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东范和:“古村文化”旅游兴起600年古村落迎来新面貌
罗冈围、谭公醮会、迎妈祖“回娘家”……惠州惠东县稔山镇范和村以其独特多样的古村民俗,近年来吸引了大量游客关注。随着以访古探幽为目的的“古村文化”旅游逐渐兴起,获评“广东十大最美古村落”的范和村吸引力正不断上涨。
近日,记者实地走访发现,相比于以往,该村面貌焕然一新,游客中心门前整齐排列着准备给游客用的自助电车,民俗文化长廊展示着独特多样的民俗活动,一片片花海田圃正在栽种。据介绍,2017年稔山镇新农村示范片开工建设以来,范和村41项工程建设项目已基本全部完成,已实现村道硬底化、村村通自来水、民居外立面改造。
古迹繁多民俗文化多样
“‘和’反映了范和的文化特色,”范和村村委会主任陈华连介绍,这个枕山面海的村落自元末形成聚落以来,历经600多年的光阴嬗变,古迹胜迹至今犹在,民俗活动、习俗风尚代代相传,且兼和多种文化,不仅有颇具渔家特色的妈祖文化、客家特色的围屋文化,还有哥特式天主教堂和建于民国的西式学堂。
据介绍,范和村有颇具规模的围屋4座,分别是罗冈围、吉塘围、尚德围、长兴围,此外还有城隍庙、天后宫、水仙宫等宫庙神殿12座,3座明清时期古戏台也保存至今。
其中,罗冈围是范和最具代表性的古围屋,于明代万历三十八年建成。从观望塔望去,以陈家祠为中心,整个围屋呈正方形,长、宽均99米,其纵横排列的“人”字砖瓦屋檐鳞次比节。走进围内,脚底下的青苔石路,让人感受到沉淀的历史感。
据介绍,罗冈围建有“四十八座屋,十条巷,一百四十八间房”,以花岗岩石板或河卵石铺砌路面。围屋在东西南北方向各设一拱门,上砌门楼。位于罗冈围中心的陈家祠,堂号“诒远堂”,堂中悬挂的一块木制牌匾,从不同角度看能够显示不同的文字,正面看是“诒远堂”,左侧看是“兰桂腾芳”,右侧看则是“金玉满堂”。
除了历史古迹,范和村还传承有丰富多彩的民间习俗文化,划龙舟、白字戏、谭公醮会等大大小小的传统文化活动贯穿全年。迎接妈祖“回娘家”是范和村300多年的传统,每年农历五月初二,范和村民都会乘坐渔船浩浩荡荡前往巽寮湾渔业村的天后宫,接回妈祖神像。
41项新农村建设已基本完成
“现在每个周末都有至少两波游客”,稔山镇新农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和谐共融且经久不衰的文化底蕴,为范和添上独特“古村色彩”的同时,也成为了其乡村旅游发展的一大利器。记者了解到,在稔山镇新农村示范片区规划的三条旅游线路之一“古村民俗文化环线”中,范和村是其中最关键的节点。
事实上,范和村乡村旅游的大兴,只是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有效融合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惠东积极引导把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和乡村旅游结合起来,推动农业农村与旅游深度结合,同时结合各镇各村特色,深入挖掘地方文化内涵,以“文化+旅游”助力乡村旅游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据了解,2016年惠东县稔山镇的范和、长排、大墩、芙蓉四个村被省列入第三批新农村示范片建设主体村,当地结合实际,在“一村一品”理念的引导下,四个村分别根据自身特色,树立了独有的文化主题。其中,范和确立了“渔歌唱晚,醉美古围”的主题。
自被纳入惠东县稔山镇新农村示范片主体村以来,范和的交通道路、基础设施等均有了相应的改善,2017年稔山镇新农村示范片开工建设以来,范和村41项工程建设项目已基本全部完成,已实现村道硬底化、村村通自来水、民居外立面改造。(陈骁鹏 邹坤鸿 连雅娟)
来源:羊城派
转载请注明来源
Hash:e9a5e7405639c27f08b46666722ae77d7e9c380d
声明:此文由 文明惠东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