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石桥早市、驷马桥水果市场、九眼桥劳务市场,成都消失的市场
| 青石桥早市、驷马桥水果市场、九眼桥劳务市场,成都消失的市场
成都城每时每刻都在变化着,每个人关于这个城市的记忆也在不停地轮换。
有些城市记忆仅仅只停留在纸上,有些记忆却深埋在老成都人的口口相传中。
青石桥的蔬菜批发市场、驷马桥的水果批发市场、染房街的小商品市场、城隍庙的电器市场……你可曾记还得这些一个个熟悉而陌生的名字。
01 青石桥早市的蔬菜批发市场青石桥农贸市场大约兴起在七十年代。这个老成都人记忆中的市场,最开始是沿街贩卖蔬菜水果的小摊贩自发聚集而成,后来慢慢形成了以街为市的大型市场,后来就成为了西南地区最大的农贸市场。
当时如果在凌晨三四点来到青石桥,一定能看到一辆辆拉蔬菜的红色大车。青石桥的蔬菜批发早市在当时供应了成都大部分的农贸市场摊位。早市一般就早上六七点钟就收摊了。七点钟之后,从青石桥批发市场出来的新鲜蔬菜就已摆上了成都市大小农贸市场的菜摊上。
青石桥农贸市场整整繁荣了三十年。直到2002年7月10日因为旧城改造整个菜市场拆除,搬进了室内市场。
(图片源自网络)
记忆里当时的青石桥农贸市场有两个现在看不到的稀奇景象。
一个是当街剐兔。成都人喜欢吃兔子是全国出了名的,所以当时卖兔子的摊位很多。那时候城里是不禁止活禽宰杀的,所以卖兔子的摊位都是活兔现场宰杀。只见小贩或是猛摔,或是用木棒猛击免头部,将兔子打晕之后,用小刀在兔子皮上飞快的划上一刀,然后再顺着兔子骨架一扯,一张完整地兔皮就剥下来了。整个过程一气呵成,一只兔子几分钟就能打整好。
另外一景就是卖“电抱鸡儿”的摊位。电报鸡儿就是用电温箱孵化出来的小鸡。这些黄色的毛绒绒的小鸡在竹筐里喳喳叫唤,每次都能吸引不少小朋友围观,央求家长买几只回家当宠物饲养。早两年学校门口还能看到卖染了色的小鸡,现在城里已经不多见了。
(图片源自网络)
02 纵横26年的驷马桥水果批发市场就如同鲁迅说得那句话,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老成都的批发市场最初大多都起始于闲散摊贩。聚集的摊贩多了,来看热闹的人多了,市场自然就形成了。成都送仙桥古玩市场是如此,青石桥早市是如此,驷马桥水果批发市场也是如此。
最初有些来成都贩运水果的商家在驷马桥卖些剩货,一来二去这里聚集的水果摊贩越来越多,专门来这里购买水果的市民也越来越多。有市水果公司在北门的批发部推波助澜,1987年驷马桥果品批发市场应付而生。它是成都市最早的专业果品批发市场。因为地理位置方便,周围还有川渝铁路专线,有专业的冷库,驷马桥批发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逐渐形成当时成都乃至西南地区最大的水果市场。
驷马桥水果批发市场的群聚效应逐渐显现出来。到驷马桥片区整体搬迁之前,已经占地达到1494亩,片区内有批发市场9家,其中果品市场4家,分别是驷马桥、联谊、八里庄、通生(兴蜀军)果品批发市场;冻品市场2家,分别是兴蜀军、海兴;建材市场2家,分别是512建材市场、锦满园不锈钢市场;粮食市场1家,是八里庄粮食市场。
(图片源自网络)
驷马桥水果市场曾经一度是成都人批量购买水果的首选。那时候一到夏秋两季,马路边上,市场空地上就会出现一排排当街贩卖水果的摊位,一箱一箱的水果就这样沿街摆放在那儿,甚是热闹。
那时候驷马桥就会看到很多骑着自行车来购买水果的老成都人,一箱苹果绑在后座上,慢悠悠地骑走。有时候能看到几家人一起来买水果,然后商量着回家怎么怎么分的。
不过后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在成都北改的政策下,驷马桥市场也面临着搬迁改造的问题。
发展到现在驷马桥片区后续拓展的空间狭小,市场的规划也还停留在九十年代的水平,加之周围交通经常性的堵塞,附近冷冻设施老化等等一系列的问题,2013年的时候市场整体搬迁到彭州蒙阳四川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
现在我们再去看驷马桥片区,当年水果批发市场的盛况再也没法看到了,只剩下一片片整理好的土地,等着一座座高楼平地起。
(图片源自网络)
03 曾经全国知名的城隍庙电器市场1992年之前的城隍庙市场随便摆个摊摊都可以赚钱。那时候许多人自发在此摆摊交易。聚集的人多西城区工商局就在这里建立了城隍庙电子电器市场。市场每周一次的集会,吸引了许多成都周边的人前来进货,就连江浙那边的人都来凑热闹。
1995年的时候是城隍庙市场的鼎盛时期,那时候在这里开铺子的人没有赚不到钱的。生意好的时候一开门就忙,到歇的时候已经是吃晚饭的时候了。会做生意的老板每天最少都能卖几千万把块钱的货。
可惜城隍庙电器市场的辉煌只持续了几年。2000年底,国家为了打击盗版音像制品,规模音像印刷制品市场,城隍庙的音像制品商城关闭了。
(图片源自网络)
城隍庙这一片最鼎盛的时候,有银丰、金粤、城北、金房、兴发、大发、恒通、信立、红运、蜀安、怡和、电脑耗材批发城……一共16个市场。但是因为市场行情变化,物流交通不便,以次充好等诸多问题,整个城隍庙市场片区客源和人流量都逐步萎缩,加之国美五星苏宁这些专业电器卖场的冲击,现在城隍庙市场已经早已破败飘零,不复盛况。
04 活在传说中的九眼桥劳务市场以前二三十年代的成都还不兴烧煤,当时成都人都用木柴烧火做饭,所以对木柴的需求量很大。乐山洪雅一带盛产易于燃烧的青木冈木,乐山等地走水路把木头运到成都十分方便,因而九眼桥附近自发地形成了一条“木材街”。那时候九眼桥附近的水津街、水井街、黄伞巷有很多柴铺子,一间连一间。
九眼桥码头的热闹一直持续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初,那时候成都用木柴的人家已经不多了,水津街的柴铺子自然就一间接着一间关门了。
老九眼桥除了有木柴市场,还有著名的"桥洞客"和“人市”。
所谓"桥洞客"就是暂时居住在九眼桥桥洞里的一些穷苦人,他们因为找不到活路都住在这里,当上"桥洞客"。讽刺的是,桥洞里是找不到活路的人。桥上就是旧成都的"人市"。所谓“人市”就是穷人家卖儿卖女的地方,那时候成都的富人家需要书童、马夫、老妈子,都到这里来选。建国以后全市的“人市”都被取缔。
(图片源自网络)
或许真的是历史的延续,成都最早的自发的劳务市场也是出现在九眼桥。后来政府进行规范化管理之后,著名的九眼桥劳务市场就出现了。那个年代九眼桥劳务市场在西南地区相当出名,许多到成都打工的外地人从客运站一下来就直接往九眼桥劳务市场赶。
上世纪90年代,是九眼桥劳务市场最鼎盛的时期。保姆、保安、厨师、服务员……基本上能想到的基础岗位都可以在这里找到。那年头光靠替人写找工作的招牌,一天就能进帐几百上千。
随着市场的需求越来越大,九眼桥劳务市场已经无法满足。这个劳务市场就被迁往东二环的郭家桥地区。后来又搬到了现在的地方,改名为“锦江人才市场”。由于“九眼桥劳务市场”名气实在太大了,新的劳务市场虽然已经远离了九眼桥,人们仍然把它称为“九眼桥劳务市场”。
(图片源自网络)
那时候随着九眼桥劳务市场的兴盛,有两个随之产生的产物“二手自行车市场”和“办证业务”。
九眼桥巨大的人流导致了这一带曾经龙蛇混杂,滋生了不少的灰色行业。以前只要走到九眼桥附近,马上就有中年妇女边走边靠近,低声问道:“小兄弟,九成新的山地车要不要?”
九眼桥附近的宏济路曾经有一个旧自行车交易市场,结果后来变成了偷车户的销赃之地。很多掉了自行车的成都人都会跑到宏济路去撞运气,撞大运的话会在这里找到自己的车,再去派出所报个警,凭发票上的车架号就可以把自己的车子领回去。九眼桥的旧车市场实在太有名了,后来派出所天天放一辆警车在这里巡逻。直到九眼桥劳务市场搬离很长一段时间之后,这个“旧车市场”才彻底消失掉。
那时候九眼桥办假证的一般在桥东头的桥洞,只要有人路过就会问 "要不要刻章办证?",只要你露出感兴趣的样子,办证的人随时都可以从怀里掏出一堆假证的模板,从学生证掏到毕业证,从厨师证到健康证应有尽有,甚至还可以提供立等可取的业务。后来随着派出所的几次集中清理之后,办证的人也和卖自行车的一样从九眼桥绝迹了。
随着成都城市的发展,许多专业市场已经淡出了我们的视野。远的有肥猪市街的生猪市场,得胜场的鸡市,近的有府河市场,五块石电器市场、荷花池市场等等。
还有哪些我们记忆中消失地市场,一起来摆一下吧!
Hash:549942ab38579aa72c8f37bab1eccae1f250f1ba
声明:此文由 成都十八扯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