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黄赵一家 "韩氏九将军历史浅析
根据《韩黄赵一家宗谱》记载,韩氏九将军指我族韩氏中入黔三世祖韩逢春公三子(□□、□□、明德)、韩遇春公二子(文栋、文梁)、韩迎春公三子(文启、文镜、文蔚)、韩回春公一子(文彬),九将军均在水西彝族安氏政权下任职。
韩氏九将军,在康熙三年(1664)的“吴三桂剿水西”的战争中,不同程度受到影响,三世韩慕魁逢春公为掩护宣慰使安坤而牺牲(详《大定府志》平水西逸事),文镜公在某场战斗中牺牲,其余人员逃到四川、云南避难,旧谱记载:“逃到巫泥河(毕节北境),全部都打脱(脱离危险)”。
“吴三桂剿水西”的战争结束后,清朝政府对水西实行“改土归流”(废除彝族土司宣慰,改为流官统治),开设府学、科举选仕。
九将军之韩文启、韩文蔚、韩文彬首先回到水西(回来时这里改称为大定府),韩文蔚成功转换身份,进入仕途,取得秀才身份(其子韩洪先《韩氏家谱》:“…幸自甲辰之变,改土归流,设府立学,目睹盛典,予父叨入宫庠,随即策名天府…”),韩文启、韩文蔚并于康熙九年(1670)给其父韩迎春公建立墓碑(碑中孙辈孝名中,洪用、洪毅、洪道为文启之子,洪仁为文镜之子,洪先、洪任、洪畴、洪图为文蔚之子,没有文镜之子洪智之名,估计为洪智当时尚年幼的原故;子辈中只有文启、文蔚之名,文镜于1664年已经战死,因此没有文镜之名)。
由于成功转换身份,在新的朝庭统治下进入仕途,韩文启、韩文蔚、韩文彬三支人统一拟定了“(忠孝)显国春,文洪木永坤……”的字派,而且完整地记录了祖先事迹。
康熙三年(1664)文镜公战死时,仅28岁,其子洪仁、洪智尚年幼,在家人的帮助下逃往四川,并在四川居住多年才返回水西(大定府),此时,由于不敢传祖与父的故事或因年幼失传原因,将祖与父之名传为应斗、锡章(估计受逢春公之子韩明德一支影响,明德一支将逢春公传为应魁,应斗、应魁为亲兄弟),与其他支系失去联系后,自拟字派“应锡洪林玉,国正大光明……”。
遇春公二子韩文栋、韩文梁,在“吴三桂剿水西”的战争中逃往四川,化名韩栋、韩梁,吴三桂反清时,成功转换身份参加朝庭剿灭吴三桂的战争,韩梁公之子韩鼎朝在康熙二十二年宣慰之子安胜祖得以世袭宣慰后,被朝庭封为龙昌营千总,为了隐藏身份,仍不敢明言水西慕魁故事,迁回大定府城西门后街龙门巷后,冒称为秦州人氏。事隔多年,韩梁公之曾孙韩文翰墓碑中写有“蓬门政倚箕裘重,蒿里还惊鸟雀悲”联句,说明“吴三桂剿水西”战争的惨烈程度使家族受到了刻骨铭心的影响。
韩逢春公三子之一的后人中,后落业于大定府城南九里箐撑腰岩(现属大方县羊场镇)一支,传说逃往四川后,受到某邓将军之护佑,后人改姓邓氏,后还宗。逢春公之孙名邓之琢,邓之琢之母余氏墓碑的孙辈孝名中有邓、韩两姓孝名和字派,邓、韩关系还待进一步考证。(详参我的QQ日志“入黔三世祖逢春公后世初考”)
九将军之一韩文蔚之子韩洪先,康熙四十一年(1702)岁贡生,在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草拟《韩氏家谱》时作如下记载:
“…高祖入罗甸以前,祖宗来历,邈乎不可考也。幸自甲辰之变,改土归流,设府立学,目睹盛典,予父叨入宫庠,随即策名天府,忽至癸丑之冬,伪朝吴王乱政,西夷举义立功,宣慰复业,令父入京,景山陛见,丹悃达于帝座,遣回议叙,性命几陷奸人。蒙上鉴原,宣慰袭职,父免奸害。是岁,宣慰母子相继而亡,父独竭力善后,次第殡葬。如是苦心,乃予家祖宗入黔寄住水西之大概也。…”
上面所说“甲辰之变”,指康熙三年(1664)的“吴三桂剿水西”的战争,“癸丑之冬”指康熙十二年(1673)吴三桂又反叛清庭。上文的白话大意如下:
“高祖(指奕武公)从江西迁入罗甸(水西古称)之前,祖宗的来历,已经不可考证了。康熙三年(1664)后,废除彝族土司,设立大定府,建立府学,我父(指文蔚公)得以进入学堂,取得秀才功名,名字载入府册。康熙十二年(1673)癸丑,平西王吴三桂反叛清庭,彝族宣慰使安坤的遗孀禄天香率领部族,配合朝庭,剿灭吴三桂。
吴三桂被剿灭后,朝庭想借机灭掉安氏,我父多次遭奸人陷害,性命几乎不保。后来朝庭令我父入京,将水西情况上陈康熙皇帝,朝庭经反复商议,决定让宣慰使安坤之遗腹子安胜祖世袭宣慰之职,但不许干预军民大事,我父才免遭奸人陷害。今年(1712年),宣慰母子(指禄天香与安胜祖)相继亡故,我父竭力为其办理后事,这就是我们家祖宗迁入水西的大概情况……”
以上内容,详于《大定府志》中的“安氏本末”和“前事志”,而《大定府志》编辑始于清朝乾隆年间,成书于清道光年间,由此,《韩氏家谱》的这段记录早于《大定府志》,更显得珍贵。
以上故事,又见于入黔始祖奕武公之配彭氏祖母墓志。
彭氏祖母墓志,由于碑上段断缺,残漏较多,下面是能辩认的字迹:
“…………入罗甸我始祖生祖公三人长讳国相次讳国琦乏嗣三讳国祯…………匾额我始祖以前之谱系因被回禄无从稽考矣至…………宣慰复业令吾祖公入京陛见悉陈忠悃遣回议叙复蒙…………居一方有知基址坟墓而人世代谢者有不知而徙葬荒郊蔓草者…………者应知木本水源其来有自而有力者效巨族名卿置墓…………哉”
以上墓志,经族人黄恩潜考证后将断缺文字补充如下:([]中为补遗文字)
“[始祖母为明时江西人也,随始祖公迁]入罗甸,我始祖生祖公三人,长讳国相,次讳国琦,乏嗣,三讳国祯,[建功播州,承蒙经略朱公举荐,恩赐《卫节相贤》]匾额,我始祖以前之谱系,因被回禄,无从稽考矣,至[国朝癸丑,吴王乱政,西夷举义立功,]宣慰复业,令吾祖公入京陛见,悉陈忠悃,遣回议叙,复蒙[皇上鉴原,免遭奸人陷害,惜乎后世,各]居一方,有知基址坟墓而人世代谢者,有不知而徙葬荒郊蔓草者,[故始祖墓碑不可不立也。为其后裔]者,应知木本水源,其来有自,而有力者,效巨族名卿,置墓[田,建宗祠,慎宗思远,千秋万代岂可忘]哉!”
九将军之一韩文彬公后世,入黔十四世祖韩明坤提供资料,经略朱公恩赐韩国祯《卫节相贤》匾额内容如下:
“看得义士韩国桢:居停,既有相贤之美;临难,更矢卫客之忠。高蹈见机,永超庸俗;甘贫就义,独着清贞。诚夷变之知人,实劻时之良将。相应收录辕门,赞化军机者也。”
查《大定府志》,经略朱公,即时任经略云贵总督朱燮元。
九将军之后人,由于各居一地,交通不便,年湮月久,除共同传为九将军之后外,对祖宗来历之传各有差异。有传为汉朝韩信受害后,其三子外逃分姓韩黄赵,有认为是元朝韩陵三个儿子为避红巾军害分姓韩黄赵。对九将军事迹,有传为九将军是明朝在江西的故事,韩黄赵为明朝七将军韩臣后代等等。
其实,要解开这个谜团并不是很难,只要我们多与其他支系交流,首先看看韩文启、韩文镜、韩文蔚、韩文栋、韩文梁、韩文彬、韩明德、邓之琢、韩国祯等支系的谱系记录及墓碑记录,再参考黄氏、赵氏的谱系记录和墓碑记录,找出共同点,以国家各项历史记录为佐证,去伪存真,就能还原历史的真相。
——来源:新浪博客
Hash:e75f665c222ebd78a6df2dd7f7e5df9243107308
声明:此文由 韩氏文化交流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