学生隆重登场了。

他就是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方献夫,时任吏部郎中,正好是王阳明当时的顶头上司。

方献夫,字叔贤,因老家是现在的粤港澳大湾区佛山南海西樵山,故自号“西樵先生”,南海西樵山因方献夫、湛甘泉等在此讲学修行,为这座“华南第一理学名山”更是锦上添花。据说,现在西樵山还有一个著名的食物“西樵大饼”,就是当年方献夫发明的。

因为工作关系,王阳明经常与方献夫交流,一来二往,方献夫对王阳明的学问敬佩不已,虽然自己官比他大,但是依然拜他为师,年谱记载:

“献夫时为吏部郎中,位在先生上,比闻论学,深自悔感,遂执贽事以师礼。”

向自己的下属拜师,不耻下问,甘拜下风,一方面说明王阳明的学问和德行做得实在到位,另一方面也说明方献夫是一位高风亮节、心胸宽广之人,换作心胸稍微狭窄一点的上司,自己的下属这么牛,估计想方设法要排挤出去,以免影响到自己的江湖地位!

所以,越是有胸怀、有境界之人,越能敬佩比自己学问道行高深的人,虚怀若谷、包容万物,始终注意自己的修行与成长,而不是排挤和打击。

以方献夫的为人和为官之道,他在京城应该是如鱼得水、青云直上,但是他因为身体的原因,不得不回家养病,同阳明先生一样,二人都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是把自己的身体却搞坏了,这种精神和品质相当值得我们学习——

当然,我们也要注意,在开展工作的同时,一定要学会保护好自己的身体,2020年肆虐中华大地的一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其中就有几位医护人员和政府官员,在这场病疫中壮烈牺牲,我们除了缅怀之外,也要慎重警醒自己:保护自己,也是对社会、对国家的担当!

方献夫一方面要养病,一方面也觉得跟阳明先生反复交流之后,觉得自己学问还不够深,怕自己“德不配位”,于是毅然回到老家西樵山,苦读十年,直到嘉靖元年,即1522年才又复出,出任武英殿大学士,官至吏部尚书,去世后被追封为“太子太保”。

遇到这样德才兼备的人,王阳明自然惺惺相惜,在方献夫回家之时,他写了四首诗和一篇文章,在诗的第一首,阳明先生这样写道:

西樵山色远依依,东指江门石路微。

料得楚云台上客,久悬秋月待君归。

作为一首送别诗,这首也算是范文了,眼看着西樵先生远去,不禁怀念与他砥砺切磋的时光,你尽管去吧,我随时等你回来!

在诗的第三首,是这样的:

休论寂寂与惺惺,不妄由来即性情。

笑却殷勤诸老子,翻从知见觅虚灵。

大意上是指,我们不要去无端地讨论“寂寂”与“惺惺”这种无谓的争论,只需要保持心中那份本来的真性情,从前诸位学者,通过格物致知去寻找所谓的“虚灵”境界,其实显得十分可笑,做了一些无用功啊!

最后一首诗中,先生这样说道:

道本无为只在人,自行自住岂须邻?

坐中便是天台路,不用渔郎更问津。

先生是想告诉方献夫,大道无为,其实都在我们的心中,无论是做人还是做学问,我们不需要太过于去纠结那些书本上的东西,只需要遵从心中的良知,即心即理,所有的宝藏和收获,其实都藏在我们自己的心里,无须从外面求,一切都可以自悟自得。

除了送给方献夫的四首诗,阳明先生还写了一篇《别方叔贤序》:

“予与叔贤处二年,见叔贤之学凡三变:始而尚辞,再变而讲说,又再变而慨然有志圣人之道。方其辞章之尚,于予若冰炭焉;讲说矣,则违合者半;及其有志圣人之道,而沛然于予同趣。将遂去之西樵山中,以成其志。叔贤可谓善变矣。”

阳明先生认为西樵先生“学有三变”,从辞章之学、口耳之学,最后终于达到圣人之学,志于圣人之学,才是真正的学问,也真正和自己志同道合。想必西樵先生也一定是受了阳明先生的影响。

最终立志圣人之学,并决定回家养病的同时,继续苦读圣贤书,以有朝一日继续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在这篇文章中,阳明先生继续写道:

“圣人之学,以无我为本,而以成之。予始以叔贤为僚,叔贤以郎中故,事位吾上。及其学之每变,而礼予日恭,卒乃自称门生而待予以先觉。此非脱去世俗之见、超然于无我者,不能也。虽横渠子之勇撤皋比,亦何以加于此!独愧予之非其人,而何以当之!”

阳明先生说圣人之学,是以“无我的境界”为根本,叔贤能够礼贤于我,将我称之为“先知先觉”,这就是一种至高无上、超凡脱俗的“无我境界”!

讲到这个“无我”境界,我想起国家最高领导人曾经与某位外国官员对话时。

对方问国家最高领导人:“您当选成为中国14亿人口的领袖时,当时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国家最高领导人当时用沉着的眼神望着这位官员,坚定地回答说: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

阳明先生对方献夫的赞许,也用“无我”的境界来表达,而且,他还拿张横渠与方献夫做比较,横渠先生可能都比不上这位西樵先生啊!

这位张横渠先生,是何许人也?他就是北宋著名理学家,张载,名字大家不一定熟悉,但是他的一句名言,大家一定都知道: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西樵先生的人格胸怀、境界格局,可见一斑!

我们又能从西樵先生的故事中,悟得些什么呢?

注:此文选自江波《“王”者荣耀》王阳明系列故事之二十四:西樵先生

欲知更多《“王”者荣耀》系列故事,敬请关注本公众号,或搜索公众号“致良知在线学习平台”:《“王”者荣耀》音频栏目。

Hash:44ea99c0e3dedec82935a8518ec8f57c8a3193fe

声明:此文由 致良知書院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