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树种红桦:荒山绿化我当先

74年前,中国大地沧海横流、外敌入侵,先烈们率先振臂高呼,不畏强暴,奋勇争先,为抗战胜利献出了自己的青春和鲜血。

敢为人先,冲锋陷阵,他们是名副其实的“先锋”。

在荒山绿化的前沿地带,同样有这样一批“先锋”树种,它们是常在裸地或无林地上天然更新、自然生长成林的树种。一般为更新能力强,竞争适应性强、耐干旱瘠薄的阳性树种。它们不怕苦、不怕累,敢于挑战干旱、贫瘠的土壤,在寒冷的季节默默蛰伏,春回大地时又勇敢向前,终于造就了郁郁葱葱的田野和大山

高大的红桦树

红桦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它甘做开路先锋,为植物大自然谋福祉,称得上响当当的“红色树种”。

红桦是中国的特有植物,广泛生长在海拔1600~2700米的高度,常见于云南四川东部湖北西部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等地的山坡杂树林中,树干火红,身形高大,远远望去像一支支火炬。

红桦林

红桦生来就具备很多优良品质:生命力顽强,适应性良好,种子产量大,它可以忍受水土流失严重,偏碱性的贫瘠土壤,可以抵抗酷暑和严寒。

风掠过一片红桦林,喁喁如低语。这片山林正当壮年,风华正茂,仿佛亘古以来就这样静静矗立着,无人知道它曾遇到过怎样的故事。

事实上,和平安宁永远都是来之不易的。

红桦原本有个幸福的家,无奈一场大火让它失去了一切,流离失所,四海为家。

先锋树种往往有着与生俱来的使命感,在红桦祖祖辈辈相传的“家训”里,在森林发展的关键时刻,红桦常常在第一时间站出来,开山拓荒,斩岸堙溪,敢为“人先”。其他树种难以生存的地方,红桦却可以扎根、生长,从而为将来繁荣富强的植物王国打下坚实基础,重建家园。

怀揣理想,红桦来到了这片水土流失严重的荒坡上,在大自然漫长的自我修复中,红桦成为了森林演替的第一批先锋树种,开始了自己的革命之路。

红桦种子为小翅果,具有较高的扩散能力。成熟的红桦可以产生大量远距离传播的种子,在它们生长的海拔范围内,与其他树种相比占据绝对优势,往往可以在被破坏的山坡上中率先安家。

红桦树逐渐成长壮大

经过几年的苦心经营,红桦逐渐形成了斑块状的小聚落。

别看它们的力量尚且薄弱,但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些小聚落成团成簇,渐渐聚合,慢慢就能发展成一片红桦大森林。

说来容易,其实开拓之路往往充满了艰辛,这几棵红桦也难免遇到种种考验。缺衣少食、风急雨骤都是常有的事,周围没有稳定的植被覆盖,水土流失严重,好几次,红桦也差点被“雨打风吹去”。好在它日夜不辍,根系广布,在吸取营养和水分的同时,也加强了自己的稳定性。同时保存有生力量,逐渐壮大自己的地盘,稳扎稳打,努力生长,冬去春来,它终于发展成了带状的小森林,有了自己的小气候。

命运的试炼远未结束,春天,红桦林迎来了一场大风。大风席地而过,红桦林中几棵稍显瘦弱的红桦被拦腰折断。

待风停之后,红桦清点人手,发现好不容易接近郁闭的林冠,又被撕破了几个大口子。

辛辛苦苦直到秋季,正是收获的季节,一场虫灾又消灭了一部分幼苗。

等到红桦林好不容易恢复了一点元气,一个寒冷的冬天,大雪封山,又有不少青壮年红桦被压断了脊梁。

几场风波下来,偌大的红桦林似乎又回到了起点。前途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红桦不曾放弃,甚至并未气馁,默默集聚现有力量,扶老携幼,继续前行。

红桦

多年过去,奇迹出现了,红桦林的范围渐渐扩大,由之前的点状、带状分布连接成片,逐步成为了郁郁葱葱的大森林。

红桦惊喜交加,它曾听老祖先说过,红桦作为喜阳植物,需要强烈的光照,而红桦林的郁闭却往往导致光照不足,幼苗生长不良,所以,在度过最初考验之后,森林世代更替中更多情况下,会出现红桦、云杉、冷杉、黄花柳等混交林。

而这一片得天独厚的红桦林,虽然遇到了更加严酷的考验,却在考验中获得了一线生机——风雪、病虫害等虽然造成了部分林木伤亡,但却在密闭的红桦林中形成了林窗,这些开敞地段为红桦林更新提供了有利条件,幼苗得到更好光照,生长旺盛;而倒伏的红桦四周,还形成了诸多萌生树,成为天然林的有益补充。

挫折使人进步,红桦林遇到的几波挫折,也让它成为这片林区面积最大的红桦纯林,红桦占比70%以上。

果然,命运更青睐强者,红桦的顽强拼搏、不畏艰险,终于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郁郁葱葱的红桦林

红桦发展壮大以后,开始积极帮助其他植物扎根发展,在阳坡上,华山松-红桦混交林生长势头正旺。华山松属于深根系树种,而红桦则属于浅根系树种,根系在土壤中分层次分布,各不影响,混交林枯落物营养物质更全面,它们互相成就,各为补充,华山松和红桦的蓄积量以及生长曲线都在连年上升。

同样还有其他乔木,在红桦的庇护下,得到了更好的发展。

林下,喜湿耐阴的灌木同样欣欣向荣。

地表,苔藓和蕨类广泛覆盖,帮助天然林涵养水源,延长生态链。

清风徐来,森林如同波涛一般起伏,很难相信多年以前,这里是一片蛮荒不毛之地。在红桦林的带领下,这里逐渐形成了乔灌结合的立体林带和稳定的生态系统,当年一阵风就能大伤元气的红桦林,如今俨然是一个繁荣富强的大王国了。

如同这片红桦林一般,我们曾经历创伤,而如今山河依旧,岁月静好,我们越来越强大。

饮水思源,今年是抗战胜利74周年,光阴倏忽而过,但我们始终没有忘却,当年沧海横流,英雄出世,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最终力挽狂澜,迎来了胜利的曙光

铭记胜利,更要铭记先辈曾走过的路,红桦就如同一个缩影,提醒我们当年有过的那些夙兴夜寐、筚路蓝缕的日子,从而更加珍惜今天的生活,珍惜这些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安宁。

参考文献:

[1]马俊.秦岭南坡红桦次生林生长收获模型研究[D]陕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5:19-27.

[2]杨恩让,韩昭侠.秦岭华山松红桦混交林与纯林生长调查[J]陕西林业科技,2013,(5):10-12.

[3]王超,尤海舟,毕君.小五台山自然保护区红桦林的群落结构与演替[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7,37(5):69-73.

[4]郭垚鑫,胡有宁,李刚,王得祥,杨吉健,杨改河.太白山红桦种群不同发育阶段的空间格局与关联性[J]林业科学,2014,50(1):9-14.

[5]李有文,查向浩,张胜楠,巨天珍.甘肃小陇山红桦林种群结构和分布格局 [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7,(2):105-110.

[6]马俊,党坤良,王连贺,杨士同.秦岭火地塘林区红桦林生物量和蓄积量变化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6,31(3):204-210.

[7]王映学.红桦育苗及造林[J]林业实用技术.2004,(10):24.

[8]高妍夏,康冰,迪玮峙,杜焰玲,李万春,张莹.秦岭中段红桦次生林更新特征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1(1):163-169.

[9]林玥,任坚毅,岳明.太白山红桦种群结构与空间分析[J]植物生态学报.2008.32(6):1334-1345.

Hash:61915f685a6b2a5d92cf3c4688bc01d97048723e

声明:此文由 林家那些事儿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