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惠州|范和村,百年古村居然生活着56个姓氏

登山可樵,出洋能渔

垦地农耕,拦潮晒盐

范和村枕山面海的地理优势

曾吸引了56个姓氏在此落户安家

因地处半岛向内陆过渡的地带

扼守海陆交通枢纽、山海之险的重要地位

因此范和自古就是朝廷司署的重要驻地

如此看来

如今这个大半居民都是老人小孩的老村子

曾经也是个丰饶富足的地方

范和村形成于元末明初,迄今已有600年历史

在那个烽鼓不息,兵荒马乱的年代,北方地区的百姓纷纷逃亡南方,而南方居民,也在辗转各地寻找最佳的居住地。范和村,大致就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形成的。

自2012年范和被评为“广东十大最美古村落”,这里便成为了广东境内众多自驾者们的短旅目的地。

范和最突出的美,我想就在于它的多元美吧!

拥有56个姓氏共1.2万多名村民的范和村,容纳了广东的三大民系,客家人、福佬人、广府人。因此在范和村问路,你可能会听到村民们用粤语、闽南语、客家话几种不同方言回答你。

因为不同民系,所以在宗庙信仰、民俗活动、甚至建筑风格上也有所不同。

在范和,除了各家族姓氏中自己的祠堂,还有惠东本土最富盛名的谭公庙,和兼具广式和潮式建筑风格的城隍庙、水仙宫。而在范和的民居中,你也可以看到客家人的围屋,广府格调的门楼,潮式特色工艺的门廊雕刻等等。

谭公庙

城隍庙

水仙宫

而每座寺庙附近,还分别建有三座明清时期不同风格的古戏台。

这三座古戏台主是旧时范和人重要的娱乐场地,分布村中东、北、南三地,呈三角形。

图片@Recoba.chou

谭公戏台

水仙爷戏台

妈前戏台

清朝后期,洋教士来范和传教,自此,在众多中国传统建筑群里,你会看到一处突兀的洋教堂

民国年间,这里又落成了一座西洋风格的教学楼,现今改名为范和小学。

这就是范和村,它以其强大的包容性接纳了个别派系的民族,甚至是来自西方文化。所以成就了一个富足多元化的渔村。

说到这,不得不提起范和拥有最大建筑群的陈氏族人。

这个庞大的建筑群是客家典型的围屋,名为罗冈围,是陈氏家族的聚居地。

罗冈围,整体呈正方形。长、宽均为99米,围内建筑以祠堂为中心整齐排列。

罗冈围建于明代万历年间,是范和村最具代表性的古代围屋。

罗冈围建筑用材考究,砌墙用的青砖规格较大,质地坚硬,保障了建筑物的宏大形制和长久的生命力。

其中最有意思的是,围屋四周的墙面是不准开窗的。

因为陈氏建村的祖先认为,他们的罗冈围整体就像一只装满米饭的箩筐,因为忌讳箩筐有洞,谷物外泄,所以围屋四周的墙面都不准开窗。

但后来因为采光问题,在解放后才凿了窗户。

这就是范和里的客家建筑群,范和的村民就如他们的围屋一样,在恪守着家族建筑上的风水格局外,也在不断吸收其他“迥异”的文化。

范和人祭祀用的糕点

图文/寻找古村落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huiaixiangju

合作投稿联系我:18513131265(惠爱大方

微信号:xcjt101010

Hash:532c07bd5448b1ac9b168e7cc754613ed0c86314

声明:此文由 惠爱乡居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